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崛起就是網際網路企業巨頭的發展史,阿里和騰訊是中國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它們旗下的眾多產品已經深入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新應用和新技術也催生出了新的生態和行業,這其中也面臨著很多企業之間的競爭。
競爭可以相互促進新技術的進步,但是同時為了避免用戶流失保護自家生態,網際網路企業之間也有著很多壁壘和隔閡。目前來看,阿里生態和騰訊生態之間無法自由流通,比如微信中不能打開淘寶連結;淘寶購物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微信轉帳無法使用支付寶付款等等,這一系列的限制和網際網路「開放共享」的理念格格不入。
針對阿里和騰訊這兩家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否會打通生態,阿里 CEO 張勇正式做出表率:
願意和其他公司一起面向未來。
「互聯是網際網路的初心,開放是數字生態的基礎,平台之間的大循環能產生的社會價值,一定遠遠大過在單一平台內的小循環。平台間如果能夠互聯互通,肯定會帶來新的改革紅利。平台之間互聯開放,結果會是多贏。對中小企業,解除外鏈屏蔽能降低流量費用,有利於降低經營成本,帶來更好的經營便利;對消費者而言,則有助於提升生活便利度。從我們了解到的聲音來看,這些都是他們的關切。」
前一段時間,工信部進行了網際網路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對於 App 過度收集用戶隱私問題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還直接下架了數百款不合格的 App。近日,又啟動了網際網路生態的整治行動,重點整治問題包括
惡意屏蔽網址連結,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運行等問題。
關於阿里和騰訊推進平台開放的進度,以及具體舉措的問題。阿里 CEO 張勇表示:
「我們將按照要求,與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來,相向而行。」
網際網路的根本在於信息共享和內容互通,阿里和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家網際網路企業,制定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措施並沒有問題,但如果為了構築自己的生態壁壘而對用戶造成不便,對其它企業進行限制和打壓自然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
很高興看到阿里對於生態互通的回應,在互通體系建立完成之後,用戶可以在各個應用中自由獲取其它平台的內容,無論是從整個網際網路的流量成本還是用戶的相互流通都有積極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8182da31d4a1bee88157e28a3e24c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