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99%定點零售藥店已完成追溯碼採集工作,對用藥安全有何影響?

2024-10-29   介面新聞

介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介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0月29日,國家醫保局召開全國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採集與應用情況發布會,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了介紹藥品耗材追溯碼的試點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國家醫保局自今年4月以來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工作。截至今年10月28日,全國已歸集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31.27億條,涉及29.68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9.72萬家定點零售藥店,此即意味著已經有超過99%的藥店完成追溯碼採集工作。在測試過程中,已經有9家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對接,2家已經完成;7家配送企業進行技術對接,2家已經完成。

從今年9月開始,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開始進入到全面推廣階段,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曹文博表示,各省級醫保部門需組織對本地試點工作進行自評,形成試點工作報告並上報至國家醫保局,確保今年年底前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掃碼入庫工作。另外,國家醫保信息平台新建了採集監管功能,能實時動態查看生產、配送、零售各個環節追溯碼信息。

曹文博在會上表示,國家醫保局下一步還將全面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以及藥品耗材大中小包裝的追溯映射庫、各類追溯碼的識別庫,並免費向定點醫藥機構和生產、流通企業開放,以實現掃碼入庫出庫工作高效、便捷。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藥品追溯碼是印製在藥品包裝盒上的20位唯一代碼,相當於每一盒藥品的「身份證」,是藥品一「出生」即被賦予的標誌信息。曹文博在會上介紹稱,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的採集應用,不僅是為了確保藥品耗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為了保障藥品耗材生產企業、批發流通企業和參保人的權益。通過追溯碼的應用,藥品耗材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被及時的監控和記錄,利用大數據分析發現問題。

另外,定點醫藥機構對於藥監部門尚未要求賦追溯碼的藥品(中藥飲片、院內製劑等),以及一類醫療器械,暫無須採集追溯碼信息;對於住院患者必須拆零發放的藥品、術中醫用耗材,以及零散注射針劑,暫無須採集追溯碼信息。曹文博表示,像中藥飲片這類賦碼困難的藥品或者醫療器械可以列入無碼庫白名單,確保可以正常結算。

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品的唯一標識,可用於藥品來源、生產批次、流通、銷售等環節的追溯;醫保編碼則是用於醫保結算、報銷和藥品管理等流程;商品碼主要在商品在供應鏈起到識別和追蹤作用,在藥品領域可用於庫存管理、銷售追蹤和價格匹配等。三碼合一將有助於防止醫保藥品耗材的回流銷售、串換銷售、重複銷售等騙保行為、提升醫院、藥店發藥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