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芙尼傳奇設計師讓·史隆伯傑 無拘創意精神,締造自然奇珍

2023-09-28     搜狐時尚快訊

原標題:蒂芙尼傳奇設計師讓·史隆伯傑 無拘創意精神,締造自然奇珍

自1837年誕生以來,Tiffany & Co. 蒂芙尼不僅憑藉匠心工藝與創新精神,成為引領珠寶藝術風格的傳奇品牌,更獨具慧眼將不少才華橫溢的設計師收入麾下,讓他們盡情揮灑自己的才能。作為品牌傳奇設計師之一,讓·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以充滿想像的創作,將自然萬物化為妙趣珠寶,為蒂芙尼的璀璨風華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時至今日,他的設計依然以豐沛生命力,為世人帶來獨一無二的珠寶藝術與美學體驗。

「於我而言,珠寶是展現藝術精髓的重要載體,鮮明純粹的色彩,生動趣致的姿態,妙趣橫生的自然生靈以及非凡奇特的想像力,造就卓爾不群的珠寶藝術。」

——讓·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

「嶄露頭角的藝術大師」

讓·史隆伯傑於 1907 年出生在法國阿爾薩斯一個聲名顯赫的紡織製造世家,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繪畫天賦。為追求藝術夢想,剛過20歲的他便搬到巴黎,在那裡縱情施展才能。一次偶然間發現的裝飾梅森瓷器花樣的老式枝形吊燈,啟發他設計出優雅時尚的胸針,一經面世便受到熱烈追捧。

蒂芙尼傳奇設計師讓·史隆伯傑

為滿足紛至沓來的設計邀約,讓·史隆伯傑在波艾蒂路(rue de la Boetie)成立工作室,開始專注珠寶設計。1937年,時裝大師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注意到這位年輕設計師的才華,聘請他為其時裝系列打造珠寶配飾與紐扣。讓·史隆伯傑以動物、貝殼、小天使、水果等元素為靈感,打造出趣致盎然的紐扣配飾,自此名聲大噪。這一生動的創作風格,日後也成為他珠寶設計的標誌性美學。

讓·史隆伯傑移居紐約。1947年,他與兒時的玩伴尼古拉斯·邦加德(Nicolas Bongard)合夥創辦了一間小型沙龍。不久之後,讓·史隆伯傑設計的以飛鳥與海洋為造型的寶石胸針迅速受到了時尚界人士的青睞。

「始於1956的傳奇合作」

1956年,在時任蒂芙尼董事長沃爾特·豪溫(Walter Hoving)的邀請下,讓·史隆伯傑加入公司擔任副總裁,一段傳奇合作就此展開,珠寶設計界亦迎來全新篇章。加入品牌之初,蒂芙尼就委託他為「The Tiffany Diamond」蒂芙尼傳奇黃鑽打造鑲嵌作品。在他構思的三款設計中:作為主石鑲嵌於鑽石緞帶項鍊上、點綴於鑽石羽翼胸針上,或鑲嵌於鑽石雛菊手鐲上。這顆128.54克拉的黃鑽最終鑲嵌於緞帶(Ribbon Rosette)項鍊上,在靈動鑽石映襯下展露迷人火彩,讓·史隆伯傑由此奠定其在品牌的藝術地位。

蒂芙尼傳奇設計師讓·史隆伯傑設計的蒂芙尼傳奇黃鑽緞帶項鍊

在影片《蒂芙尼的早餐》的海報中,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佩戴讓·史隆伯傑設計的蒂芙尼傳奇黃鑽緞帶項鍊

在蒂芙尼為他提供的專屬工作室中,讓·史隆伯傑創作出包括「石上鳥」胸針、琺琅手鐲、Sixteen Stone戒指在內的多款經典作品。社會名流、好萊塢演員競相收藏,他的設計成為了不凡品位的象徵。1961年,為慶祝第二個孩子的出生,美國時任總統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蒂芙尼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為夫人傑奎琳購入一枚Schlumberger系列水果造型胸針,兩顆果實由紅寶石鑲嵌而成,巧妙代表他們的兩個孩子。1965年,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的丈夫理察·伯頓(Richard Burton)將讓·史隆伯傑的「海洋之花」(Fleur de Mer)胸針作為禮物饋贈予她。伊莉莎白·泰勒同樣喜愛不已,多次公開露面時被拍到佩戴著胸針。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系列水果造型胸針

讓·史隆伯傑設計的「海洋之花」胸針

可見,讓·史隆伯傑的作品成為不少人表達真摯情感的選擇。而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這位藝術大師就曾打造過訂婚戒指。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款戒指被冠以為人所熟知的名字「Sixteen Stone」。標誌性的「X」符號與蒂芙尼美鑽交織出雋永而時尚的風格,成為如今人們擁抱愛情、慶祝成就、紀念人生的設計佳作。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系列18K黃金及鉑金鑲鑽Sixteen Stone戒指

「定格植物百態」

讓·史隆伯傑設計的魅力,在於寫意與寫實的完美相融。這種獨立於常規之外的美學,令他的設計超越珠寶作品本身的意義,成為一次次對想像的開拓,對自然的領悟以及對生命的把握。

在大自然的寶庫中,植物是他最愛創作的主題之一。他不僅擅長打造富於生命活力的全新姿態,更深知一花一葉的獨特魅力,從而以個性鮮明的創作,構建出充滿神秘色彩的自然世界。其中花開的概念讓他尤為著迷,花朵綻放那一刻蘊藏的奇妙能量與動態,無不激發著他的靈感。在這款精美的薊花項鍊上,花朵不同階段的姿態一覽無餘。從青澀花苞,含蓄半開,到充分綻放,無不體現著讓·史隆伯傑對自然細緻入微的觀察。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高級珠寶系列鉑金及18K黃金鑲鑽薊花造型項鍊(2021年)

除了活力與生命,讓·史隆伯傑同樣深深根植於對立體感的塑造。鍾愛通過捕捉萬物的獨特與活力,挖掘自然世界不為人知而又充滿趣致的一面。這款大麗花胸針的每片花瓣,既呈現出全力舒展的勃勃生機,又以不同的蜷曲創造出立體與層次。正如他說的,「我努力讓一切看起來都像是自然隨性的有機生長」。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 高級珠寶系列鉑金及18K黃金鑲嵌枕形切割未經優化處理紫色藍寶石及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大麗花造型胸針(2020年)

「探索生靈律動」

穿梭於自然世界的萬千生靈,同樣令讓·史隆伯傑沉醉不已,其中的代表作當屬「石上鳥」(Bird on a Rock)胸針。在一次旅途中,讓·史隆伯傑偶遇一隻酷似鳳頭鸚鵡的小鳥,他隨即受到啟發將小鳥的靈動姿態置於寶石之上,於1965年推出這一傳奇設計。

讓·史隆伯傑為蒂芙尼創作的首批「石上鳥」胸針之一由美國藝術收藏家、社交名媛邦尼·梅隆(Bunny Mellon)購得,其鳥身點綴黃鑽與鑽石,佇立於青金石之上,顯得尤為精巧迷人。1995年,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讓·史隆伯傑回顧展上,這一設計首次鑲嵌了舉世聞名的「The Tiffany Diamond」蒂芙尼傳奇黃鑽。此後,一系列切工卓越、色彩華美的寶石承托起鑽石小鳥,煥新演繹這一經典設計。

「The Tiffany Diamond」蒂芙尼傳奇黃鑽鑲嵌於讓·史隆伯傑的作品「石上鳥」胸針(1995年)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高級珠寶系列Rainbow Bird on a Rock「石上鳥」胸針,18K黃金鑲嵌紫水晶,綠色琺琅,黃鑽,祖母綠,紫色藍寶石及藍寶石(2023年)

海洋,是讓·史隆伯傑另一大創作主題。從瓜德羅普島,到印度尼西亞與安的列斯群島,豐富的旅居經歷賦予他許多關於大海的美妙回憶,啟發他打造出持續散發靈動魅力的作品。第一件使用貴金屬與寶石的作品便是一個黃金制魚形點煙器,點綴有寶石眼睛與可活動魚尾,堪稱經典之作。

讓·史隆伯傑的海馬造型胸針設計草圖

黃金鑲嵌祖母綠及藍寶石魚形點煙器,由讓·史隆伯傑於1938至1939年間設計,來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庫

而這款於1967年打造的水母造型胸針,不僅以月光石與鑽石再現水母的獨特光澤,黃金觸鬚更可隨佩戴者的動作輕盈搖擺,彰顯出讓·史隆伯傑無可比擬的想像與巧思。2023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中,水母綺想(Jellyfish)主題的一款胸針便是以此為靈感,在創新與傳承的融合中,再現水母的盈盈之姿。

黃金及鉑金鑲嵌鑽石,藍寶石及月光石水母造型胸針,由讓·史隆伯傑於1967年為蒂芙尼設計,詹妮弗·提莉(Jennifer Tilly)提供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藍寶石,坦桑石,月光石及鑽石胸針,來自Tiffany & Co. 蒂芙尼2023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

隨著想像的盡情飛馳,讓·史隆伯傑對魚的詮釋愈發生動。嬉戲擺尾,輕盈穿梭,水中精靈被定格為繽紛奪目的魚形胸針,在金色魚鰭的點綴下,呈現如在水中的生動姿態。

黃金鑲嵌紅寶石,祖母綠及粉色藍寶石魚形胸針,由讓·史隆伯傑於1958年為蒂芙尼設計,來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庫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高級珠寶系列鉑金及18K黃金鑲嵌圓形沙弗萊石,尖晶石,黃色藍寶石及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魚形胸針(2021年)

不止於動感的捕捉,讓·史隆伯傑對海洋的想像更多一層超現實的色彩。寶石尖錐構成的海星胸針,以一種充滿視覺衝擊力的形式,展現著海洋的奇幻之美;另一款胸針則將張揚的脊刺隱去,同時引入令人驚喜的綁帶元素,展現海星豐盈的一面。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 高級珠寶系列18K黃金及鉑金鑲嵌綠松石

及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海星造型胸針(2020年)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 高級珠寶系列鉑金及18K黃金鑲嵌紅寶石

及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海星與花卉造型胸針(2020年)

「流動黃金之美」

在讓·史隆伯傑的作品中,黃金材質的獨特運用貫穿始終。除了黃金打造的根莖、葉片與花蕾,在家族傳統紡織製造業的影響下,讓·史隆伯傑同樣鍾愛採用編織方式詮釋黃金元素,繩結、流蘇與緞帶或化身點睛細節,或成為設計焦點,進一步彰顯他對律動之美的追求。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高級珠寶系列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圓形切割彩鑽及鑽石流蘇造型項鍊(2017年)

作為標誌性設計之一,流蘇造型項鍊首次創作於1956年,並多次使用不同彩色寶石組合進行再創作。黃金材質打造出緊密交纏的繩索,在錯落不一的排列下呈現充滿律動的視覺美感。精妙的工藝令項鍊柔軟而又靈活地貼合肌膚,如陽光傾灑般勾勒頸間的優雅曲線。讓·史隆伯傑對黃金的廣泛運用,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家族傳統的繼承和對自然世界的深切熱愛。

「寶石萬花筒」

彩色寶石的大膽運用,同樣為讓·史隆伯傑作品注入無限活力。這位藝術家尤其喜愛紫水晶、綠松石、藍寶石、粉色碧璽、祖母綠與海藍寶石,並不斷嘗試新穎獨到的配色方案。黃色與粉色、綠松石色與淡紫色,一系列妙趣橫生的組合不僅令明艷的色彩藝術重新受到公眾的追捧,也在和諧與對比的碰撞中,為傳統寶石賦予新的面貌。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 高級珠寶系列

18K黃金鑲嵌彩色寶石及鑽石茉莉花造型項鍊(2020年)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藍色碧璽,綠色碧璽,綠松石,多色藍寶石及鑽石鳳凰造型胸針,

來自Tiffany & Co. 蒂芙尼2022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BOTANICA之Jean Schlumberger篇章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黑色歐泊,海藍寶石,綠柱石,碧璽及鑽石項鍊,

來自Tiffany & Co. 蒂芙尼2023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

「金屬薄片嵌飾琺琅工藝」

讓·史隆伯傑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珠寶設計大師,亦是金屬薄片嵌飾琺琅工藝的復興者。這一源自19世紀的藝術形式需耗費工匠大量的精力與心血——施塗琺琅於18K黃金材質上,半透明琺琅經反覆多次燒制,於精美黃金薄片表面綻放色調濃郁、層次豐富的色彩。讓·史隆伯傑曾言,「我們常常要求工匠做一些他們起初覺得無法達成的事情,但在不懈的努力下,這些事情最終一一得以實現。在此過程中,一系列關於自然、藝術與珍寶的奇妙情感逐漸產生,激勵著工匠們精益求精、不斷突破。」

代表之作是於1962年首次推出的琺琅手鐲。紛繁明麗的色彩搭配奪目黃金元素,成為一代代摩登女性的腕間點綴,時至今日仍魅力不減。傑奎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就曾頻頻佩戴琺琅手鐲現身於相機鏡頭前,因此媒體也將其稱為「傑奎琳的手鐲」。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系列18K黃金琺琅手鐲

1987年,讓·史隆伯傑與世長辭,享年八十歲。他為後人留下的豐厚藝術遺產,如今在蒂芙尼的精湛工藝下得以不斷延續,以兼具經典與現代的全新魅力,傳遞著他對生命、自然與藝術的靈感與洞察。

2023年,蒂芙尼再度深入讓·史隆伯傑的創想世界,無論是以經典之作為靈感的Schlumberger高級珠寶系列「石上鳥」作品,還是深受其海洋設計啟發的2023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無不再現他設計風格中獨有的活力與想像。這些臻品不僅是對讓·史隆伯傑的深切致敬,亦是蒂芙尼卓越高級珠寶造詣的生動展現。

鉑金鑲嵌黑色歐泊及鑽石胸針,多用途佩戴作品,來自Tiffany & Co. 蒂芙尼2023 Blue Book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

鉑金及18K黃金鑲嵌未經優化處理帕帕拉恰藍寶石,紅碧璽及鑽石魚形胸針,來自Tiffany & Co. 蒂芙尼2023 Blue Book 高級珠寶系列Out of the Blue幻海秘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2577f123c04aa4ac36f896cd53b76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