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栓繩,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孩子?

2023-10-20     科普中國

原標題:狗不栓繩,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孩子?

不久前,發生了一件非常令人憤怒又揪心的事情,在四川成都所轄的崇州,一個兩歲小女孩跟媽媽出門,被一隻膘肥體壯的黑色羅威納犬連撕帶咬導致重傷,可憐的小女孩渾身受傷20餘處,肋骨、腎臟也受到了嚴重損傷。

來源:視頻截圖

狗的主人現在已經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等待他的將是巨額賠償和法律的嚴懲,但小女孩的身心健康卻已經受到了巨大的創傷,這怎麼都難以彌補。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悲劇,該怎麼避免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

惡犬為何能造成嚴重傷害?

體型較大的狗確實很有殺傷力,這是因為大狗的咬合力是相當大的,曾經有人做過測試,狗的咬合力,以壓強來計算,範圍在310~31790kPa,其中最大值約相當於300個大氣壓。而本次的這隻「兇手」是羅威納犬,以該品種的咬合力屬最高一檔。我們人類,咬合力只有羅威納犬一半左右,但用牙開個瓶蓋,碎個堅果都綽綽有餘(請不要真的這麼做,會損傷牙齒),可見狗嘴的力量有多大了。

狗的牙齒。圖源:pixabay.com

更何況狗咬人的時候,可不是兩塊平板把人的肢體或者是身體的部分擠壓在中間這麼簡單。我們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做「犬牙交錯」,說的就是狗的牙齒參差不齊,這樣的牙齒造成的傷口,當然不會像刀切那樣整齊。而且狗並不是一口咬下去就不動了,它咬住目標以後,還會兇狠地「搖頭晃腦」,大家看看警犬訓練時的視頻就很容易理解,所謂「撕咬」就是這個意思——連撕帶咬。而且咬合力大的猛犬,往往也是身強力壯腦袋大脖子粗,撕咬起來格外有勁,傷害自然也就更大。最後,狗真急了,會只咬一口嗎?

種種這些,會導致狗咬傷的傷口非常複雜,同時伴隨著穿刺、撕裂、軟組織損傷等等,還有可能傷到神經、血管、肌腱、韌帶、骨骼甚至還有內臟(比如本次事件),所以需要仔細地探傷和清創,嚴重咬傷除了會給治療帶來很大難度,還往往會讓受害者劇烈疼痛、驚恐不已。尤其對小朋友來說,這樣的經歷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左滑查看圖片

狗咬造成的傷口。圖源:參考文獻[7]

此外狗咬還可能讓受害者面臨狂犬病和破傷風等疾病的風險,加上咬傷傷口不規則,常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

惡犬傷人,為何總是孩子受傷最重?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狗咬傷人的新聞,其中嚴重受傷的受害者絕大多數都是兒童。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

首先,是小朋友年紀太小,跑也跑不動,力氣也小,面對惡犬很容易嚇得不知所措,難以保護自己。

其次是體格問題。對普通成年人來說,看絕大部分的狗都是俯視,而小朋友個子小,大點的狗就得平視甚至仰視了,孩子體格矮小缺乏威懾力,也會讓惡犬更加肆無忌憚。

以本次事件為例,成年羅威納犬公犬肩高(還沒算上狗頭的尺寸)可達約69厘米,體重則能達到60千克,而2歲小女孩,即使「特高特壯」也高不到1米,重不過15千克,前者襲擊後者,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這種身高的差異,使狗咬大人多傷在四肢身體,但小朋友則往往會傷在頭面部——對狗來說更便於攻擊……根據《中國犬咬傷治療急診專家共識2019》,4歲以下兒童被狗咬傷,傷處2/3位於頭、面、頸部,會陰部也常被攻擊。

一些嚴重案例。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些小朋友,跟認識的狗玩得好好的突然就被咬了,這往往是小朋友對狗的危險認識不足,又不太了解狗的習性,容易湊得太近,而且動作比較突然,又常會大聲喊叫,這都有可能驚擾到狗。

我家的狗保證不咬人?

誰也不能保證!

筆者也很喜歡狗,但特別討厭遛狗不牽繩的狗主人,一方面他們直接威脅到了別人的安全,另一方面,這幫人也讓文明養狗的主人受到牽連遭遇白眼。他們往往會說這樣兩個藉口,「不要怕,我養的這種xxx狗不咬人」和「沒事兒,我們家的狗可乖了不咬人」。

那這兩種說法科學嗎?當然不,接下來咱們就聊聊。

當事拉布拉多。來源:網絡

這次惡犬傷人事件中,有個「看熱鬧的」也露了回臉——有一隻白色的拉布拉多在旁邊圍觀,被帶走取證查看監控後發現這隻狗並沒有惡行,遂被釋放。很多網友認為,你看拉布拉多就是老實,不會咬人——真是這樣嗎?

先來看一張血淋淋的統計圖表。

圖片來源:www.dogsbite.org

圖中數據來自美國全國從2005到2017年間狗咬人致死的案例,統計的是殺人惡犬的種類。我們可以看到,比特犬位居榜首,奪走了284條人命,而第二位的,就是本次咬傷小女孩的羅威納犬。

這麼看來,好像確實狗的品種和攻擊性關係密切嘍?這二者確實有一些關係,畢竟一些品種的狗,當初培育的時候就是為了戰鬥和保護主人。但別忘了,這個可是致死統計!所以那些中小型犬當然不可能出現這個榜單里——都是失控咬人,吉娃娃來一口跟羅威納來一口那能是一回事嗎?!

因此,如果我們把咬傷也算上,就會發現咬傷人的狗種類五花八門,除了致命榜上那些,公認脾氣好的金毛、拉布拉多、邊牧等品種也赫然在列——這些品種的狗脾氣比較溫和,但數量非常多,難免出幾隻咬人的,此外還有一些沒法確定品種的「串串」。

所以,我們確實可以說某些品種的狗更可能傷人,但可別輕易打包票說有哪種狗肯定不會咬人。

至於「我家的狗不咬人」這種說法,只不過是個心理安慰。打個不算恰當的比方,愛狗的人都說狗是「毛孩子」,可平時很老實的小朋友被惹急了,都照樣會跟人動拳頭,何況狗呢?像被突然的聲音或動作嚇到、食物被人搶、被別的狗欺負了「一肚子氣」等等,都可能導致狗當場翻臉咬人。

所以千萬別用這些藉口不給狗上牽引繩了,沒勁!

我們還能養狗嗎?

這次的事件,也讓部分朋友走了另一個極端,覺得所有的狗都很危險,壓根見不得養狗的,這也大可不必。畢竟狗是最重要的伴侶動物之一,帶給人無數的慰藉,那些文明養犬的朋友,並不應當因為養狗就受到歧視和指責。但狗主人也一定要負起責任,接下來就簡單說說養狗需要注意的事情。

1

慎選品種

前文說了,沒有哪種狗完全不咬人,但確實有些品種更危險。像那些體型大、性子烈、需要豐富馴養經驗和寬闊活動空間的犬種,真的非常不適合養在人口密集的小區,容易讓鄰居緊張不說,一旦失控很容易傷人。而且,小型的狗就算髮狂,主人往往也能輕易拉住,但這些身高力大的狗,就算栓了牽引繩,發起性來,主人都難以拽住,更別提有些不負責任的主人疏於看管,直接讓大狗在小區里轉悠了。

主人使勁拉住狗。圖片來源:pixabay.com

因此千萬不要一時興起就弄一條大狗回來,最後發現駕馭不了,又怕傷人帶來的刑責和賠償,最後只能草草處理掉,傷心又破財。何況這類犬種,很多本身就是城市裡的禁養犬,養了就面臨處罰。至於那些養條大狗追求「安全感」的朋友,心情可以理解,但把自己「安全感」建立在鄰居們的「不安全感」上,確實也不太合適……

2

加強訓練

對狗一口一個「毛孩子」卻又不好好管教,這真的非常諷刺。負責任的狗主人,應當學習狗的相關生理、行為知識,了解狗的思維方式,並好好陪伴和訓練。隨著伴侶動物產業的發展,狗如果行為不友善,主人又不會糾正,甚至都可以找到專業的訓練師來幫忙矯治。事實上,絕大部分狗都能夠通過得當的訓練變得服從、友善,包括前面說的比特犬和羅威納犬,但遺憾的是,那些腦子一熱就敢弄條大型烈性禁養犬來養的人,往往做不到這一點。

筱筱(哈士奇)練習叼球玩

3

保護兒童

外出帶狗繩,有屎趕緊鏟這是主人的基本修養,咱就不多贅述了。下面重點聊聊孩子的安全。狗對小孩子,確實是個危險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強安全意識,不能讓幼兒跟大狗獨處。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這種情況非常極端,咱不必為此嫌棄狗,但即便是對人很友好的狗狗,也有可能不小心傷到孩子。比如長足了個頭的金毛或者拉布拉多,隨便鬧著玩輕輕一撲,都可能當場把幼兒撞個跟頭。而有些小朋友 rua 起狗來沒個輕重,狗不舒服了也可能會反抗。事實上很多小朋友被狗咬傷,肇事者都是認識的「熟狗」而不是外邊的野狗……所以,狗和孩子同處的時候,主人可一定要加強看管。

需要把流浪狗斬盡殺絕嗎?

最最後再簡單說說流浪狗,有些朋友希望把流浪狗都趕盡殺絕,這種心情可以理解。畢竟目前中國很多地方仍時常有狂犬病病例報告。而且就算沒得狂犬病,流浪狗在街上晃來晃去,真的讓人很擔心被咬。

一名印度兒童在街頭被流浪狗圍攻。圖片來源:網絡

一些地區的流浪狗還會危及當地的野生動物,比較極端的例子是當年藏獒神話破滅,高原上很多養藏獒的干不下去了,直接來個「放狗歸山」,結果三五成群的藏獒甚至能攆得棕熊、雪豹滿山跑……嚴重威脅了它們的生存。從這些角度來說,流浪狗遲早都是社會的隱患,我們確實應當好好的控制流浪狗。

但是可千萬別私下裡去買什麼有毒物質去毒狗,這可能會傷到無辜的寵物狗或其他動物,甚至可能被不懂事的小朋友誤食造成危險,以至於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要想更好地解決流浪狗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主人養狗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減少棄養,此外還要做好絕育,增加領養,強調領養代替購買。

最後,在流浪動物救助中,有一件讓人非常不忍提及,但不得不做不做的事情,那就是安樂死。在很多國家,流浪動物會被捕捉並集中到收容所,如果一定時間內沒人領養,就要被安樂死,只有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控制的作用。根據美國防治虐待動物協會(ASPCA)的統計,目前全美每年大約有 920000 只進入收容所的流浪動物被安樂死(其中有 390000 只狗),這讓人很不忍心,但沉甸甸的三個字又讓人無言以對——誰來養?

非要說的話,正是那些輕率養狗又輕易遺棄的主人,造成了這樣的悲劇,而為無人領養的流浪動物安樂死,只是在頂著謾罵幫那些不負責任的主人收拾爛攤子罷了

最後總結一下,養狗的朋友們要理解,很多人多少有些怕狗,咱們能做的是管教好自家的狗狗,合法養狗文明遛狗,這樣咱才能夠安心地享受有狗子陪伴的快樂時光。至於那些動不動就說什麼「狗要怎麼著我怎麼管得住」「狗牽著繩子多可憐一點都不自由」的人,請記住:「是人養狗不是狗養人,養狗就得讓它聽管教。」

萊茵(邊牧)文明遛狗,其樂融融

參考文獻

[1] SagermanPJ.Wounds[J].PediatrRev,2005,26(2):43-49.

[2]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北京急診醫學學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急診外科專業委員會.中國犬咬傷治療急診專家共識(2019)[J].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9, 28(9):1071-1077.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9.003.

[3] Level I Trauma Center Studies - Nonfatal Dog Bite Injuries (2011-2022) - DogsBite.org

[4] https://www.dogsbite.org/dog-bite-statistics-studies-level-1-trauma-table-2011-present.phpU.S. Dog Bite Fatalities: Breeds of Dogs Involved, Age Groups and Other Factors Over a 13-Year Period (2005 to 2017)

[5] https://www.dogsbite.org/dog-bite-statistics-multi-year-fatality-report-2005-2017.php

[6] 《中國0~3歲女童身長、體重百分位曲線圖》

[7] Zangari A, Cerigioni E, Nino F, Guidi R, Gulia C, Piergentili R, Ilari M, Mazzoni N, Cobellis G. Dog bite injuries in a tertiary care children's hospital: A seven-year review. Pediatr Int. 2021 May;63(5):575-580. doi: 10.1111/ped.14484. Epub 2021 Apr 20. PMID: 32979010.

策劃製作

作者丨丁崝 科普作者

審核丨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丨汪茜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師

策劃丨丁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a092cf0da9926820c8dd3285a50e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