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億元出售重慶工廠,2024北京現代準備破釜沉舟?

2024-01-18     汽車情報

原標題:16.2億元出售重慶工廠,2024北京現代準備破釜沉舟?

熱議許久的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售賣一事,終於在近日塵埃落定。

據《韓國經濟時報》報道,現代汽車於1月16日表示,該公司已經以16.2億元(約合2.2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位於重慶的工廠,以進行業務重組。

從之前媒體報道出來的幾次掛牌轉讓價格來看,經歷了最初的36.8億元到14.3億元,期間屢次有未成功轉讓的消息傳出,如今16.2億元的價格也算是蠻不錯了,畢竟眼下燃油車產能嚴重過剩。

另據蓋世汽車報道,援引韓國業內人士透露消息,此番除了出售重慶工廠外,現代汽車目前計劃出售另一家位於滄州的工廠。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北京現代盤活手中的閒置資產,成功拿到16.2億元的現金流,能夠將有效的資源集中起來,進而在這個競爭殘酷的市場中拚命活下去。

的確,2023年車市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價格戰」,而透過現象看本質,「價格戰」的底層邏輯實際上是一場殘酷的大洗牌,弱勢的邊緣品牌已經被無情淘汰,諸如謳歌、三菱、jeep等等。

與此同時,諸如豐田、大眾、本田、通用和日產等頭部品牌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畢竟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持續攀升,燃油車的市場在逐步萎縮,一增一降之間,誰能保住基本盤就變得至關重要,同時也是穿越這段殘酷周期的關鍵所在。

基於此,廣汽豐田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其去年銷量破了90萬輛,位於整個合資車企的第三名,創下日系品牌的銷量最好排名。事實上,相較於2022年的破百萬台銷量而言,廣汽豐田今年的表現其實是退步的,但它守住了自己的燃油車基本盤,為企業後續的轉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所以,對於北京現代來說,或許能從廣汽豐田身上借鑑一下突圍的經驗。2024將自身的優勢資源集中起來,盡最大的可能守住自己的油車基本盤,為後續的新能源轉型贏得時間,然後在車市這場「馬拉松長跑」上迎頭追上去。

另外,2023年東風日產軒逸的持續熱銷更是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敢不敢給到一定的價格」。當軒逸的價格下探到僅比自主品牌貴一點的情況下,還是有消費者願意買單的。對於北京現代各款車型來說,雖然在品牌溢價端比不上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但其也有自己的產品優勢,如果能效仿這一策略,還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2024年是北京現代的產品大年,途勝將迎來中期改款,全新勝達和中期改款的索納塔也將推出,這兩款車在網際網路上風評不錯,迎合了如今的年輕消費市場需求,被不少網友視為韓系翻身的信號。

借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前段時間的即興演講內容:很多朋友說國外那些品牌不行了,未來肯定要完蛋。沒那樣的話,人家還沒動手呢,人家在觀望,在找最佳時機。跨國車企一旦做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從它的資源、擁有的全球市場等等方面來看,會迅速的崛起。

破釜沉舟的北京現代,2024能拼出怎樣的成績,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6296e4db107523f01943921ec4eac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