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左宗棠納17歲小妾,新婚之夜的一個舉動,讓小妾感激一生

2023-11-20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71歲左宗棠納17歲小妾,新婚之夜的一個舉動,讓小妾感激一生

19世紀,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科技取得長足進步,而清朝閉關鎖國,日益落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用先進武器打開了清朝國門,清朝被迫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

張之洞等清朝有識之士,推動洋務運動,清朝開始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清廷改革步子太小,始終落後其他國家,陸、海防務面臨壓力,於是朝廷內外出現了「塞防」、「海防」之爭。

「海防」派主張重視海防,「塞防」派主張海陸防務並重。最後清廷採納左宗棠意見,一邊建海軍,一邊任命左宗棠督辦西北軍務收復失地。左宗棠上任後積極籌備,但清廷資助有限。左宗棠只好率軍屯田借款,1876年終於西征。

當時的左宗棠左已近古稀之年,為表示決心,命令士兵抬自己棺材出征。經過多年戰鬥,左宗棠終於擊敗叛軍,收復失地。

為了表彰左宗棠的貢獻,慈禧太后大力褒獎了他。不僅宣布朝堂上下10年內不准彈劾左宗棠,還因得知左夫人去世後,擔心左宗棠無人照顧生活起居,特地將自己的貼身侍女,年僅17歲的章怡,賜給71歲左宗棠做妾。

章怡,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自幼聰明伶俐,容貌出眾。她原本以為自己的一生會在宮廷中平靜地度過,直到這場突如其來的賜婚。面對即將與一個年齡相差懸殊的老人結合的命運,她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恐懼。

想到自己要和一個爺爺一樣年紀的人同床共枕,章怡感到十分痛苦和不甘。左宗棠也明白自己的年紀和章怡成親是耽誤人家,最初也有意拒絕這門婚事。但是慈禧太后堅持要促成這門婚事,左宗棠也只能接受。然而,新婚之夜,左宗棠的一個舉動卻讓章怡終生難忘。

新婚之夜,左府熱鬧非凡,唯獨新房中的章怡滿面愁容,默默地流淚。宴會結束後,左宗棠來到新房內,章怡趕忙起身,裝作開心的樣子向他行禮,說要服侍他。

左宗棠走近身扶起章怡,溫和地對她說:「你我之間的婚姻,不過是朝廷的一紙命令。我年事已高,與你結合無異於耽誤了你的青春。從今以後,你就當是我的孫女,等我百年之後,你若想嫁人,便嫁吧。在這之前,我們只需對外逢場作戲。」

這番話,對於章怡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章怡聽到這些話後非常感動,哭泣著向他磕頭。因為左宗棠的特意關照,章怡在左家沒有受到刁難和虧待。三年後,左宗棠臨終前特意囑咐章怡,以後尋覓個好人家就嫁了,已經替她準備了嫁妝。

章怡的一生,雖然起初充滿了波折,但最終卻因為左宗棠的一番話,而走向了幸福。章怡後來找到一個好人家,嫁過去後日子過得很幸福。她常常感慨,自己能遇到左宗棠,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左宗棠的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他對年輕女子的尊重和保護,更反映出他那顆寬廣而又柔軟的心。在那個年代,女性地位低下,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左宗棠的做法,無疑是對傳統觀念的一種挑戰和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