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何不讓年過50的妃嬪侍寢?不是因為人老珠黃,真相太現實

2024-01-18     丹寶星辰

原標題:皇帝為何不讓年過50的妃嬪侍寢?不是因為人老珠黃,真相太現實

從清朝皇帝立下的規定來看,一般妃子超過五十歲就被禁止侍寢了,話說當時立下這樣的規定有著怎樣的目的呢?難道是因為這些年齡大的妃子人老珠黃?其實不然,背後的真相是非常現實的。

古時候的皇帝娶納妃子肯定要有一定的標準和條件,而選妃這一系列的流程肯定要有相應的制度,這也就是歷朝歷代都有的選妃制度,最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等到了清朝時期便改成了每三年一次的選秀女制度。

到了規定的日期,負責此事的官員會下令讓地方各級官府在所管轄的地區挑選相貌出眾,德才兼備的女子,對於此事各地官員自然是非常樂意去做,因為只要有一個女子能夠得到皇帝的親睞,他們也會有很大可能升官加爵。

出生於滿族或者是背後是大家族的女子,肯定會毫無疑問的被保留下來,畢竟這些官員可不想因為一個選妃得罪這些女子背後的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身體方面的檢查。這些全部通過以後,也並不意味著她們能夠馬上成為妃子,除非是有著強硬的家族背景,否則那些出生平凡的必須從宮女做起。

最後那些符合條件的女子也還要從基層做起,先是貴人、常在,有機會再成為嬪、妃、貴妃,當然,能夠不斷晉升的女子實在是屈指可數,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

而後宮之中的妃子也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侍寢的,一般都是由皇后決定,她會提前幫皇帝找好牌子,再由專人送去,這也就清宮規定中的翻牌子。在挑選的過程中一般那些已經年過五十歲的妃子是禁止侍寢的,這也是立下的明文規定。

那有這樣的規定是為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想是不是這些女子年齡太大了,無論是身材還是樣貌遠遠比不上那些年輕的女子,這的確是一方面因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有三方面極其現實的原因。

其次就是避免後宮出現大規模的內鬥或者是拉攏勢力的情況出現,要知道有些妃子可能是某位大臣的女兒,也有可能是出身皇室,她們能夠進入到後宮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背後的家族力量支撐著,而她們自身也被當做政治籌碼,反過來協助家族的發展,甚至有些得寵的還能夠讓整個家族在朝堂之上的地位有所提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按照科學的生理常識來看,正常情況下女子到了50歲這個年齡段已經沒有可能繼續生兒育女,而我們都知道,皇室非常重視子嗣的傳承,沒有了生育能力也就意味著這些妃子再也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將她們留的後宮之中。

那既然這些年老的妃子會因為制度規定被淘汰,那在淘汰之後她們何去何從呢?首先要清楚一點的是,清朝宮廷之中,嬪妃以上級別的人並不多,十個手指就能數過來,這些女子身份地位高自然不會淘汰,所說的會被淘汰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嬪以下的人,她們沒有出色的能力,也沒有強大的家族作依靠,被取而代之是早晚的事。

更現實的是,這些人大部分還沒等到五十歲就已經會被慢慢淘汰掉,因為後宮的女子數量比較多,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安排侍寢的機會也就極少,倘若要是好幾次都沒能懷上龍種就直接放棄,轉而尋找新的女子。

結語

不管怎麼說,這些妃子的結局都不會太好,有些女子就算是進了皇宮可能這輩子連皇帝一面都沒見到,更別說被寵幸,不得不承認她們的人生是孤獨、悲慘的,同時,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封建時代傳統的思想對於女性的壓迫,這導致很多女子沒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自由,只是被當做生兒育女的工具,完全得不到重視,這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ba95f02109b663330ee435c3bbd0d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