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近《君子盟》(改編自大風刮過原著《張公案》)空降播出,一下子放出十集。
消息一出,便驚動了不少派爺身邊唯i嗑cp的朋友。
要知道耽改劇被「埋」許久。
一眾大投資「待爆」耽改劇,「貸款」頂流,都只能淪落到「撕日曆」的下場。
《君子盟》便是其中之一。
咱們先不談原著《張公案》是不是耽美這個事。
鵝在耽改最炙手可熱的時候買下雙男主設定的《張公案》版權。
醉翁之意難道不是路人皆知?
於是《君子盟》這一播,不少「嗑藥雞」坐不住了。
莫非耽改真的要回來了?
派爺趕緊湊熱鬧去看了幾集。
今天就來淺談一下《君子盟》。
剛點開的時候還是有點小驚喜的。
整部劇呈現的質感挺高級。
看得出來是在美術上花了不少心思和銀子的。
其中舞蹈戲份的設計編排尤為出彩。
布景、服化、配樂、運鏡相得益彰,讓人過目難忘。
但一部好劇的核心始終都是豐滿的人物和劇情。
很可惜,這部劇在人物刻畫和劇情編排上都不盡人意。
先來談談兩位主角。
蘭珏(井柏然 飾)
劇中設定是一個「美強慘」。
幼年父親被訴通敵叛國,斬首示眾。
張屏(宋威龍 飾)
一個智商和情商成反比的「鋼鐵直男」。
靠賣面謀生的全才「神探」。
乍一看兩位主角的人設還挺有意思。
亦正亦邪的「狗官」和剛正不阿的「神探"究竟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
哦,沒有火花。
劇中蘭珏和好兄弟王硯的互動是這樣的。
張屏和好兄弟陳籌的互動是這樣的。
而本劇真正的「好兄弟」屏蘭之間的互動......
這倆人沒什麼親密互動。
據網傳,張屏受傷那場戲,原本是蘭珏幫他包紮的。
這小心翼翼的眼神、微微上揚的嘴角。
嗑死誰了?
嗑死我了!
要是這些戲份能播出來,耽改4.0不非你們莫屬?
然而正片當中這段戲是這樣的。
屏蘭的互動停留在蘭珏那句「趕緊包紮一下吧」。
鏡頭一轉,張屏的手臂上就多了一層紗布。
好吧,如果說為了過審,片方不得不對刻畫「兄弟情」的情節忍痛割愛,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這部劇「頂風作案」。
鵝只能把宣傳重點放在探案上。
「兄弟情」看不到了,那就來看看主角搞事業破案吧。
第一案完結,張屏對案件過於順利的進展產生懷疑。這時候陳籌的一句「護甲油一塗上就乾了」。
張屏才意識到,自己的推理是被蘭珏引導的。
到了第二案,陳籌無意的一句「聞面香找攤位」。
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盲點,案件才有了推進。
以上雷同的情節在之後也反覆出現。
等等,這劇情怎麼那麼眼熟?
難道你就是張·江戶川·柯南·屏?
合著這部劇的關鍵人物其實是陳籌?
沒了他的提點,「神探」張屏就沒辦法破案了唄?
更離譜的在後面。
這部劇可以說是開創了懸疑劇的先河。
——「懸幻」。
有的懸疑劇主角破案靠畫像。
《獵罪圖鑑》
有的懸疑劇主角破案靠驗屍。
《法醫秦明》
有的懸疑劇主角破案靠邏輯推理。
《唐朝詭事錄》
而《君子盟》的主角破案靠——玄學。
把原著作者大風刮過逼得親自發微博和劇版「割席」。
這用來催眠的工具在劇中美其名曰「鏡花水月」。
這裡也可以解釋為「通靈」。
張屏可以通過它窺探到其他人的前塵往事。
這一下給派爺整不會了。
趕緊去各平台搜了一下《君子盟》的分類定位。
確實是懸疑沒錯啊?
怎麼開始玄幻了呢?
第一案中,張屏意識到自己的推理方向錯誤後,返回去找到一個「瘋」了的目擊證人。
他立刻掏出一手「鏡花水月」幫助她恢復了神智,回憶起案件經過,找到了真兇。
到了第二案就更離譜了。
兇手為了「集郵」布陣,接連殺了4個人,將他們做成神像。
結果到了主角這就變成了綁架,這是生怕他跑不掉是吧?
關鍵時刻張屏「外掛」一開,直接將兇手催眠「反殺」。
當然,國產劇的老套路是主角之間總要有一些前塵往事的糾葛。
「鏡花水月」的作用自然不能只用來破一些支線案件。
於是雙男主聯手搞事業查舊案,主線這不就來了。
其實無論是「懸疑」還是「玄幻」都是很不錯的題材。
但該劇既然定位懸疑探案。
那麼懸疑劇的看點不就是邏輯嚴謹、有理有據的推理環節嗎?
到了《君子盟》這,主角的「神探」名號只體現在配角的台詞和剪輯老師的字幕里。
推理部分這樣兒戲,真讓派爺產生了「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兄弟情」詮釋不到位或許還可以甩「鍋」給審核,可情節設定支撐不起人物設定,世界觀定位不準確就是最原始的劇本問題。
要「兄弟情」沒有,要懸疑也沒有!
總的來說,《君子盟》這部劇的劇情就是一整個大寫的「不倫不類」。
鵝想通過《君子盟》複製曾經耽改劇的爆火。
可一旦了剝離了所謂「兄弟情」這一噱頭,這部劇就立刻啞火。
或許這部劇不刪減「兄弟情」,真的可以靠「賣腐」蠱惑不少衝著嗑cp去的觀眾。
但撕掉了「耽改」這張遮羞布之後,其劇本內核的空洞和單薄也暴露得一覽無遺。
在派爺看來,真正的好劇僅憑劇情也可以大爆。
《狂飆》
最近大火的《狂飆》,飾演弟弟高啟盛的演員蘇小玎在直播的時候曾認證弟弟對哥哥高啟強的感情不是單純的兄弟之情。
可這部劇之所以能夠打破年齡圈,掀起全民追劇的狂潮。
並不是因為所謂的「骨科兄弟情」。
緊湊紮實的劇本,入木三分的演技,和該劇對善與惡的深度挖掘。
這些才是成就《狂飆》的「主心骨」。
或許之前「耽改101」的腥風血雨讓不少觀眾產生了「耽改」=「爆劇」的錯覺。
但「耽改」兩個字從來不應該成為一部"爆劇"的衡量標準。
就算是耽改被禁的這兩年。
我們也從未缺少過像《狂飆》、《人世間》、《開端》等等大爆的好劇。
因為對於一部影視作品來說,立體飽滿的角色和邏輯縝密的劇情才是永遠的「必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