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宮內窘迫(缺氧)是孕晚期常見的胎兒異常情況,如不及時干預,將導致胎兒器官的永久性損害,最終甚至威脅生命。
很多孕媽了解到這一點,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通過吸氧來防止或者預防胎兒缺氧。
於是,網上便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氧氣枕、氧氣筒、制氧機等等。孕媽們也趨之若鶩,像必備藥品一樣準備好吸氧機。在家無事便吸吸氧,總認為有利無害。
那麼,孕媽們居家吸氧有必要嗎?什麼情況下需要吸氧?有沒有副作用?吸氧的濃度、流量、持續時間等又該如何控制?下面,黃大夫給孕媽們講解一下。
什麼情況需要吸氧?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當胎兒缺氧,需要吸氧的時候,
這個時候孕媽吸氧,有利於調節臍動脈血流速度,調節胎兒血流循環。
若胎兒正常,孕媽吸氧,
對胎兒的心臟功能並無明顯影響。
所以,當居家胎心監護不過關時;
當胎動頻繁或者胎動明顯減少,與平時的胎動規律不符;
或者孕媽自己有頭暈、胸悶氣短等不舒適的症狀時;
可以適當吸氧。
如何正確選擇吸氧濃度、流量等?
家裡的吸氧機,若是可以調節吸氧濃度,則應選擇低濃度吸氧,即氧氣濃度低於30%;
若吸氧機可以調節流量,則應選擇低流量氧氣吸入,即吸氧流量在1L/min - 3L/min。
注意:吸氧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吸氧不超過半小時即可,若有必要,上下午各吸氧一次,不宜過度吸氧。
居家吸氧有必要嗎?
相信許多孕晚期的孕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醫院做胎心監護不過關,醫生讓孕婦吸吸氧,過會再做胎心監護,結果就正常了。
在醫生干預下,及時吸氧很有必要,對改善胎兒血供氧供也非常有效。
所以,孕媽在家裡吸氧也是可以的,但並不是必需的。
吸氧有沒有副作用?
孕媽適當的吸氧,對胎兒沒有副作用,但是過度吸氧,如吸氧濃度和流量很高,吸氧時間過長,吸氧頻率大等,都屬於過度吸氧。
過度吸氧可能引起氧中毒,對人體產生有害物質,造成機體代謝功能發生異常,損害母嬰的健康。
如何居家監測胎兒是否缺氧
對於高危孕婦:
如孕媽患有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嚴重貧血,或者胎兒有臍帶扭轉、臍帶真結等異常時。胎兒更易出現急、慢性缺氧,孕媽們應重視居家監測。
數胎動:
當胎兒宮內缺氧時,孕媽們最直觀的感受是胎動異常。
缺氧早期,胎動異常頻繁,若沒有及時干預,嚴重缺氧時,胎動則異常減少。
孕媽們感覺胎動異常了,可以吸氧半小時後,繼續觀察胎動,若胎動仍然異常,則直接去醫院做胎心監護。
居家胎心監護:
很多孕媽對胎動感受不明顯,或者不會數胎動,這時可以選擇居家胎心監護儀。
通過胎心監護曲線圖,可以看出寶寶是否有宮內缺氧。
當一次胎心監護不過關時,及時複測,複測仍然不過關,孕媽們可以吸氧半小時後再測,如果吸氧後胎心監護還是不過關,就不要在家反覆吸氧了,及時去醫院檢查看看。
黃大夫還要強調一點:吸氧不是萬能的。當吸氧後,胎動和胎心監護仍然提示胎兒缺氧時,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要固執地以為靠吸氧能解決問題。
因為如果寶寶是因為臍帶扭轉、臍帶真結,或者孕媽發生胎盤早剝等情況引起的缺氧時。吸氧只能緩解一時,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需要後續進一步的干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