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3億打撈800年的南海沉船,18萬件文物重現,給海盜一記重拳

2022-03-20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中國花3億打撈800年的南海沉船,18萬件文物重現,給海盜一記重拳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龍的傳人》

關於「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是南宋時期,負責運送瓷器、絲綢等物品的一艘木質商船,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禍,

在現廣東沉入海底。船長40多米,寬大約10多米,高約4米,載重高達400噸,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久遠、船體是最龐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它是一個時代智慧與勇氣的見證,在科技發展落後的古代,沒有精確的測量工具,沒有代替人工的機器,完完全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艱難的探索而製造出來的。

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覷,也是現在人工無法睥睨的,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有著超乎尋常的智慧,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它不僅僅是一艘船,更是海外貿易的旗幟,彰顯了宋朝絡繹不絕的貿易,也是當時古代中國與外國文化交流的橋樑!

此船對復原及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史實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復原,我們可以填補中國歷史上對這段歷史的空白部分,幫助當今社會更好了解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等。經探測研究發現,船內載有6-8萬件文物,有不少是國寶級文物,比如那時享譽盛名的瓷器以及金器鐵器等物件。

中國政府在整個發掘過程中都是大力支持,無條件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為這一工作充當強有力的後盾。中國對此所展現的實力和付出的努力是對

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繁榮昌盛的南宋初期

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科技、思想最為先進的朝代之一。當時南宋海關每年收入超過一百萬緡,在政府財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南宋水運便利,便於實行海外貿易,政府便鼓勵海外貿易,

而且航海技術當時也處於領先地位。

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使得國家局勢迅速穩定;皇帝廣闊的心胸和開明的眼光,贏得大臣的忠心,從而使得各個官員才能盡顯

,積極推進改革,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科舉制度的實行,讓有才能的人不會受到出身門第的限制,通過自己的努力便可向上晉升,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

重文輕武是承襲了北宋的主張,卻也導致了沒有充分發展軍事的問題,但重文輕武的政策也使國家經濟發展的更加繁榮,為各種政策改革提供了基礎。地理條件的優勢也是不容忽視的,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勢平坦,土壤鬆軟肥沃,水源充足,陽光充沛,有利於農業的發展,為良好的生產發展提供了條件。

南宋的繁榮昌盛不是一蹴而就的,原因方方面面,主要還是統治者的開明統治!所以,在這麼繁榮昌盛的南宋時期,出現這麼壯觀的「南海一號」是不足為奇的。

花3億打撈

南海一號是1987年被發現的,發現它是一種偶然,但也是必然,對於這個龐然大物的出現,中國有些束手無策,畢竟在1987年的中國,還沒有那麼強大的科技與財力作為支撐,但也不想讓中國自己的文物流落他鄉,被他人盜取。所以中國先是謊稱海里有戰爭留下的有害物質,

派重兵把守,緩住敵人,利用這個善意的謊言,中國攢足了力,鉚足了勁,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7年年底將這承載著重大歷史意義的南宋商船撈出水面。

看似輕描淡寫,其實中國也是費盡了心思,花了大量財力,動用了許多大型器械。

2004年,敲定了整體的打撈計劃,按照這一計劃,預算大約1億元,隨著時間的推遲,打撈所需的物品和人力的成本也隨之增加,為「南海一號」建造的臨時碼頭竟花費1400萬元,這樣算下來整體打撈計劃所需費用是原本計劃的3倍,但

文物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卻遠遠高於3億。

確定了「整體打撈計劃」,便開始作業,

打撈過程極其複雜,兩艘萬噸的巨船不停歇的工作著,為了不破壞整體結構,製作了巨型鐵箱放入海底,用起重機連同海底凝結物,共3000噸的龐然大物一同撈出,世界水下考古之父喬治·巴斯看到這個打撈方案時不可思議的說到,不可想像,這只能是在中國才發生的事情。

是的,這種事情只能在中國發生,因為它是中國的,花3億打撈800年前的古沉船,這就是對中國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令人唾棄的盜賊

記得在課文中學到大同,大同社會是心之所向,心之所願,心之所至,但這大同也只能出現在文章里,畢竟盜賊會有,大門還是要緊閉。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895年中國簽訂的條約,

這中間中國被欺壓被凌辱,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認輸,使中國變得四分五裂,沒有主權,沒有錢財,侵略者妄想「拿走」中國的文物、黃金與白銀,使中國從原始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被侵略被壓迫的殖民地社會。

弱國無外交,落後必挨打,清政府的軟弱讓各國野心勃起,被欺壓久了必會掀起反抗的波浪。最後一次戰爭的勝利代表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勝利,代表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盜賊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陸地盜賊是強盜,是小偷,海上盜賊是海盜,只是偷盜方式不同,到時性質沒變,一樣的可惡,一樣的令人唾棄,

海盜專門在海上搶劫,搶劫在海上來來往往的商船及其他船隻,就像是陸地上的土匪,讓人避之不及。盜賊的存在,是令人厭惡的,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悲劇,輕則財產損失,重則人員傷亡。

東方的龍——中國

封建時代的中國是思想落後,科技落後,政策落後的封建國家,改革開放後,中國大力發展教育、經濟、科研、醫學等各方面,

21世紀的中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中國,落後、軟弱的封建國家已是過去時代。

在軍事上,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這也

彰顯了我們國家的基本立場。中國一改往日形象,挺直腰杆應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挑戰,大力提高軍事管理能力,制定強國強軍戰略,革新和完善作戰系統,國家財政對此提供資金支持,不斷增強我國國防實力。

同時,提高國防力量被列入到現代化建設中,由此可見我國對國防建設的重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國如今的實力讓我們有底氣說出這句話。

在科技上,中國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始終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落後就會挨打,中國的種種過往便證實了這句話的真實性。近些年,在國家的帶領下,

中國的技術可謂是蒸蒸日上。從「兩彈一星」到雜交水稻,到人造衛星到第一次載人飛船,再到第一次登月,或許中國比別人起步晚,但中國並不比別人差。

70多年來,我國發展迅速,不論是核能技術,航天技術,還是雜交水稻技術,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發展中國家我們早已是已開發國家的水平,這些成果都得益於科學工作者不懈得努力於追求 。科技不僅能推動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更能讓我們有底氣應對各地的挑戰。我國更是將科技創新貫徹到底,

永遠追隨時代發展的方向。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不是看他能侵略幾個國家,也不是看他能說出多麼可笑的大話,而是看他能帶給人民多少安全感與幸福感。從一開始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到現在要大家吃好喝好穿好,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

從前出門走路騎行車,現在出門小汽車,高鐵火車和飛機,

交通工具不斷發展。古人一封書信快馬加鞭也得好幾天,我們一個電話只需幾秒,通訊的發展是我們天涯海角卻又近在咫尺。天災人禍面前,我們有祖國的替我們遮風擋雨,哪裡有難,一架飛機直達現場,物資人員從不缺席。祖國就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是我們可靠的保障!

南海一號是中國的,中國花300億打撈,是對文物的尊重,更是對海盜的一記重拳,中國不再是落後的封建國家,現在的中國有錢有實力,不是誰想攻占侵略就能來的,借用主持人康輝的一句話就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9ffd0deb284b19da48e0e86bbffdb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