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河上飄來一大木箱,書生撈起來打開,裡面躺著一位美女

2022-04-16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民間故事:河上飄來一大木箱,書生撈起來打開,裡面躺著一位美女

唐朝太和年間,長安城內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叫路小蝶,父母去世之後就一直和哥哥嫂嫂生活在一起。

路小蝶從小就冰雪聰明,天資過人,尤其是對音律很有天賦,她彈奏的琵琶簡直是堪稱一絕。

雖然路小蝶溫柔善良,但是她的哥哥路昌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賴,整日裡遊手好閒在外瞎逛。

路昌平日裡的交的朋友也竟是一些狐朋狗友,而他總想著將來可以把妹妹嫁給有錢人家,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大發一筆。

她的嫂嫂王氏為人卻很善良,對小蝶很是關心照顧。

長安城中有一個青年叫劉書達,此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就因為為人過於耿直,從來不會阿諛奉承自己的上司,所以一直在衙門裡只當了一個小小的縣吏。

可能有人會問縣吏是什麼官職,其實縣吏就是相當於行政助理,就是縣令的秘書。

別看劉書達沒有官職,街坊四鄰卻因為他為人正直都很敬重他。

劉書達經常聽人說起路小蝶,知道她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人們說得多了,他也慢慢地對這位從未謀面的女子產生了愛慕之情。

一天,他請來鄰居的一位長者,說道:「馬叔,今日請你來是有事相求?」

「賢侄,你怎麼說可就見外了,有什麼事你就直說。」

「我想請你當回媒人,幫我去向路家求親。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呀?」姓馬的長者聽後一口答應道:「沒有問題,我今天就去。」

媒人來到路家,見到路昌說明了來意。

媒人連忙說道:「劉公子人品好,又有學問,和令妹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呀!況且……」

媒人的話還沒有說完,路昌便打斷,說道:「別說這些沒用的,反正我妹妹不可能嫁給那個窮小子,你還是回去吧。」說完就把媒人攆了出去。

一日,路昌在外喝完酒回到家中冷著個臉,還故意亂發脾氣,他看見王氏在掃地,說道:「你沒有看到那裡還有土嗎!連個地也掃不幹凈。」

王氏斜了他一眼,說道:「你今天這是發生什麼神經呀!」路昌氣呼呼地,答道:「還不是因為劉書達那個窮小子呀。今天在外面喝酒又碰見了他請的媒人來向我求親,這不簡直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的美嗎?」

王氏聽完生氣地將掃帚丟到了地上說道:「你就知道拿你妹妹當搖錢樹,難道你就不能為她的幸福考慮一下嗎?」

路昌一臉不屑地,說道:「你個婦道人家懂的什麼呀。我妹妹嫁給他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幸福。你看看他窮的就連養活自己都難,怎麼可能給我妹妹幸福?」

王氏生氣地說:「錢錢錢……你眼裡難道只有錢嗎?劉書達有什麼不好,為人知書達禮,又有學問,最主要的就是人品還好。我覺得你應該答應他的求親。」

他漫無目地走著,穿過一片樹林,來到一條小街,看見了一家開著門的古董店,此時他正好有些口渴,打算進去討碗水喝。

掌柜的見來了客人,連忙上前招呼他進來,劉書達一邊看著貨架上的物品,一邊和掌柜的攀談。過了一會兒劉書達打算離開,他突然看見一個貨架上擺放著一件很別致的樂器。

這件樂器有些像琵琶,但是它要比琵琶小很多,只有一尺多高。龍頭鳳腹很是精美,而且它只有兩根弦,在琴身上還用銀絲鑲嵌的三個小字「

小忽雷

」。

劉書達對掌柜的說道:「這把琴不簡單,應該是宮中之物吧!」

掌柜見他這樣說很是高興,回答道:「不錯,這把琴在我的店裡已經好幾年了,今天它算是碰見行家了。」

原來在琴的背後還有一行小字:「臣魏手制恭獻」。劉書達問起了這把琴的來歷,掌柜也沒有隱瞞就將這把琴的來歷告訴了他。

在建中二年,有一個叫韓魏的官員,在山谷中發現了一顆木製極其堅硬的古樹,他找來工匠截取了樹木中最好的一段,做成了兩件樂器,分別是:「

大忽雷

」「小忽雷」。

韓魏將這兩件樂器獻給了皇上,可是沒過兩年,發生戰亂,皇上逃出京城躲避戰亂,也就是從那時起,這把小忽雷流落到了民間。

劉書達問道:「那你是怎麼得到這件小忽雷的呀。」

掌柜笑著說道:「這事說來也是巧合,有一次我路過一個小攤發現這把琴很是奇特,拿起來看後才知道這就是流落民間的『小忽雷』,幸虧那個攤主不識貨。這才便宜了我。可是放在我這裡也有些年頭了,卻一直沒有碰見識貨的買家,直到今天遇見公子。」

劉書達熟知歷史,又懂得一些音律。聽完店家的講述後更是喜歡手中的『小忽雷』了,問道:「這把琴多少錢呀。我想買。」

掌柜笑著說:「俗話說得好,貨賣識家,再好的東西也得碰見識貨之人。今天能遇見公子也是緣分。你就隨便給上幾兩銀子,這把琴就賣給你了。」

兩人商量好價錢,劉書達把錢交給了掌柜,掌柜剛要將『小忽雷』打包好,就見門口湧進來一群人,為首的竟然是當朝最受寵的太監張大福。他的身後還跟隨著一大群太監。

原來今日張大福等人也是出來遊玩,碰巧路過此地。打算進來看看,誰成想他剛進來門就看見了掌柜手中『小忽雷』,張大福一把將奪過來觀看,剛好看背後「臣魏手制恭獻」的字眼後,心中一動,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心中有了主意。

張大福臉色突然沉了下來,說道:「好你個草民膽子不小呀!此琴應該是宮中之物,你竟然敢在此販賣,該當何罪!」

劉書達聽完後,連忙上前解釋道:「這琴是掌柜在小攤上所買,再說了這把琴剛才已經被我所買,現在已經是我的東西了。」

張大福將劉書達推到了一邊,厲聲說道:「放屁,什麼你的我的,這琴就是皇家的。你要是敢在多嘴,小心叫人將你抓起來。」

其實根本不管這琴是不是宮中之物,張大福就是看這奇特,想弄回去送給皇上,討他歡心。現在看到掌柜已經被自己嚇成了一團,將手中的『小忽雷』交給身邊的一個小太監,說道:「給我小心地捧著,千萬被磕著碰著。走回宮!」

看著張大福如此的囂張跋扈,劉書達心中氣憤不已,想要上前將『小忽雷』奪回來。一旁掌柜連忙將他拉住,連連擺手說道:「他可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得罪不起呀。忍一忍就過去了!」

劉書達心有不甘,越想越氣,他不顧掌柜的阻攔,上前將張大福攔住,說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這樣的行為和搶劫有什麼不同。你眼裡還有沒有王法?」

張大福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好像似聽到了什麼搞笑的事情,轉身對著身後的小太監,說道:「你們聽見了嗎?他要和我講王法!」

張大福猛地轉過頭,對著劉書達怒喝道:「你個賤民也配和我講王法,我今天就叫你知道什麼是王法。」說著向身後的幾名太監一揮手,接著說道「小的們給我打死他,讓他見識一下什麼是王法。」話音剛落四五個小太監就將劉書達圍了起來一陣拳打腳踢。

掌柜害怕將事情鬧大,連忙上前陪不是,說:「大人,他就是個傻小子,言語上衝撞了大人,還望大人有大量,不要跟他一般見識。要是真的鬧出人命,這樣也不太好不是,您就饒了他這次吧!」

張大福也不想將事情鬧大,如今見掌柜這樣說,正好有個台階可以下。他狠狠地罵了劉書達幾句,便領著一群人帶走了『小忽雷』。

劉書達聽完掌柜的話,氣憤憤地走出了古董店,心裡還在想著剛才的事情,一不留神與人撞了個滿懷,劉書達抬頭一看,被撞之人正是好友孫航。

孫航看著劉書達的神情不對,問道:「你這是怎麼了,走路都能走神。是不是遇見什麼事了呀?」

劉書達就將剛才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孫航。

劉書達這幾天連連受挫,前有路昌的羞辱,後有張大福的欺壓。此時心中煩悶異常,現在好友邀請去家做客,也正好藉此機會放鬆一下心情,便答應了下來。

這孫航家在

御河

之下,偏僻而幽靜,每天劉書達除了讀書寫字,便是在河邊散步欣賞風景,日子很是愜意。

路小蝶在一旁聽著,雖然他沒有和劉書達見過面,但是還是替他感到不平,說道:「那個張公公就是狗仗人勢,又什麼好羨慕的。仗著自己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就強搶他人之物,實在可恥。」

說完路小蝶不想再聽哥哥講話,便轉身離開了。也就是這次的談話『小忽雷』這件樂器,在她的腦子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天,路昌從外面興沖沖地回到家中,一進家門見到妹妹小蝶,說道:「妹妹啊,你的好運來了。」

路小蝶疑惑不解地問道:「怎麼就好運來了呀。」

路昌興高采烈地說:「皇上下了御旨要在民間選宮女和美人。只要是未婚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就我妹妹這番模樣,一定可以入選的。」路昌一直想藉助妹妹升官發財,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他怎麼可能放過。

路小蝶聽完哥哥講的話後,整個人都愣住了,她強裝鎮定地說:「一入宮門深似海,我不願意去那不見天日的地方,還望哥哥念在手足之情,幫妹妹想想辦法。」

路昌說道:「那可是聖旨,誰敢違抗。再說了,進宮有什麼不好的。你的名字我已經幫你報了上前,明天張公公就會派人來接你。」

路小蝶沒有想自己的哥哥為了升官發財,竟然一點都不講兄妹之情。兩人不由得爭吵起來。

王氏在外面聽見兄妹兩人爭吵,連忙進屋勸解,說:「妹妹她不願意進宮為什麼你非要讓她去呀。」

路昌不耐煩地說:「你懂個屁,她要是得寵,我豈不就成了國舅爺,你不也跟著沾光嗎?」

王氏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可以說出怎麼無恥的話來,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將一旁哭泣的妹妹領進內屋。

路小蝶一夜未眠,本來想著晚上逃跑,可是沒想到哥哥路昌在外面守著生怕她逃走。她也想過自盡,可是轉念一想,就算明天我去也不一定會被選上,不如等到結果出來再說也不遲。

第二天一早,果然來了幾個太監接她。路小蝶看著外面的車輛死活不肯上車,抱著王氏不撒手。

路昌向一旁的太監使了一個眼色,小太監領會,叫來兩個同行的太監將路小蝶直接拉上了車。圍觀的鄰居無不嘆氣,怎麼好的一個姑娘怎麼就攤上了這樣的一個哥哥呀。

張大福知道路小蝶此次進宮選秀並非自願,萬一路小蝶對皇上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到時候倒霉的可就是他自己。

他連忙上前對皇上說道:「她可能因為剛進宮中,不懂宮中的禮數,不妨先叫她當一段時間宮女,熟悉一下宮中的規矩,等過段時間再叫她來服侍皇上。」

皇上想了想覺得有些道理便答應了下來,還說道:「聽說此女擅長彈奏琵琶,前段時間你不是帶回一把小忽雷嗎?就賞給她吧!」

路小蝶被皇上封為御女,每天住在深宮,成為了一個與世隔絕之人。每天可以與她相伴的只有那把『小忽雷』。

雖然路小蝶不懂『小忽雷』的彈奏方法,可是她的音樂天賦卻非常好,沒用多長時間就可以用它演奏曲目了。只不過她心裡滿懷抑鬱,彈奏的曲調哀怨動人。

宮中很多女子的遭遇和路小蝶一樣,每當聽到她彈奏的歌曲時都會潸然淚下。

就這樣路小蝶在宮中渡過了半年,一天夜裡,蕭瑟的秋風吹著樹葉沙沙作響,路小蝶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於是她起來披了件衣服,坐到窗前彈起來『小忽雷。』

突然窗外有燈影閃動,她還以為是巡邏的小太監路過,可是沒想到來人卻是張大福。

張大福進屋笑著說道:「恭喜恭喜,今天皇上傳你去服侍。」

路小蝶一聽立馬說道:「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現在竟然叫我去做這樣無恥的事,我寧死不去。」

張大福厲聲說道:「皇上叫你去服侍,那是抬舉你,你可別不是抬舉。到時候那可就是抗旨不遵。」說完就讓旁邊的太監去拉路小蝶。

路小蝶此時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拿起小忽雷就砸向張大福。張大福連忙躲閃,但肩膀還是被狠狠的砸了一下。

張大福平日裡被人奉承慣了,這次真的也是出乎他的預料,他怒氣沖沖地說道:「你竟然還敢打我。你給我等著,看我這麼收拾你。」說完帶著小太監轉身離去。

她靠著窗邊回想自己的一生,父母早逝,自己的哥哥又是那樣對自己,如今自己是生是死還不知道。

思前想後,覺得上天對自己太不公平了,眼淚不覺得流了下去。不知道過了多久,她靠在窗邊昏睡了過去。

迷迷糊糊間,路小蝶聽見有腳步聲傳來,她睜開眼睛看見兩個太監站在自己的面前,其中的一個太監手中還拿這聖旨。

太監念了聖旨,聖旨上說,命令路小蝶明日午時之前自盡,死後將屍體拋入御河之中。

原來張大福離開後直接去找了皇上,在皇上面前將路小蝶的罪狀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皇帝大怒就下了這道聖旨。

這樣的結果路小蝶早已料到,她看到剛才摔落在地上的小

忽雷

她毅然將白綾往脖子上一套,剎那間便沒了知覺。

小太監上前查看,發現路小蝶已死,便轉身回去覆旨了。

可是宮女們也不敢救她,因為就算現在將她救活,皇上一定會知道,到時候她還是難逃一死。

幾個宮女商量一番,找來一個大木箱,將路小蝶裝了進去,還將一直陪伴在小蝶身邊的小忽雷也裝了進去。

她們還故意將蓋子上面留了一道縫隙,供呼吸之用。

做好一切,幾個宮女合力將大木箱子丟到御河之中,看著木箱順著御河飄出了皇宮,越飄越遠。

都說無巧不成書,就在這天孫航在河邊釣魚,看到河面上飄著一個大木箱子,心中好奇,叫來書童兩人合力將大木箱打撈上岸。

孫航見大木箱沒有關嚴,隨手就將蓋子打開,這一打開也著實嚇了一跳,裡面竟然裝著一女子。他拿用手在女子的鼻前試探,發現女子還有少許的氣息。

孫航連忙叫人將女子抬進屋內施救,自己拿著小忽雷去找劉書達。

劉書達見孫航手中的『小忽雷』,問道:「此物你是從何而來?」孫航將剛才的事情告訴了劉書達。

劉孫兩人來到堂前,此時的路小蝶已經被救了起來,緩緩的睜開眼睛,看著周圍的陌生人感覺自己就像做夢一樣。

劉書達將孫航拉倒一邊,把之前去路小蝶家提親的情況說了一遍,孫航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說道:「這也太巧了吧!」

劉書達說道:「我也沒有想到這半年多時間她經歷了怎麼多,更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見她。」

劉書達立馬回答道:「當然想呀。」

劉書達隨即低聲又說:「這樣當然最好,只是不知道路小姐願不願意。」

「這好辦,我現在就讓內人去幫你問問。」

孫航的夫人將劉書達的意思告訴了路小蝶。她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是自己仰慕許久的劉書達。一時間百感交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孫航夫人說道:「我覺得這樣挺好,你們二人郎情妾意,如今還能在此相遇,說明一切都是上天註定的,你就答應吧。」路小蝶臉色微紅,輕輕的點了點頭,表示答應了。

孫航擔心夜長夢多,害怕他們被人認出。便讓路小蝶喬裝打扮成劉書達的書童連夜逃出長安城。

孫航說道:「快點上船吧!船家是我多年的老僕,可以放心。你們也快點上路吧!等安頓好了給我寫信,到時候我再去看望你。」

劉書達眼角濕潤,聲音哽咽地說:「此次一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次相見。今日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我能有你這樣的朋友,此生足矣。」說完劉書達帶著路小蝶上了船。

小冉想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強權的壓迫之下,路小蝶和劉書達敢於反抗,哪怕粉骨碎身。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不公平,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接受,還要試著做出一些反抗。

有的時候我在想,自己為什麼每天要過這樣的生活,難道是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自己也就這樣了。最後連拒絕和反抗都沒有,就接受了這樣的生活?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失去了反抗的勇氣,路小蝶不一樣,她勇敢,不妥協,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奮不顧身。

朋友們,你們呢?

現如今虛偽的事情太多,所以導致真心更難得可貴了,遇到對你好的人就要好好珍惜。

小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很多,隨著長大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只到現在可以算的上朋友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錦上添花人人會,雪中送炭是真情。人生在世如果有幸遇見可以為你雪中送炭的朋友,千萬不珍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5727cf3f941949a0a329fef9b5d3a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