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助教」「互動觀影」「初戀體驗」……記者發現,部分生活服務平台上出現了不少自稱可提供助教陪伴觀影、戀愛體驗的「私人影院」。「私人影院」肢體接觸明碼標價,這些店鋪會用美女照片和「00後助教」「在校大學生兼職」等字眼吸引顧客,添加店鋪客服後,發來的部分服務內容更是十分露骨。
成都警方通報「私人影院可能存在違法現象」
這樣的事情並非孤例。《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一些內容平台和服務平台上,出現不少以「桌遊助教」「戀愛體驗」等為名進行宣傳的商家。這類商家通常將自己的聯繫方式放在宣傳簡介中,或者在私信諮詢時向顧客提供其他平台的社交帳號,供顧客「了解具體服務」,服務價格為每小時一兩百元至一兩千元不等。服務內容除了陪聊、陪玩遊戲外,有些涉及灰色地帶,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參與。
打著「沉浸式體驗」的旗號,做著見不得光的生意,這些商家的真實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實際上,無論是否存在色情服務,這些經營場所本身就是在「玩火」。《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實施提供或者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陪侍行為,不得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前述行為提供條件。通過「陪聊」「陪護」「陪伴」來獲取報酬,這屬於典型的「有償陪侍」。僅此一點,這些經營場所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違規經營的場所對未成年人都是「來者不拒」,這無疑是另一處嚴重違法的情節。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酒吧、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經營者,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此外還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禁止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從媒體調查的結果來看,某些經營者將未成年人當成肆意圍獵的「客戶」,更有甚者,將未成年人當作「工具」和「賣點」,種種出格之舉理應受到法律嚴懲。
這些挑戰人倫底線和法律紅線的行為,為什麼能大行其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此類場所大多隱匿於不起眼的城市角落,通過線上推廣的方式來招攬生意。因為行事詭秘,常態化監管的難度大大增加,如果網絡平台放鬆監督與審核,很容易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對於網絡平台來說,核查店鋪的經營資質和業務範圍,不僅是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同時也是自身良好發展的關鍵——如果平台「藏污納垢」,企業信譽和發展難免深受其害。
針對各種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現象,監管部門也有必要創新監管方式、拓展監管範圍。一方面,可以通過責任追究機制督促網絡平台積極履職;另一方面,不妨通過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來完善監管體系,以此來形成線上線下齊抓共管的監督合力。除此之外,對於形形色色的新消費場景,有必要儘快明確相應的經營類目和監管細則。有法可依與執法必嚴相結合,才能掃除污垢,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共利益。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