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劉濤《一路前行》東方衛視首播,大量五星好評,或成滿分節目

2023-11-14     快樂的日常

原標題:胡歌劉濤《一路前行》東方衛視首播,大量五星好評,或成滿分節目

11月11日晚,全新節目《一路前行》在東方衛視首播。節目主題為環保紀錄片,邀請嘉賓為胡歌、劉濤和陳龍。第一期節目中,演員的幾位嘉賓參加了環保講座,將環保內容帶入生活。節目後半段,三位嘉賓齊聚機場,開啟一場環保之旅。

從第一集的內容來看,《一路前行》應該是接下來的亮點。這個開場劇集更像是「試播」內容,向觀眾講述了這個全新節目的起源。所以我覺得《一路前行》真正的關鍵還是後面幾集的質量。

第一集播出後,《一路前行》獲得豆瓣大量五星級好評。到目前為止,該計劃尚未收到任何負面評論。你甚至可以說它連三星級的評價都沒有。收視率基本都以五星為中心,甚至四星的收視率也時有發生。如果能保持這樣的收視率,《一路前行》很有可能成為一檔觀眾近乎滿分的節目。

看完第一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環保「准紀錄片」有價值。除了直觀性之外,它是基於個人對《一路前行》系列第一集內容的想法。例如,該節目稱,世界正在變暖。如果這種發展不得到遏制,上海可能在幾十年內就會被海平面淹沒。這句話是節目中令人震驚的一瞥。

個人讀後感觸良多。這句話確實能讓我們感受到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但與此同時,我個人很容易想到其他事情。比如,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無足輕重的。換句話說,人類活動真的會導致全球變暖嗎?我傾向於認為,全球變暖或變冷是由宇宙和地球本身的規律決定的,人類的影響是有限的。

讀完這本書我就有這樣的看法《大象的退卻》。中國歷史上曾經歷過幾次變暖和變冷的時期。尤其是明朝後期的涼期,被現代史學家記載得非常詳細。這就是為什麼我對全球變暖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說法表示懷疑。即使我們人類不再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是否仍會如期變暖?

此外,首期節目還包含極具科學價值的科普內容。例如,一位80多歲的老教授和他的妻子聚集在一起給同志們講課。老教授展示了他在海底深處拍攝的視頻內容。這些海底沒有陽光或光合作用。這些植物通過周圍的甲烷氣體生長。這些內容對於我們藝術系的學生來說非常新鮮有趣。

《一路前行》如果像《國家地理》這樣的內容經常出現在後面的節目中,那一定有CCTV 9的味道。目前來看,這個全新的節目很可能有大量的《國家地理》內容。藏羚羊被獵殺的部分一覽無餘。本期節目接下來的內容很可能是幾位嘉賓和劇組前往三江源,探索一個還不為大眾所知的世界。

當然,第一期也包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內容。例如,老教授的妻子在老教授講課後向她的丈夫介紹了劉濤。老太太說,他作為一個男人,只看過高盧人,電視不多,所以不認識劉濤。他經常看電視劇,所以認識了劉濤。他覺得現實生活中的劉濤比電視上的還要漂亮。非常有趣的內容。

根據節目的內容,我有很多個人的看法。這也是《一路前行》變得有趣的地方。例如,節目稱,我們日常消費中存在很多過度包裝的問題,尤其是超市,尤其是塑料袋的問題。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超市禁止使用塑料袋的規定,有點荒唐。

當你走出超市結帳時,免費給你一個大塑料袋。後來,以環保的名義,我們不再向顧客發放塑料袋。需要塑料袋的顧客當然可以用自己的錢購買。事實上,這場環保大戲已經變成了變相的強迫消費。顧客在商店購物後,必須花錢購買一個或多個塑料袋。

所以我覺得環保措施當然可以基於個人,但更多應該基於行業本身。個人對工業的影響力很小。例如,塑料袋是石油產品的一部分。如果每個人都停止使用塑料袋,那麼石油提煉成汽油和柴油後用於製造塑料袋的部分會怎樣?這會造成更多浪費嗎?基於此,我有時會覺得,如果我不使用塑料袋,我就是環保的,這有點錯誤的說法。當然,這可能是我個人的過度思考和「錯誤的想法」。

《一路前行》有趣的是它讓我思考了很多。 (文/馬慶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57478cf5ef40c41b37c20f3d8aa4c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