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家的孩子歡歡到了該學走路的年紀了,前幾天表姐家卻因為這事吵了起來。起因是表姐的婆婆想利用學步車讓歡歡學走路,認為這樣簡單省事,表姐卻激烈反對,認為學步車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影響,不能讓歡歡使用,最終兩人僵持不下,誰也不想低頭。其實在孩子學步這一方面,很多家長都曾走入過誤區,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良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爬先走
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儘早學會走路,認為走的早的孩子更聰明,其實這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如果孩子走得早,一般都會省去中間學爬的過程,這對孩子的身體傷害會更大。因為孩子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能讓四肢變得更加協調,還能刺激大腦的發育,讓孩子更聰明,如果直接行走,先不說孩子的身體沒有一個緩衝過程,就是對今後孩子身體的各項能力也有很大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這個誤區,讓孩子先爬再走,當然在這個鍛鍊過程中,家長最好給孩子穿上柔軟貼身的褲型紙尿褲,只有身體舒適了,才能激發孩子的熱情,更喜歡活動。
使用學步帶
很多家長常用的一種鍛鍊孩子學走路的方式是使用學步帶,認為這樣既能鍛鍊孩子學走路,還能保持平衡,避免孩子摔倒,簡直是一舉兩得。然而多數家長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身體也會造成傷害,因為孩子一般四肢力量不夠,剛開始學走路時總會出現往前傾,往後倒的姿勢,每當這時候,家長手裡固定孩子的學步帶就會對孩子胸部造成壓迫,影響孩子的呼吸,而且長時間使用學步帶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走姿,家長最好別大意。
使用學步車
學步車也是家長鍛鍊孩子學走路的重要工具,把孩子往學步車裡一丟,就讓他隨意滑行,家長只要在旁邊看著別讓孩子翻車就行,簡單又省事,但是這種鍛鍊孩子學走路的方式其實也是很不可取的。曾有專家表示,長時間使用學步車會導致孩子變成「O」型腿,如果不想孩子以後腿型難看,家長還是不要這樣做。
學步的正確方式
正確訓練孩子學走路的方法應該是,提前給寶寶準備一雙舒適的學步鞋,然後在家裡清理出一個乾淨的角落,收起危險物品,讓孩子扶著東西慢慢往前走。
孩子學習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一定不能拔苗助長。
【轉載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