面對烏軍猛攻庫爾斯克,俄軍無奈二選一,繼續在烏克蘭戰場推進

2024-08-18     北風路口

烏軍攻入庫爾斯克進入第13天,俄軍仍然未能將烏軍趕出去。

俄總統普京助理、前保鏢久明坐鎮指揮,仍無法解決問題,反而丟失領土越來越多。

截至8月18日上午6時(北京時間),烏克蘭攻占庫爾斯克超1500平方公里,還在繼續擴大占領。

如果拿下庫爾斯克南部格盧什科夫斯基區,將使占領區域達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

烏軍還積極向E38高速公路推進,已經奪取科列沃涅、蘇賈,正向雷利斯克、利戈夫逼近,而且距離利戈夫只有15公里。

面對烏軍的打擊,俄軍承受巨大的壓力,這是二戰後近80年來俄羅斯本土首次遭到攻擊,這麼久無法將烏軍趕出去,反而不斷有俄軍被俘。

最要命的是,這些被俘的俄軍大多數是義務兵,而且很多都是大城市的民眾,他/她們子女當兵是「鍍金」,現在真打起來,還被俘了,還有義務兵陣亡的。

這顯然影響俄羅斯的基本盤,也就是俄民眾對特別軍事行動的支持。

之前,俄民眾支持特別軍事行動,打爛的都是烏克蘭領土,損失都在烏克蘭,現在自己歲月靜好的日子破滅了,烏克蘭人打進來了,自己利益受影響,恐怕就不會那麼支持特別軍事行動了。

俄羅斯國內還有一股情緒,就是俄羅斯可以打烏克蘭,烏克蘭居然還手,這不趕緊將其消滅,更待何時。

問題是,俄羅斯民眾幻想的包餃子,全體殲滅並沒有出現,伴隨的是俄軍整建制投降,把俄羅斯人搞懵了。

澤連斯基為什麼要在兵力匱乏的時候,出動6個旅,1.2萬人,超600台裝備,還有更多預備隊增援,調集數萬人攻擊庫爾斯克?

烏軍發動庫爾斯克攻勢,既出於政治考量,也出於軍事考量。

政治上提升烏克蘭士氣,打擊俄羅斯人信心和心理,將戰火燒到俄本土,讓俄羅斯人感受戰爭代價。

突破俄羅斯紅線,向西方表明,俄羅斯並不可怕,向烏克蘭提供一切,讓烏克蘭用自己的方式贏得戰爭。

使用遠程飛彈打擊俄領土機場、倉庫,摧毀投擲滑翔炸彈的俄軍飛機,但西方至今不肯完全解禁遠程飛彈。

軍事上,西爾斯基希望通過占領庫爾斯克,逼迫俄軍從烏東戰場分兵調動,圍點打援或機動作戰獲得機會。

面對烏克蘭拋出的選擇題,俄羅斯陷入兩難,最終只能二選一:抽調少量部隊回防,繼續在烏克蘭戰場進攻。

儘管俄總統普京多次召開會議商討對策,還下了死命令,必須儘快將烏軍趕出去。

但俄軍僅從赫爾松、扎波羅熱、哈爾科夫抽調少量部隊回防,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而俄羅斯必須二選一,最終俄國防部繼續在烏東進攻,放任烏軍在庫爾斯克繼續擴大占領,畢竟俄羅斯認為烏克蘭不會長期占領庫爾斯克。

如果貿然從前線抽調大量部隊回防,剛好中了西爾斯基的計謀,萬一出現閃失,可能全盤崩潰。

尚不知是誰向普京做出建議,俄國防部利用烏軍在前線缺少四個精銳旅的機會,向波克羅夫斯克和恰西夫亞爾發動猛烈攻擊。

西爾斯基等待切斷俄軍前凸的機會沒有出現,俄軍不計代價向紅軍村推進,但損失很大,進展有限。

如果俄軍拿下紅軍村,至少在宣傳上給俄羅斯找回面子,但要到達紅軍村的代價可想而知,即使拿下紅軍村,對西爾斯基來說,也毫無波瀾。

西爾斯基的戰略在於消耗俄軍有生力量和裝備,而不在於陣地消耗戰,

俄軍缺乏足夠人力裝備回防庫爾斯克就說明,俄羅斯資源已損失殆盡。

俄羅斯已經二選一做出選擇,繼續在烏東地區進攻,而烏軍也繼續在庫爾斯克繼續擴大占領,建立緩衝區。

那麼這是西爾斯基的全部計劃嗎?

顯然不是的,不管是俄媒體、還是傳奇人物吉爾金,還是普通人都能預測到,西爾斯基的下一個打擊方向大機率會是克里米亞。

切斷通往克里米亞的陸路通道,以及對克里米亞大橋進行大規模的F-16戰機轟炸都成為選擇之一。

面對善於打運動戰的西爾斯基,俄羅斯也只能無奈做出二選一,繼續在烏克蘭戰場推進。

這不僅僅是無奈,更是一種資源即將耗盡的表征,俄羅斯要麼繼續動員,要麼扛不住。

當這個選擇到來時,意味著閾值達到,戰爭結果正加速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c85cb5164d05d467ed790d4523bf7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