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致癌物!一家4人查出此病,最小的才6歲……十一出行更要注意!

2022-09-30     四川名醫

原標題:一類致癌物!一家4人查出此病,最小的才6歲……十一出行更要注意!

9月24日

「1家4人查出幽門螺桿菌孩子疼得打滾」

衝上熱搜

6歲孩子肚子疼得直打滾

1家4人先後「中招」!

鄭州6歲的明明(化名)因為哮喘急性發作在呼吸科治療時, 肚子突然出現一陣一陣的疼,疼得明明直打滾,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明明感染了 幽門螺桿菌,胃部和腸道都出現了問題。

圖片源於「河南衛視大參考節目」

明明的媽媽說他們一家5口人,

有4人先後被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圖片源於「河南衛視大參考節目」

醫生表示,幽門螺桿菌在兒童中的發病率沒有成人的高,成人接觸的人比較多,相互傳染的風險也大一些,而兒童因為年紀小,抵抗力相對比較差, 多數是家族聚集性感染的。

圖片源於「河南衛視大參考節目」

辦公室一半人「幽門螺桿菌」超標

除了家庭成員之間容易傳染,公司同事之間也很高發。

此前據媒體報道:南京的孫小姐在體檢時發現自己「幽門螺桿菌」超標, 體檢醫生表示這可能與她常常聚餐有關,且建議孫小姐進行複查。

孫小姐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上的,但我查了一下說幽門螺桿菌如果不好好治療,可能發展為 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醫生開的藥 孫小姐供圖

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辦公室 一共8個小夥伴,4人都查出幽門螺桿菌"超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小姐說,複診醫生在詢問了她日常飲食習慣後,表示可能與 在外集體就餐有關,比如共用餐具、飛沫傳染等。

「幽門螺桿菌」的6個真相

你一定要搞清楚

數據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有 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 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 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所以關於「幽門螺桿菌」的一些真相,你必須搞清楚了……

1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

不一定。

1994年,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確定為 Ⅰ類致癌因子!

目前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 是人類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 馬欽醫生表示:大家也不用太緊張,雖然感染率很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 而且這1%還多見於潰瘍病患者。

2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治嗎?

以下這7類人如果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根治。

1、消化性潰瘍 (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術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計劃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非甾體類消炎藥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 (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馬欽醫生提醒:考慮到胃癌的兇險性, 所以幽門螺桿菌還是值得根除的。

3

接觸過帶菌者,就一定會被傳染嗎?

不一定。

四川的感染率和全國差不多, 大約在50~65%之間,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

「門診經常遇到夫妻中一方查出幽門螺桿菌很久之後,另一方啥事兒沒有的情況。

現代醫學認為, 這和胃的抵抗力有關係的,所以大家不要過度恐慌。」

4

幽門螺桿菌,咋篩查?

幽門螺桿菌 來源:123rf

現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 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碳13和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

馬欽醫生提醒:吹氣前需空腹4個小時以上,而且不能吃抗生素、抑酸劑。

5

幽門螺桿菌,該怎樣治療?

「4種藥連續吃14天,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有效性超過90%。」

但是馬欽醫生強調, 治療「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治療。

如果接受不正規治療有可能會耐藥 (出現了耐藥,那麼你傳染給其他人的細菌也耐藥),現在耐藥率越來越高 (四川也是耐藥高發區),所以必須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一擊必殺。

6

幽門螺桿菌,該怎樣預防?

馬欽醫生給出以下建議: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洗手, 集體聚餐時考慮自助餐,提倡公筷,避免交叉感染,清潔口腔。

尤其馬上就是十一大假,家庭成員體檢如果發現是幽門螺桿菌陽性攜帶者, 應該與感染者分餐。

不要口對口喂食。

公共場合保持安全距離

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說話時保持適宜的安全距離,不過分接近,避免飛沫傳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煙酒,少吃燒烤,飲食規律。

少熬夜

積極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最後,小康妹兒想提醒大家:

最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因為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未熟的食物也會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埋下隱患,最好將食物煮熟再吃。

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應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50歲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鏡;50歲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文章綜合:成都商報、 河南衛視大參考、四川名醫往期內容《 男子一人得病,查出全家感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可致癌

編輯:魚魚

責編:巫山

監製:黃利琴

審核:藍嵐

圖片來源:123rf soogif 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6870c9ea5ca6891182e3c1e3526b5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