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

2023-10-24     石家莊裕華發布

原標題: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

「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是為改變人民命運而創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在《求是》雜誌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總書記再次闡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鮮明強調「只要我們緊密聯繫人民群眾、經常深入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真心拜人民為師,誠心向人民學習,虛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實踐力量和理論智慧」。事實正是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無不源自於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

「人民群眾身處實踐最前沿,對實踐變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聰慧,只要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指出「開展調查研究就是走群眾路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決策權」。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以調研開局開路,在考察中聚焦問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全黨樹立了光輝榜樣。比如,總書記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直接到貧困戶看真貧、扶真貧,直接聽取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意見,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扶貧舉措,不斷推進工作,帶著感情去抓,帶著踐行宗旨的承諾去抓,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比如,總書記2020年在浙江考察時,發現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生局部斷裂,直接影響到我國國內經濟循環,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由此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這一著眼全局的戰略選擇,成為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新競爭優勢的先手棋。

「我們的各項工作實踐要走好群眾路線,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也要走好群眾路線,決不能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流於空想。」在《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主題教育,從兩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大興調查研究,推動各級領導幹部樹牢唯物史觀,強化群眾觀點和宗旨意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走出機關沉到基層一線,廣泛傾聽人民群眾的聲音,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好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同時從人民群眾的真知灼見中獲取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靈感;二是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著力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億萬人民心中,成為接地氣、聚民智、順民意、得民心的理論。

來源 | 求是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884080d5f26a6c15e5e26d3a8ef64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