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敵人》頻上熱搜,到底是什麼頻頻擊中共鳴點?

2022-07-30     影視前哨

原標題:《親愛的敵人》頻上熱搜,到底是什麼頻頻擊中共鳴點?

導讀:把「敵人」變成「故人」,社會現實類紀錄片正通過真實的力量改變現實。

文 | 黎河

以往的社會現實題材紀錄片視野廣闊,描繪出國家相冊的恢弘篇章。近年來,隨著紀錄片內容廣度和題材深度的開掘,越來越多社會現實類紀錄片正從更加豐富的視角中書寫註腳,成為引發大眾共鳴的關鍵內容。

近日,優酷跨平台攜手騰訊視頻以及製作機構中廣天擇聯合出品的首部「婚姻家事律師」紀錄片《親愛的敵人》上線3集,該片跟隨不同的律師視角和典型案例,深度解構親密關係,在當代人多元的婚姻觀和感情觀上喚起話題討論和情感共鳴。首期話題#出軌男子贈空姐百萬前妻索賠成功#、#婚內出軌可以要求對方凈身出戶嗎# 雙雙上榜微博熱搜TOP5,討論人數破萬,全網閱讀破億。本周第三集更新,話題#男子婚後14年發現倆孩子非親生# 登微博熱搜TOP5,抖音熱榜TOP15。

補位題材缺口,

《親愛的敵人》描摹人情和法律的平衡

為什麼一部討論婚姻和家事的紀錄片能夠引發如此大的關注?

與以往同類節目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不再僅僅定位於傳遞法律知識,《親愛的敵人》聚焦於律師與大眾的溝通過程,以及他們共同對於家庭、成長和愛的深度思考,應該說是媒體平台的一次主動且有價值的嘗試,而在這種嘗試中更體現了紀錄片對現實題材的一種介入,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對現實題材創作的補位。

在「男子婚後14年發現倆孩子非親生」的案件中,當律師熊麒發現當事人為了離婚和爭奪財產而不惜把子女當做籌碼討價還價時,他拍桌子一通輸出,把這對為五萬塊吵得不可開交的糊塗夫妻罵醒。但正是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也讓他和觀眾都漸漸明白,「家事案件考量的不僅僅是一名律師的專業素養,還包括道德底線的重重考量。我們幫助大家逐漸看清了前路、摸清了現實,原來孩子的幸福才是最終的答案,只要雙方內心是愛著孩子就一切皆有可能。」

回到我國的社會樣態,婚姻關係的建立與瓦解反映的往往是敏感的社會矛盾與社會關係。《親愛的敵人》作為觀察當代中國的一個窗口,以離婚律師為切入點,展現現在法律與家庭多元樣態。婚姻家事律師紀錄片的介入,讓受眾看到有血有肉的律師形象,展現出紀實影像的魅力,儘管不少故事都是一地雞毛的家長里短,但紀錄片描摹的都是人情的溫度與法律的尊嚴。

事實上,《親愛的敵人》中的每個故事不再強調所拍攝事件的最終結果,而是注重事件的解決過程,正是在這一次次調解乃至訴訟的過程中,觀眾看到了律師在案情面前的無私與溫柔並存,感受到了更多家事律師的真實心理狀態。當母親頻繁被兒子家暴,卻願意選擇忍氣吐聲,捨不得追究兒子的法律責任。但經過律師和警察的協助,片中的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溺愛」,為更多家庭教育提供警醒的同時,也讓更多人理解,「在經營親密關係中,過度地索取和過度地付出都是錯誤的方式,付出者和索取者都是經營親密關係的失敗者。」

有人的成長、還有對法律新的理解,更有對各種關係全面的思考,《親愛的敵人》實際上建立起一個通過社會現實類紀錄片關照自我和社會的一個切口。別人的故事成了一面鏡子,在真實事件中看婚姻、看家庭、看人性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相信真實的萬鈞之力,

社會現實類能「陪伴式成長」

「我覺得婚姻迷局,它不分男女。在婚姻的難題裡面,我認為我們作為男性應該更加要認清自我,怎麼去經營婚姻,怎麼樣有責任有擔當。」在律師熊麒幫助更多當事人爭取到他們本該有的權益後,他感嘆道。

讓情感的溫度與法律的公平,通過發生在片中每個人身上的小事,讓觀眾得到了具體而實際的體會。現實題材紀錄片是對社會進行真實記錄的一種影像文本,它不但能通過非虛構敘事真切地反映社會問題,還可以對具體人物、具體社會環境進行生動的刻畫,從而推動公眾對社會問題的理解和反思,乃至妥善的解決。

據了解,《親愛的敵人》除了從律師的視角講述了我們如何把「敵人」變成「故人」的故事,其實更提供了一個相似話題的情緒場。在優酷的平台上,除了日常的彈幕能夠在觀看的瞬間引發共鳴,這些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也著力促成社群分享,形成一個既公開又陌生的「樹洞」,讓更多陪伴與傾聽能緩解焦慮。

「結婚之後老公多次對我進行家庭暴力,我想要離婚,他不同意,我該怎麼辦?」「每天和一個三觀不合的人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老公婚內出軌就算了,還在外面賭博欠賭債,如果離婚了孩子應該不會判給我老公那邊吧」……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在這樣一個由紀錄片引發的網絡社群中,這麼多人都有關於婚姻的困惑。截止到7月30日,#戀愛婚姻法律互助樹洞#的互動數達到了7951條。

但社群並不止於分享,更想要解決問題。除了許多網友在評論的鼓勵安慰,優酷紀錄片敏銳的感知到來自用戶的心理訴求,也以平台的力量引入更多律師和心理學家的資源,儘可能地為用戶提供到更多切實的幫助。正如阿里文娛優酷泛文娛內容中心紀錄片頻道製片人袁博所說,「我們也有做一個戀愛婚姻法律互助的互動,與專業律師們合作為用戶提供一個傾訴和表達的空間。我們希望這部紀錄片不僅能給用戶帶來充實的觀看體驗,也能給予一些生活方面的幫助。」

從觀看紀錄片到傾訴情緒,再到解決問題,優酷真正打通紀錄片內外,讓真實的力量不僅是別人故事的再現,更是一些社會集體困惑的紓解。此次樹洞和圈子的成功推進,體現出優酷紀錄片對情感領域實用性的洞察,直擊更多人真實的困惑,傳遞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從法律、道德、心理等多個層面幫助深陷情感困境中的人成長。

把紀錄的視野拉得更遠一些,如何切中時代脈搏,發掘更有真實感、更具現實力量的選題呢?

除了《親愛的敵人》,作為紀錄片精品內容的領先輸出平台,優酷敏感地捕捉到了年輕群體強烈的精神需求,不斷突破思想界限,以「陪伴式成長」的方式連續推出了從婚姻情感、生育、教育到醫療關愛等多部精品紀錄片,做社會大眾的傾聽者,和受眾共同成長。

《奇妙的蛋生》以參與式拍攝的形式拍攝討論了輔助生育、失獨家庭、丁克等生育話題,為觀眾展示當前女性生育存在的困境與挑戰;

《生生》直面癌症,採用全紀實的拍攝方式講述16個與抗癌息息相關的真實故事,帶領大家觸摸生命中最真實、最掙扎卻也最有力量的「重要關頭」,共同探尋生命的價值;

《冬去春歸》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僅記錄了在重症病區與死神搶時間的白衣天使,封城之後互相鼓勵陪伴的普通市民;也記錄了簽下量產軍令狀的口罩工人、抗疫一線不眠不休的社區工作者、歷盡波折將防護物資送回國內的海外華人等眾多普通人的故事……

能夠看到,這些紀錄片的意義是在於引導人們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對現實生活的積極思考,它更深層的目的是藉助描寫微觀個體的現狀來表現宏觀時代的社會百態。

堅持現實表達,

彰顯社會擔當,優酷紀錄片「有特色」

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人是關鍵所在,也是產生所有感情連結、思考觀點的載體。

以不同的話題和維度不斷革新內容版圖和文化標籤,優酷紀錄片也通過記錄更多人的面孔與故事,釋放出更多的傳播力與創作力。一方面,我們要記錄更多人的故事,讓社會故事的多元圖譜拼湊完整,展現社會全貌;另一方面,現實題材紀錄片的創作適應時代發展,切中年輕人的審美心理,實現現代性、年輕化和正能量的表達。

比爾·尼可爾斯認為,紀錄片「為我們呈現了社會的熱點話題、當前發生的事件、反覆出現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紀錄片與現存世界之間關係緊密,而且相互之間影響深刻,它為人們了解大眾記憶和社會歷史增添了一個嶄新的維度」。當《親愛的敵人》第一集的當事人姜女士再次與律師鄒露璐見面,走出婚姻傷害的她變得容光煥發。當律師問,「說實話這個道歉到現在都沒要到,你現在還在意嗎?」姜女士此刻已變得釋然:「為什麼我一定要去依賴一個別人給我的對不起,讓我走下去呢。」

對個人情感和個人命運的紀錄,無疑是現實題材紀錄片內容的另一大趨勢。以主人公的生活為原點展開紀實,用更多普通人或多元職業的視角旁觀主人公,真實捕捉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優酷通過不同的紀錄片構建起對觀眾的情感共鳴,進而對個體經歷進行延展,勾勒群體鏡像,把握時代脈搏。

既聚焦平凡個體、講述奮鬥故事,又深挖人生百態、關懷社會現實,優酷注意到現實題材紀錄片這座值得深挖的富礦,並通過多部作品完成對社會的映照。據阿里文娛優酷泛文娛內容中心紀錄片頻道總監韓芸介紹,優酷接下來會推出反詐題材紀錄片《戰鬥吧!檢查官》,以及關注容貌焦慮的紀錄片《改頭換面》等,更豐富的社會現實題材布局除了給時代留史、也讓時代中的人更加感同身受,從而在一種共生的力量中被療愈。「始終相信真實的力量,相信身邊的故事給個體的思考足以改變個體的人生,可以重塑一份新的美好,成就一個更好的世界。」

從平台的角度而言,優酷紀錄片堅持現實表達,彰顯社會擔當,為創新講述中國故事打開了新思路。當這些圍繞不同議題展開的敘述積累起來,紀錄片不僅各自形成了獨特敘述風格,也共同搭建起優酷紀錄片的IP品牌特質。

作為領先的紀錄片創作平台,優酷在題材內容方面不斷拓展,引領紀錄片創作思潮。每周三18:00優酷《親愛的敵人》持續熱播也將解鎖更多婚姻家事;從創作生產與傳播方面來講,優酷也積極探索與其他機構和平台的合作,共同促進我國紀錄片的多元化發展,未來的行業市場也將有更多的現實底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120931ebf1bc51c8ed3a039d5924a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