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15年,這部國產劇竟靠「胡編亂造」成經典!

2020-09-16     電影雜誌

原標題:一晃15年,這部國產劇竟靠「胡編亂造」成經典!

成毅最近主演的《琉璃》讓他小火了一把,「禹司鳳」的熱度還未退去,新劇《長安諾》又上演了。

細看之下,無論故事梗概還是人設,都是翻拍了《孝莊秘史》。

你以為就武俠劇才會被幾年一翻拍嗎?

不,言情劇一樣沒能逃過翻拍的魔咒。

唉,翻拍就翻拍吧,關鍵還注水,明明30幾集就能說完的事,硬生生拖到61集,真的是無力吐槽了,還不如回顧經典——

《孝莊秘史》

在《孝莊秘史》中,孝莊,小名「大玉兒」,滿蒙第一美女,輔佐三朝帝王,從嫁給皇太極到生下順治,再到扶持康熙,時間跨度很大。

但它有別於像《康熙王朝》那樣的歷史正劇,加了很多言情戲份還有戲說的情節,所以劇名冠以「秘史」二字。

該劇在當年播出後,反響非常好,它不僅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地區的電視台黃金檔拿下第一,第二年還獲得金鷹獎。

至此之後,導演尤小剛一發不可收拾,又開拍了《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康熙秘史》等一系列清朝劇,演員基本上是固定班底,評分雖然有高有低,但反響都不錯。

尤小剛似乎也摸到了觀眾的喜好,開始籌拍「秘史」系列劇,有一段時間想移師唐朝。

先是出品了《楊貴妃秘史》,就是殷桃主演的那部,但是評分突然就不好了,唐朝秘史系列劇也就此擱淺。

言歸正傳,《孝莊秘史》之所以好看,首先是因為劇情,故事編排緊湊,不拖泥帶水,既有國讎家恨,也有兒女情長。

而最近的網劇《長安諾》則是把時代背景架空,用杜撰的大梁王朝代替了清朝,又加了很多原創劇情進去。

核心是一樣的,大晟國九皇子蕭承煦(成毅 飾)與雍臨王孫女賀蘭茗玉(趙櫻子 飾)之間愛而不得的故事。

前八集說的內容,《孝莊秘史》三集半就說完了,最逗的是,《長安諾》連片頭曲都在刻意模仿《孝莊秘史》的主題曲《你》。

當然,如果現在的眼光看《孝莊秘史》,的確是有點狗血,但裡面的演員,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足夠撐得起整部戲。

首先是女主寧靜,其實「大玉兒」這個角色挺不好把握的,完全符合「滿蒙第一美人」的稱號。

拍這部劇的時候,寧靜已經三十多歲了,但演起17歲的大玉兒,真的是沒有一點違和感。

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玉兒和多爾袞的感情線。

兩個人第一集在草原上騎馬追逐就已經暗生情愫,兩個人之間的甜蜜讓人忍不住全程姨母笑。

所以,兩集之後,兩個小年輕迅速投入熱戀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隨著多爾袞要上戰場,誤傳死訊,大玉兒傷心欲絕,被迫嫁給皇太極,基本上到了第四集,觀眾就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哭了。

飾演多爾袞的馬景濤演技也是槓槓的,沒有咆哮,沒有發瘋,全靠眼神和情緒轉變。

面對愛人已成自己嫂嫂的事實,他難過,但是面對眾人不能表現出來,只能盯著大玉兒,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

同樣,大玉兒這邊先是驚訝,然後心虛,還有點驚恐,很多小表情都抓得很到位。

相反,在《長安諾》中,男女主角完全沒有CP感,完全就是自己演自己,更別說讓觀眾相信他們是彼此相愛的一對。

男主出征,女主臨行送別,全程慈愛般的微笑,這到底是送情郎還是送兒子啊?

加上鏡頭來回切換,每次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臉,全程沒有互動,幾乎是站樁式表演,就像在看兩張靜態圖。

其實在《孝莊秘史》中,還有很多演技一流的老戲骨,譬如斯琴高娃,許還山,劉德凱,鄔倩倩,何賽飛等等。

斯琴高娃飾演的阿巴亥王妃,只有一集多一點的戲份,在被逼殉葬的重頭戲中,先是感慨命運不公,再一次懇求皇太極無果後,隨後一轉身,立馬要求皇太極發誓善待她的兒子。

情緒馬上被推到一個台階,氣氛馬上就不一樣了。

但與斯琴高娃同樣角色的「雪姨」王琳在新劇中卻翻車了。

語氣雖然悲憤,但氣氛沒有過多變化,全程語調都是一樣的,氣氛非常平。

而在《孝莊秘史》中,何賽飛飾演的海蘭珠,憑藉「哭」貢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

在海蘭珠剛進宮時,因為之前被前夫長期家暴,抑鬱寡言,後來遇到皇太極,被封宸妃,這個時候的海蘭珠心有哀怨,眼中無淚。

之後多愁善感的她被人利用,變得越來越驕縱,卻面臨喪子之痛,喪子之不僅僅是因為親人之痛,還有對未來的恐懼。

最後,海蘭珠病入膏肓,長久的猜忌必然導致心情鬱結。

在臨死之際幡然醒悟,自己做了那麼多荒唐事,此時她的眼淚是大徹大悟的,但已經為時已晚了。

在何賽飛的演繹下,這個驕橫跋扈的反派角色反而不那麼討厭了,更多的覺得她可憐。

除此以外,該劇還有胡靜飾演的蘇茉兒,鬼靈精怪,是大玉兒最忠心耿耿的丫鬟。

當時還只不過15歲的舒暢飾演董鄂妃,雖然還在念中學,但演起戲來毫不含糊。

與順治的一場虐戀看得人肝腸寸斷。

劇中的每一段感情都讓人記憶深刻,似乎都有愛而不得的意味。

像一直深愛多爾袞的小玉兒,她對多爾袞的愛是極盡瘋狂的,雖然明知多爾袞心裡沒有她,她還是試圖擠進他的心裡,執念,導致她整個人生都是悲劇。

最後,得知真相的小玉兒選擇了自盡。

當然,劇中所有的感情都是為了烘托多爾袞和大玉兒的感情。

譬如在大玉兒成了太后,多爾袞欲迎娶她,兩人在草原談心,彼時的多爾袞心裡除了有大玉兒,還有權力。

看著二人訣別,大玉兒拉著多爾袞的手一點一點鬆開,多爾袞的眼裡滿是不舍,但是卻不得不放手。

關於「太后下嫁」一說,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歷史考究,但不管它是真是假,在觀眾看劇的那一刻,我們都寧願相信它是真的。

根據劇情走向,該劇如果放到今天,絕對是大女主的戲。

一個天真無邪的草原少女,為了科爾沁,她被迫嫁給自己不愛的人;

為了在後宮生存,她小心地應付自己的丈夫;

為了讓兒子登上皇位,她不得不用美色穩住心愛的男人;

當兒子和愛人發生爭執時,她選擇了兒子,卻永遠失去了愛人,連愛人戰死,都不能為他流一滴淚,最後只能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孫子身上。

其實經典劇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除了演員演繹到位,人物角色飽滿,還有劇本紮實,劇情條理清晰等等。

要知道當年的拍攝技術絕對沒有現在高,道具場景也一般般,演員也都是原音出演,劇集好看全靠演員強大的感染力。

所以說啊,其實一部劇優秀與否,跟是不是翻拍劇並無多大關係,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抓住觀眾的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Qx8mXQBeElxlkka0h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