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發改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大力推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
「東數西算」,顧名思義,和「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及「南水北調」工程相似,是將算力資源提升到像水、電、燃氣等基礎資源的高度進行跨域調配,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國家工程,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能按預期完成,不僅會為中國的數字經濟帶來蓬勃的新動力,同時也將帶動經濟和產業的一系列變化和影響。
正是因此,「東數西算」工程概念自提出起,就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相關板塊股價持續走高,其中網際網路設備作為網際網路最基本的物理設施層、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基礎架構產品,在當前「東數西算」不斷夯實網絡基礎的時期進入持續獲益階段。在此背景下,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1191 簡稱:菲菱科思)即將登陸A股,公司依託高效的自主研發與設計能力迅速成長,已成為國內外多家知名網絡設備品牌商的長期合作夥伴。本次上市將為菲菱科思注入新的動力,幫助公司更好地把握住當下的歷史機遇。
自主研發及設計能力突出
「大客戶」策略穩固行業地位
菲菱科思成立於1994年,主要從事網絡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ODM/OEM模式與網絡設備品牌商進行合作,為其提供交換機、路由器及無線產品、通信設備組件等產品的研發和製造服務。公司產品定位於企業級網絡設備市場,兼顧消費級市場,廣泛應用於運營商、政府、金融、教育、能源、電力、交通、中小企業、醫院等以及個人消費市場等諸多領域。
早期的菲菱科思主要為華為生產保安單元、配線等通信設備組件產品,後來隨著與LEA等通訊組件供應商開展合作,公司逐漸積累起了一定的研發和設計經驗。此後菲菱科思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與技術積累,不斷擴大研發技術團隊,形成了平台化、模塊化的產品研發體系,成為公司產品研發競爭力的體現。
以公司核心產品乙太網交換機為例,公司形成了百兆系列、千兆系列、萬兆系列交換機的三大研發平台,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可先選取最優的研發平台,在降低產品開發的技術風險和開發成本的同時,保證產品更快地實現批量化生產並推向市場。
在具備了較強的軟硬體設計能力後,菲菱科思在原來Marvell、Broadcom等國外晶片為核心的交換機硬體方案基礎上,開始基於我國台灣及大陸晶片品牌開發部分交換機的替代性硬體解決方案,並形成了一系列自有專利技術應用的新產品方案,達成了產品升級換代、降本增效和供應鏈豐富化。
截至目前,菲菱科思共有研發技術人員393人,獲得專利70項和軟體著作權19項,並有多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公司在交換機、路由器、無線產品等主要產品領域,已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與產品設計能力,能夠自主完成產品的結構設計和硬體設計,亦具備相應的系統軟體、驅動程序及應用程式的開發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菲菱科思的高速成長與公司實施的「大客戶」策略有著強相關性。在企業級網絡設備市場,網絡設備品牌的行業集中度較高,思科、華為、新華三等少數幾家企業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呈現寡頭競爭的市場格局。菲菱科思早在2010年就通過了新華三的合格供應商認證,以OEM模式為其生產交換機,二者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公司參與新華三供應鏈的程度也逐漸深入,由簡單的代工製造向產品設計、工程開發、原材料採購和管理、生產製造、試驗測試及驗證等全方位服務升級。
目前,菲菱科思已經成為新華三、S客戶、小米、神州數碼、D-Link、邁普技術等國內主要品牌商的合格供應商。隨著公司與品牌商合作時間的增加及合作程度的不斷深入,品牌商會將長期合作、相互信任以及在業務流程上的深度合作作為評判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重要考慮因素,不會輕易更換製造服務商,而是選擇與現有的供應商建立和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以保證其優質穩定的供應鏈,「大客戶」策略為公司與品牌商之間的穩定、長期、戰略配套關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高效生產體系滿足不同需求
快速成長主營業務價量齊升
企業級通信設備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品牌商訂單需求多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形式,這對供應商的響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憑藉多年的行業積累和模式創新,菲菱科思建立起了靈活的生產組織體系和高效的原材料採購體系,公司採取扁平化的內部組織結構,通過運行ERP系統使得產品信息快速傳遞,能夠及時地響應客戶的訂單需求。同時,公司在生產組織及產品交付方面建立起了高效、柔性化的生產體系,按照生產計劃能夠快速完成針對不同產品類別的生產線轉換,並通過ERP和MES系統快速跟蹤及調節生產狀態,從而更好地滿足下遊客戶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需求。
2019年至2021年,菲菱科思通過工藝改進和優化,實現了「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生產模式的規模化擴張,為核心客戶開發了一千餘個型號的網絡設備產品並實現批量生產,公司業績也持續向好發展,同期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4,037.91萬元、151,339.71萬元和220,782.52萬元,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5.68%;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507.08萬元、9,619.48萬元和16,886.10萬元,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5.11%。
近年來,隨著下游需求拓展以及公司技術實力的成熟,菲菱科思交換機經營規模持續提升,銷量由2019年度的190.63萬台增長至2021年度的376.09萬台,銷售收入由 2019年度的80,598.41萬元增長至2021年度的192,115.35萬元。同時交換機的平均銷售價格也由2019年的422.81元增長到了510.83元,即便如此公司產品也並不愁賣,2021年度,菲菱科思交換機在手訂單充足,但礙於產能限制,公司只能主動縮減部分路由器及無線產品的訂單以滿足客戶需求。未來隨著募投項目的落成,菲菱科思的生產規模擴大後公司盈利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多方需求驅動行業規模擴展
募資擴產擴研突破業務邊界
2020年以來,中央會議多次提及「新基建」概念,會議要求出台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為網絡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此外,信息通信業是構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網絡和信息服務,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行業,也正是因此,信息通信領域的國產化十分重要。自4月俄烏戰爭以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二十多個國家聯合對俄羅斯展開了近六千多項的制裁,其中就包括網際網路、軟體、關鍵設備進口等。俄羅斯當前的境遇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信息通信行業是建立在泛IT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設備數據採集的基礎上的,基礎設備數據採集的安全性決定了國家的信息安全和網際網路的安全性。
好在近年來,在我國電子產業和通信產業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內資企業蓬勃發展,打破了台資在電子設備製造服務領域的壟斷地位,從中低端產品線開始做大做強,開始為品牌商提供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目前,在無線產品、接入設備、無線路由器的消費級市場,內資企業已經取得了較快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以菲菱科思為代表的內資企業憑藉其在研發設計、產品製造、響應速度等方面的優勢,正逐漸擴大市場份額。
「東數西算」、「新基建」、「信息安全」等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更進一步為菲菱科思等內資網際網路設備供應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19至2021年度,菲菱科思新增十條生產線,生產設備投資14,452.15萬元,雖然產能持續提高,但仍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也正是因此,為了跟上市場發展的腳步,菲菱科思本次登陸資本市場擬募集資金50,397.08萬元,主要用于海寧中高端交換機生產線建設、深圳網絡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和智能終端通信技術實驗室建設項目。
其中「海寧中高端交換機生產線建設項目」將新建高端交換機生產線,項目落成後 ,將大大豐富和拓展公司交換機產品型號,同時有利於實現公司戰略規劃布局,貼近核心客戶提供配套服務,保持與核心客戶的穩定合作關係;「深圳網絡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擬在公司現有場地擴建生產線用於生產交換機和無線產品,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規模和緩解產能瓶頸,並在現有技術和工藝基礎上進行生產線的改造升級,提高公司生產效率和自動化水平,全面提升產品的整體交付能力。
而「智能終端通信技術實驗室建設項目」則將在公司現有技術基礎上建設研發實驗室,用於新產品的開發、測試、驗證等,以支持新產品開發的實力和速度,提高產品測試能力,進一步保障產品的品質,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