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生活規律,他一直堅信良好的睡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因此,無論春夏秋冬,他每天都堅持保證至少8小時的睡眠。
然而,最近幾個月,張大爺開始出現頭暈、心慌,甚至有時候還會感到呼吸困難。這些症狀讓他非常擔憂,於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張大爺來到了醫院進行檢查。
經過一系列的體檢和實驗室檢測,醫生髮現張大爺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新陳代謝減緩,從而出現了持續的疲勞和全身不適。
此外,醫生還發現張大爺的睡眠質量並不高,雖然他每天睡足了8小時,但不一定對健康有益處。聽到這,張大爺都懵了,這早睡,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一、早睡早起是錯的?睡多久合適
早睡早起常被視為健康生活的標準之一,這種作息習慣被認為有助於調整生物鐘,與自然節律保持一致。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睡眠的質量和時間可能比我們以往認為的更為複雜。
《睡眠醫學》期刊上的一項對此發表了相應觀點,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對來自全球21個國家的112,198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9.2年的深入研究。
研究中,受試者根據他們的就寢時間被分為三個不同的組別:早睡組(晚上6點至10點之間睡覺)、正常睡眠組(晚上10點至12點之間睡覺)和晚睡組(晚上12點之後入睡)。
研究結果發現,與正常睡眠組相比,早睡組的死亡風險和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了29%,而晚睡組的風險增加了11%。
但對於習慣早睡的人來說,並沒有立即的理由感到擔憂。這因為這項研究不僅具有局限性,而且並沒有並沒有明確兩者之間直接的因果關係。
很多老年人也常常會講,睡覺一定要睡滿8小時,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重要研究給出了答案,這次研究發現,對於亞洲人而言,每晚7小時的睡眠可能是最佳的睡眠時長。
但具體該睡多久,怎麼睡,還是需要根據個人的生活習慣來決定。
二、午睡,竟會提升死亡風險
對此問題,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研究313651名參與者的午睡情況分析出了最新研究成果,成果顯示,在晚上有充足睡眠的條件下,和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時間超過一小時的人,會增加30%的全因死亡風險以及34%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午睡時間,儘量將其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合理安排午睡時間是確保休息效果和避免影響下午活動的關鍵。
理想的午睡時長應控制在30至60分鐘,以防超過這個時間進入深睡眠周期,導致醒來時感到更加睏倦。午餐後,不宜立即躺下,應等待大約半小時,讓食物開始消化,以免消化不良或影響午睡的質量。
同時,睡姿的選擇也很重要。應避免趴睡,因為這可能減少頭部血流量,影響呼吸和頸部的舒適。如果可能,選擇一個安靜且遮光的環境側臥,或者使用躺椅來獲得更舒適的睡眠體驗。
此外,選擇午睡的環境應避免噪音和干擾,如走廊、樹下或風口處,這些地方可能既不安全也不適宜。
總之,午睡的合理安排、合適的睡姿和適宜的環境才能夠共同作用於提高睡眠質量,幫助我們在下午恢復活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三、體內有癌,睡眠知道,3種情況或預示疾病降臨
睡眠問題有時可以作為體內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雖然它們不一定直接意味著癌症或其他嚴重疾病,但如果出現以下3種睡眠相關的情況,它們可能預示著健康問題的存在,值得關注並進一步檢查:
1、睡眠中斷
如果一個人經常在夜間醒來,或者難以維持連續的睡眠,這可能是由於壓力、焦慮或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與慢性疾病有關,包括一些類型的癌症,特別是當它們導致疼痛或其他不適時。
2、夜間出汗
夜間過度出汗,也稱為夜間盜汗,可能是感染、荷爾蒙失衡或某些類型的癌症(如淋巴瘤)的症狀。如果這種症狀突然出現或持續存在,應諮詢醫生進行評估。
3、長期失眠
長期的失眠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的跡象,但它也可能與更嚴重的疾病有關。一些研究表明,失眠可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當它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時。
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些睡眠問題並不一定意味著癌症,但如果這些症狀是新出現的、持續的或與其他健康問題一起出現,最好諮詢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早期發現和治療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資料:
[1]《超17萬人數據顯示:睡眠好的男性,平均延壽5年》.科學網.2023-03-02
[2]《起夜幾次才算尿頻?夜尿多警惕這幾種疾病》.廣東衛視健康有道.2022-08-16
[3]《睡覺盜汗不是小事!出汗「過了頭」就要重視了》.人民日報.2016-05-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