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咋又買那麼多肉,我們家哪吃得完啊?」
「今天超市搞活動,便宜,買多點囤起來,慢慢吃就吃完了」
「這肉也是有保質期的,凍久了等等會吃出病的,那麼多最後都浪費了」
「別瞎說,放冷凍那層,怎麼放都不會壞的」
......
現在打開冰箱的冷凍層,很多人都能發現裡面囤積的肉,可能是春節帶回的雞鴨鵝,也可能是哪次促銷的豬牛羊。那麼,冰箱冷凍層的肉,到底能放多久呢?
一、冰箱不是保險柜,這樣用冰箱很危險!
生活中,不少人將冰箱當成「保險箱」使用,認為食物只要放進了冰箱就不會壞,這個做法非常錯誤。冰箱並不能讓食物上的細菌停止生長,只能延緩其生長的速度,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食物上的細菌也會滋生的越來越多,食用後同樣會威脅健康。
另外,冰箱不適合存放所有的食物,這幾種食物就不建議放在冰箱裡。
1.蔬菜
蔬菜內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肉類要多,而且經過烹飪之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也會大量流失。建議日常按量購買蔬菜,直接吃完,不要放入冰箱內儲存。
2.涼菜
相較於熱菜,涼菜內細菌繁殖的速度會更快,且菜品也容易腐敗變質。建議涼菜要即買即吃,放置隔夜的涼菜內里的亞硝酸鹽、細菌含量會大大提高。
3.豆製品
豆製品內水分含量較高,且蛋白質豐富,很容易成為細菌的培養皿,不建議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
4.海鮮
海鮮在放置隔夜後,內里的蛋白質會大量降解,吃起來的口感也會大打折扣。
二、冰箱裡的凍肉放久了,還能吃嗎?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傳言,冰箱裡不能長時間存放凍肉,食用了存放時間長的凍肉,會顯著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現有的研究認為安全期限內儲存的肉類內不會有致癌成分,沒有權威研究表明冷凍肉與癌症發生之間存在直接關係。
但也不提倡大家在日常大量囤肉,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臧明伍表示,長時間冷凍的肉類口感和肉質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且冰箱本身不是完全無菌的環境,在儲存時密封不當、生熟混放等都可能導致微生物滋生,肉類依舊有變質的可能性。
不同肉類的儲存保質期也不同,豬牛羊等紅肉最大儲存時間在10~18個月內、雞鴨鵝等禽肉則在18個月內、鮮魚冷凍最多1-2個月。
需要提醒的是,在解凍肉時也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有實驗發現,不正確的解凍方式會導致肉類內的細菌大量滋生,不建議選擇常溫解凍、非流動水解凍。建議選擇微波爐解凍、提前一天將肉密封好放入冷藏室解凍或是將肉放到保鮮袋內泡冷水解凍。
三、長期存儲的食物,警惕4種致病菌
日常購買東西建議即買即吃,不要長時間儲存食物,長時間儲存的食物可能會存在幾種細菌感染的風險,食用後會導致人生病。
1.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很容易在雞蛋、肉類內繁殖,人在感染後會出現食物中毒、敗血症、傷寒等病。
2.志賀氏菌
志賀氏菌容易在蔬果上滋生,是誘發腸道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人在感染後會出現腹痛、發熱以及水樣便等異常症狀。
3.耶爾森菌
生豬肉感染耶爾森菌的幾率較大,食用了被感染的豬肉後很可能會罹患急性胃腸炎、小腸結腸炎,乃至闌尾炎、敗血症。
4.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個非常頑強的細菌,在零下20°的環境中依舊可以存活,是冷凍品上較為常見的細菌,可在肉類、牛奶內存在。發生感染後,身體會出現腹瀉症狀,一些本身抵抗力較差的人,還可能會發生腦膜炎。
四、冰箱儲存食物有講究,這樣用才好
冰箱的出現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但在使用冰箱時也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這幾點一定要做到。
1.食物定期檢查和清理
日常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檢查清理,對於變質、過期的食品要及時清出冰箱,避免讓其他食物也受到污染。
2.生熟分區儲存
生食內可能會有一些細菌存在,在放入冰箱時要注意與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3.定期清潔冰箱
冰箱要注意定期進行清潔,尤其是密封膠條和抽屜死角的位置,可以使用小蘇打+溫水融化後進行擦拭,或是用消毒濕巾擦拭。春夏季節可每個月清理一次,秋冬季節則可以一個季度清潔一次。當然,具體的還是要看各家冰箱的潔凈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正確使用冰箱,注意定期清潔,只有這樣,才能讓冰箱成為我們健康助手而不是「健康殺手」。
參考資料:
[1]《冰箱不是「保險箱」!這四類食物不建議長時間放冰箱》.健康中國 2023-06-27
[2]《長期冷凍的肉吃了會致癌?權威告訴你如何處理冷凍肉》.中國消費者報 2023-07-27
[3]《長期放在冰箱裡的食物,還能吃嗎?| 科普時間》.健康中國 2023-11-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