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立春日,冬奧始。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式開幕。在這場全球盛事中,由廣大青年人構成的冬奧志願者團隊是不可小覷的冬奧新勢力。值此冬奧會期間,中國網將推出《00後:我在冬奧現場》系列報道,通過青年志願者的視角,講述冬奧故事,講述奮進中的青年一代。
我叫劉金佳,在此次北京冬奧會中,擔任首鋼滑雪大跳台的EVS賽事服務領域「通行控制」志願者。我的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在觀眾檢票口旁的工作人員出入口查驗通行證件,需要確保僅為「持證」的閉環外工作人員通行,同時提醒來往觀眾不要進入「非觀眾區」。
劉金佳工作照。(北京理工大學/供圖)
昨天,首鋼滑雪大跳台終於迎來了第一次「正式檢閱」,也是最為「艱苦」的一天——上下午均有比賽。天還沒亮,我們就已經抵達場館,按慣例召開賽前部署會。雖然已經模擬彩排過多次,但大家仍然特別雀躍和振奮。一句「首鋼滑雪大跳台,我們準備好了!」喊出所有人共同的心聲。
上午9點半,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資格賽第1輪開賽,備受各界關注的中國選手谷愛凌迎首秀,到場觀賽的中國觀眾熱情難擋。穿上統一的藍色制服,戴上寫有「Beijing2022」的口罩和小藍帽,大家唯一露出的部分就是眼睛。為了儘可能最大化地傳遞我們的熱情和善意,伴著節奏感十足的背景音樂,大家有節奏地揮舞著雙手和手搖旗,並且不斷重複著「春節快樂!歡迎來到首鋼滑雪大跳台,祝您觀賽愉快!」向過往的觀眾和工作人員致意。
事實上,今天是我參與服務以來工作強度最大的一天。從早上8點20分到下午4點30分,有效站崗時間5.15小時,每班崗平均45分鐘到1小時。上下午觀眾是完全不同的群體。上午以中青年為主,下午則來了一群群小朋友們。但如料想的一樣,觀眾提問最多的就是「洗手間怎麼走?」「冰墩墩在哪裡買?」作為通行控制志願者,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我們一邊要快速識別通行權限、維持通行和防疫秩序,一邊要不斷地向過往觀眾和工作人員致意,解答方位相關問題。在幫助兩位小朋友找到洗手間和特許商店後,他們拎著大包小裹又特意跑回來和我說「謝謝姐姐!」透過口罩,我仿佛能看到她們臉上洋溢的笑容。
到了下午,我明顯感覺到,身上的羽絨服像不斷下壓的秤砣,揮舞的手臂已接近僵化。但賽場上下漂浮著的都是歡快的氣息,緊張忙碌的工作讓我們迸發出超越平常的能量,完完整整地堅持到最後清場結束。有一位打了無數個照面的安保大哥舉起了大拇指說「你們太負責了,我在那邊看你從開始跳到最後。」來自「戰友」的鼓勵和肯定像一針強心劑。我所在的3、4號通行控制點位,是大部分持證工作人員換崗的必經之路。揮舞的雙手、相互的點頭致意,將我們整個服務保障團隊緊密聯繫了起來,像橘子瓣一樣———不論是各領域場館經理、志願者、警察還是安保、保潔,無論曾經是否相識,無論以後能否再見。一句「辛苦了」、一個「微笑的眼睛」,都成為凝聚向心力的粘結劑,而做好冬奧服務保障工作就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和努力的方向。
劉金佳工作照。(北京理工大學/供圖)
這些溫暖的細節都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雖然我們只是工作在「不起眼」的工作崗位,但是我們也是大跳台順利運轉不可缺少的「小樞紐」,是中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三億分之一」,是投身2022北京冬奧會的「青年先鋒隊」不可或缺的一員。我也更加有信心,能夠做好接下來四個比賽日的服務保障工作,為場館「嚴絲合縫」的運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00後:我在冬奧現場》 / 中國網出品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製/ 楊新華
監製/ 蔡曉娟
總策劃/ 魏婧
執行/ 劉佳
設計/ 滿瑞
製作/ 馬岳
後期/ 吳佳潼
鳴謝:北京理工大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57d367fd4bc680ac032fa9be0de4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