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好評如潮,網友喊話導演郭帆:啥時候拍第三部?

2023-01-25     依的薔薇

原標題:流浪地球2好評如潮,網友喊話導演郭帆:啥時候拍第三部?

#頭條創作挑戰賽#

1.

大年初二,春節檔一改前兩年的蕭條,7部賀歲片輪番衝上熱搜,堪比神仙打架。

根據貓眼電影的數據,截至初二下午4點,2023年春節檔總票房突破23.66億。

其中,《流浪地球2》以高達達7.9億票房的耀眼成績,高居榜首。

就在前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電影有關的一個小細節也上了熱搜。

2023年1月23日,即電影上映當天,剛好是流浪地球主角劉培強的生日。

除了有導演郭凡的生日祝福,扮演劉培強的演員吳京,也通過微博向這個角色深情表白:

「能夠參與並見證一個角色的誕生,是莫大的緣分。」

「劉培強,祝你生日快樂!」

底下是不少熱心網友的幽默回應,大家紛紛表示,要去電影院給劉培強「接生」。

2.

《流浪地球2》主要講了:地球面臨太陽危機,世界各國陷入恐慌。

這時,中國政府挺身而出,以延續人類文明為己任的中國科學家,主動肩負起守護家園的重大使命。

實際上,它是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的前傳。

許多人還記得在《流浪地球》中瞬間淚目的情節:

劉培強最終選擇孤身一人,駕駛空間站撞向木星,以犧牲自己的代價,點燃木星,使之成為推動地球流浪,尋找新家園的動力。

在「前傳」中,觀眾得以更全面和細緻地了解這個角色的心路歷程,對故事內核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當時《流浪地球》上映即取得巨大票房和好口碑之後,劇組並沒有選擇趁熱打鐵,急著編排接下來的劇情,而是四年磨一劍,用「填坑」的方式,向觀眾把地球流浪前的眾生相,娓娓道來,讓觀眾對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有更深刻的體會。

對此,《流浪地球2》出品方、中國電影集團黨委書記傅若清在接受採訪時說:

「中國的科學家最後展現出來:我們有這種能力和可能,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使得地球完成了這樣的一個流浪的決策。」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出於對全人類的命運共同體的一個思考。」

由此可見,中國式科幻大片,並沒有落入美式科幻「小我」的窠臼中,而是以更寬廣的胸懷、更宏大的視角,從全人類的命運福祉去考慮。

藉助中國傳統認知中的家國情懷這條主線,勾勒出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充分展示了中國式科幻大片的精神內核:

「沒有人類的文明,世界將毫無意義。」

「危難之前,唯有責任。」

而這也恰好暗含著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

相比某些只知道利用霸權排擠、打壓其他國家的卑鄙大國,境界不知高了多少。

難怪有從前喜歡美式大片的影迷,紛紛選擇倒戈:

還是自己家的科幻香!

3.

穩紮穩打的《流浪地球》系列,顯然已經贏得了大眾的肯定。

除了恢弘的世界觀,電影中所展示的精美絕倫的特效,也徹底征服了觀眾。

從電影一開始展示的太空電梯,再到直插雲霄的行星發動機,精細程度一度讓人懷疑,這究竟是不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物體?

相比第一部明顯進步了一大截的特效,導演郭帆的解釋非常坦誠:

「拍攝第一部時確實沒有太多的經驗,往前猛衝的狀態,到了《流浪地球2》中就需要更多的規劃,特別是視效方面。」

《流浪地球2》包括3000多個視效鏡頭,以及1000多個面部視效。

而以上還只是最終呈現在成片中的鏡頭數量,沒有加上數以萬計的被剪掉的畫面。

有位參加電影動畫後期製作的工作人員透露:

特效組花費整整一年時間製作的一個鏡頭,最終呈現在電影中的時間,只有2秒。

「作為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是一座冰山。

你能在電影院看到的所有的細節都像是浮在水面的部分。

當你向水底觀察,又會發現驚人的質量。」

他如是說。

4.

除了精良考究的科技感,劇組的細緻入微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

就連流浪地球世界觀下冰山腳下的那一部分,為了足夠逼真,美術組還根據北京當時的實際情況,製作了亂貼小廣告的視效。

四年前,《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曾驚艷無數國人,成功翻開中國式科幻的篇章;

四年後,《流浪地球2》又華麗上映,不但沒有爛尾,反而讓國產科幻電影進入新紀元。

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國人將會選擇將電影票錢投給自己人的作品。

中國式科幻大片,未來可期!

END

#如何看待電影《滿江紅》開分8.0#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2》比1更好看#

#《流浪地球2》值不值得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62a9acd6dd3d664702161f1f946ba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