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楊紫瓊,都沒有她一半的驚艷!

2022-06-08     小小包麻麻

原標題:現實的楊紫瓊,都沒有她一半的驚艷!

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後悔過現在的人生嗎?

這兩天,第一次對一部電影五味雜陳。

沒錯,我要說的就是現在最炙手可熱的《瞬息全宇宙》。

看到三分之一時,我內心:

太無聊了,如坐針氈;

看到一半時,我內心:

太鬧騰了,沒十年嗑藥史拍不出來;

看完後,我卻莫名其妙哭了。

關於家庭、關於人生、關於意義...經過一連好幾天的徹夜難眠後,我終於忍不住提筆寫下這些話。

《瞬息全宇宙》在台灣有個好玩的譯名:《媽的多元宇宙》。

故事的設定也十分離譜,就是一個屌絲女拯救了全世界。

和很多唐人街行色匆匆的東亞主婦一樣,楊紫瓊扮演的主角秀蓮,在電影里的設定是一個在美國開了個洗衣店,日復一日地幹著重複瑣碎低廉勞動的女loser,還要時常被報稅折磨。

事業不如意,家庭關係也是劍拔弩張。

老公無能軟弱,還默默打起來離婚的主意;

女兒在叛逆期,一心想著和家人出櫃;

老父親嚴苛霸道,還需要她細心照料。

可就是這麼一個毫無亮點,甚至有些操蛋的人生,居然意外地被寄予厚望拯救全人類。

原因令人「暖心」:

因為這個版本的秀蓮,是在所有宇宙里最失敗最普通的一個,正因為什麼都做不好,所以無所不能。

秀蓮:我可謝謝你

秀蓮用特殊的技能,穿越到自己不同的人生里去。

原來,她可以是萬眾矚目的女明星。

她可以是身懷絕技的女俠士。

她可以是技驚四座的女名伶。

她可以是擁有女性愛人,用腳彈鋼琴的拉拉。

甚至可以是塊懸崖邊上的石頭,永存於天地之間。

雖然腦洞過於誇張,但通過秀蓮不斷解鎖不同的人生,卻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回望我們身邊每個看似平凡的母親,她們不就是一個個秀蓮嗎?

為了家庭,她們放棄了人生無數的無限潛能。

尤其是成為母親之後,仿佛連名字都沒有了,自動變成了某某某媽媽。

而我們當今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恰恰是:我們過分低估了女性的潛能,忽視了母親的犧牲。

曾經看到一篇譴責微商利用寶媽割韭菜的文章,有個「男人都在賺錢,而女人只會敗家」的評論,被點到最贊。

看完這條既憤怒又悲涼。

如果不是為了幫家裡減輕負擔,如果不是因女性重返職場困難重重,如果不是因為母親這個身份,誰又會放著正經的工作不找入了微商的坑呢?

從這個角度看,《瞬息全宇宙》是一部完完全全女性主義內核的電影。

它正視了女性的價值,讓我們感受到母親二字最真實的分量。

秀蓮的其他人生如此精彩,她會後悔自己現在的人生嗎?

影片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身為大反派的女兒Joy也對秀蓮說了這麼一段話:

「你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你隨便選擇哪個宇宙都會比現在過得好,假如你選擇不與我爸結合,假如你不生下我,會擁有各種精彩的人生。」

是啊!

秀蓮明明知道,只要自己殺掉這個平行世界裡的女兒,穿越任何一個世界都會過得很幸福。

但她沒有,她也留戀過其他平行宇宙中的自己,可最終還是放棄了其他可能性,選擇拯救女兒,留在這個最普通平凡的世界。

這就是母親最偉大的意義所在。

《你好,李煥英》里,賈玲為了讓媽媽嫁得更好,不惜撮合媽媽選擇更有錢廠長兒子。

可同樣作為穿越者的李煥英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她明知道嫁給現在的老公家境會貧寒,有一個並不優秀的女兒,甚至後面會遭遇車禍。

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維持原樣。

有個影評人說得好:

「這是一首獻給東亞中年女性的全宇宙之詩。她經歷過所有宇宙的可能性,卻依然只想做你的母親。」

這讓我想到之前很多人說過的,女人的下坡路很多時候是從生孩子開始的,但是沒幾個女人會後悔自己生孩子。

孩子在哪,宇宙就在哪。

為人母,本身就是這個宇宙里最浪漫的英雄主義。

當然,這部電影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母親這個議題。

最引人深思的,還是秀蓮的和女兒Joy的教育問題。

影片從頭到尾,都展示了兩代人之間巨大的鴻溝:

秀蓮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有極強的控制欲,在每個平行宇宙中遇到自己的反派女兒時,她都會苦口婆心地勸導對方:「你應該過正確的人生。」

可對於能來回自如地穿梭於所有宇宙的Joy來說,她見過自己太多的可能性,父母的經驗對於她來說太過於老土守舊,她甚至極度反感恐懼這種所謂「正確」。

Joy也映射了現實世界裡很多喜歡和父母對著乾的孩子:

他們生活在物質已經不匱乏的世界,沒有貧困和戰爭的威脅。

卻在信息過載的世界,被各種標準緊緊裹挾著。

他們被賦予了太多的期待,卻永遠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久而久之,就滑向了「虛無主義「,成了專家嘴裡的「空心病」。

在孩子眼裡,母親的犧牲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所以她才瘋狂地在別的宇宙中殺戮,製造了可以毀滅一切的「貝果」。

可哪怕是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大反派,穿梭於各個宇宙找母親,只是讓母親能真正的看到,接納自己。

內心最深處,她還是希望被理解的。

經歷了女兒的一切後,秀蓮徹底接納了自己的女兒,甚至一度想跟著女兒去跳黑洞,去踐行女兒的虛無主義。

但出於母愛的本能,在最後一刻她緊緊拽住了走向毀滅的女兒。

因為秀蓮終於明白了,給女兒最好的禮物是:

「我理解你,我可以給你自由,但你也要知道我是愛你的。」

秀蓮真正接受了自己叛逆卻渴望被理解的女兒,自己軟弱一事無成卻善良的老公,接納了現實世界不完美的自己。

影片里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秀蓮走到自己霸道的父親面前,說道:

「即便你不以我為榮,也沒關係。」

真正化解虛無主義的,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而是我們能真正得接納平凡的自己,也接納和我們的生命緊緊相依的愛人和親人。

哪怕第二天還是要面對可怕的報稅;

哪怕回去還得天天和孩子天雷勾地火;

哪怕還要繼續忍受一事無成窩囊的丈夫;

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要求,並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與控制無關,愛的存在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的。

因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愛你的理由。

而被別人無條件地愛著,也是我們對抗這個無聊世界的唯一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5eb9d1f6e3c66b8827f7a8cf2fe1e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