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詩詞學會幽燕詩社 緬懷屈原專刊

2023-06-24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北戴河詩詞學會幽燕詩社 緬懷屈原專刊

原創 幽燕詩社 幽燕詩刊

2023年6月第66期(總第257期)

端午節首語

時逢端午"詩人節『』到來之際,回顧當年偉大愛國詩人屈原,那種為國為民不甘妥協,"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民族氣節,讓人擁戴。那種九死不悔,義無反顧,為江山社稷敢惜身的忠義情懷,讓人敬仰。

屈原的投江,其悲壯沸沸揚揚兩千年,代代傳頌,其歷史之思,其當代之考,既醒於世,又益於道,讓人恭慕,使人敬懷。讓我們用詩詞來緬懷這位為正義獻身啼血忠魂的詩神。

苗德生

悼念屈原(新韻)

離騷懸日月,忠義照千秋。

歷歷豐碑在,尊尊萬世留。

苗德生

緬懷屈原(新韻)

赫赫忠魂壯,錚錚赤膽昂。

報國豪氣盛,楚韻世流芳。

端午節感懷(新韻)

湘岸漁歌響,神州角粽香。

敬懷屈子志,恭拜楚辭章

瀟湘神·緬懷屈原(新韻)

端午吟,端午吟,舉國學子頌詩神。敬拜楚辭千古韻,重溫絕筆祭忠魂。

苗德生

長相思.懷念屈原(新韻)

湘水長,似水長,千古思君寄粽香,情懷滿汨江。 競舟忙,競舟忙,敬慕詩神辭慨慷,報國豪氣昂。

張洪艷

〔越調•小桃紅〕祭屈原

哀歌一曲汨羅江,鼓譟鑼聲盪。天問離騷萬世唱,艾蒲香,拋江粽角懷忠將。義肝俠(膽)壯,情懷浩蕩,屈子永流芳。

張洪艷

三字令·端午祭屈原

端午至,雨微微。滿花瑰。紅艷艷,綠蕤蕤。杏兒紅,黃麥穗,鱔魚肥。 佳日到,易相思。念原慈。眉蹙皺,鬢邊絲。汨江流,存萬世,寄哀思。

張洪艷

人月圓•紀念屈原

波濤致粽靈均祭,詩誦緬賢梁。奸臣獻媚,忠良迫害,報國之殤。 凜然浩氣,英靈橘頌,恭拜辭章。九章天問,懷沙絕筆,永世流芳。

張洪艷

蘇幕遮· 端午節祭屈原

棗糖泥,黏米黍。葦葉包纏,三角迎端午。香粽濃濃思聖主。艾草菖蒲,懸掛門旁處。 賦辭章,吟楚句,雅頌離騷,相伴喧囂鼓。屈子英魂銘萬古,垂世流芳,永駐民心腑。

張洪艷

端午節緬懷屈原

五月菖蒲艾草香,汨羅江畔競舟忙。

波濤呼嘯忠賢詠,浪卷翻騰正氣彰。

千載離騷存史冊,九歌天問永傳揚。

英靈萬古文人頌,壯士終生願國昌。

張洪艷

端陽節

香甜粽子祭屈原,眾戶飄香艾葉懸。

鑼鼓喧囂將欲醉,人聲鼎沸賽龍船。

端陽裹粽念忠良,艾草菖蒲竹葉香。

憑弔英魂揚正氣,長歌浩蕩泣羅江。

龍舟競渡覓忠魂,不朽英名萬世存。

屈氏冤情終古在,羅江致粽緬仁君。

又是一年粽葉香,龍船似箭舞端陽。

菖蒲艾草門窗掛,避瘴驅邪保健康。

麗日高懸端午到,千家萬戶粽香包。

竹蒿艾葉輕輕裹,鎮惡驅魔汨水拋。

角黍菰香灑汨江,悲歌泣血寄衷腸。

離騷天問銘文史,正氣凜然傲骨揚。

細雨濛濛攜鼓響,汨羅江畔粽飄香。

忠心赤膽離騷賦,一世英靈萬古芳。

吳衛

屈原頌

蘸盡三江水,平鋪一片天。

難書君子志,淚灑楚辭篇。

君走多遙遠,神魂在眼前。

世人皆敬佩,光耀萬千年。

吳衛

端午抒懷(新韻)

離騷悲愴楚國亡,橘頌精華萬古長。

箬葉飄香連五彩,新蒿更替舊年黃。

汨羅江水年年淌,忠烈精神代代揚。

百舸爭流騰巨浪,神州萬眾創輝煌。

吳衛

鷓鴣天•端午吟懷(新韻)

國破屈原心碎傷,抱石投入汩羅江。離騷書灑滴滴淚,熱愛人民情滿腔。 粽葉綠,米甜香。千家萬戶獻衷腸,忠臣願望今成現,華夏繁榮又富強。

吳衛

〔宮調不明•豐年樂〕端午節

粽葉飄香,米飄香,饗了滿鄉。賦詩流江,眾悲傷,想烈英離騷唱。偉人民難忘,千古芳。

吳衛

【雙調..枳郎兒】好粽送屈原

葉飄香,米飄香, 粽灑泊羅江。送給屈原君品嘗。人民難忘,祝精神永放光芒。

焦為劌

端午節感言

辛艾香蒲糯粽緣,欽迎端午艷陽鮮。

汨羅屈子今欣慰,華夏安居樂業年。

焦為劌

端午祭屈原(中華通韻)

晨霞艾草插門戶,晚照香飄粽米熟。

美酒雄黃驅鬼蜮,汨羅江畔謁忠骨。

離騷九詠歌天問,博曉強識忤仕途。

明法選賢執諫諍,報國正氣地天書。

焦為劌

朝中措·端午祭屈原

晨霞艾草插穹廬,晚照粽香茹。美酒雄黃驅鬼,汨羅江畔歌誅。 離騷九詠,誦吟天問,屈子強途。明法選賢諫諍,博揚報國弘書。

於清俠

端午節有感

競渡龍舟古到今,艾蒲香粽酒愉心。

國亡身殞冤魂在,一曲離騷寓意深。



於清俠

漁家傲·端午節有思

五月榴花爭寵綻,風梳楊柳黃鸝囀。競渡龍舟迷望眼。驅邪難,菖蒲艾草成虛幻。 太息哀民悲不展,前程漫漫其修遠。一曲離騷千載伴。銘憂患,國亡身殞難如願。

滕德和

端午隨筆

鴣啼午月詠端陽,仲夏荷包泛草香。

彩線織編蝴蝶結,龍舟盪破汨羅滄。

離騷漫路求修遠,天問歸真索短長。

千古奇文詩鼻祖,究其要義永流芳。

牛友林

端午節有感

端午佳節粽香炊,汨羅捐軀喚子歸。

千古忠魂為報國,離騷詠嘆青史垂。

牛友林

十六字令·汨羅江水祭屈原

(三首)

江,風平浪靜波蕩漾,龍舟賽,萬家粽米香。

江,一泄千里奔海洋,忠魂在,銘記姊歸鄉。

江,洶湧奔騰向前方,湍流急,千古頌忠腸。

劉玉森

掛艾草祭屈原(新韻)

驅邪艾草掛堂庭,禪味芳香紫氣升。

屈子英魂千載祭,離騷經典震蒼穹。

韓勇

端午祭屈原

端午粽飄香,安邦赤膽腸。

忠臣扶社稷,奸賊亂朝綱。

飲恨羅淵逝,含冤楚水殤。

離騷千古唱,天問遠流長。

韓勇

醉太平 ·端午節祭屈原

炎天熱橫,薰風水明。岸邊蒲草繁榮,看堤旁艾青。 龍舟竟爭,船推浪鳴。屈公仁惠民生,為國家太平。

張德成

悼屈原

端陽悼大賢,紀念憶春秋。

腹有興國策,情牽報楚籌。

忠心失憒主,佞宦陷良謀。

一怒投江去,萬年賦韻留。

張德成

端午節

豪氣干霄漢,忠魂墜汨江。

懷才無睿主,遇妒有奸傷。

兩度流湘秭,十年著賦章。

精神傳萬古,端午粽飄香。

張德成

三閭祠

古國舊地楚湘疆,三閭祠堂歷寂煌。

壯志難酬徒憾嘆,痴心易慟著賦章。

汨江日日波瀾涌,蘭芷年年瓣蕊香。

屈子當時投水處,龍舟似箭鼓鏗鏘。

張德成

端午節

又逢五月到端陽,感念屈原怒墜江。

憤世憂民懷大志,愛國興楚有忠良。

子規啼血悲遺恨,汨水揚波嘆早殤。

飽歷滄桑千載過,如今華夏正輝煌。

張德成

悼屈原

位高權重逞英雄,三閭大夫享美聲。

滿腹經綸興楚策,一腔熱血愛民情。

幾遭奸佞頻誣陷,可嘆昏君少睿聰。

流放徙遷十數載,離騷天問創詩風。

張德成

贊屈賦

貫雲豪氣字鏗鏘,義憤填膺賦逸狂。

天問九歌心吶喊,離騷橘頌意彌彰。

報國無路愁懷滿,妙策不行熱血涼。

滿腹詩詞開始祖,千年吟誦韻飄香。

王財

祭屈原(新韻)

時近端陽糯粽香,晨曦采艾系門旁。

黎民戶戶屈原祭,汩水懷石正氣揚。

傲骨英名留永世,捨身就義在荊鄉。

離騷一部垂青史,華夏長吟贊賦章。

王財

祭屈子(新韻)

捨身殉難汩羅江,壯舉英名千古揚。

風骨猶存銘後世,中華崛起慰憂殤。

離騷訴怨拳拳意,艾草招魂縷縷香。

屈子驅魔宏志鑒,江山永固萬年長。

李慶春

端午祭(新韻)

(一)

憂憤沉江底,誰人有淚痕。

離騷流韻遠,酹酒祭詩魂。

(二)

地上難尋乾淨土,清流一脈隱忠魂。

年年心祭不曾語,敢問先生何不群。

王林濤

端午祭屈原(三首)

又是一年五月中,飛舟汨羅號屈公。

千年忠烈投江歿,萬代英豪史冊銘。

端午佳節痛悼情,汨羅江上蕩舟龍。

人生自古誰無死,史記幾人享盛名。

不效青蒿避鬼魂,唯求蒲酒敬賢人。

追懷日日屈公祭,唾罵聲聲腐侫臣。

王林濤

端午節(三首)(新韻)

汨水悠悠歲月長,千年楚地又端陽。

憶昔屈子投江死,今望清波渡棟樑。

采束艾蒿驅癘鬼,拘來神劍斬豺狼。

連聲號子沖天起,逆浪行舟祭忠良。

錢塘潮起連天響,雨後霓虹掛血陽。

烈女曹娥哭溺父,楚忠屈子墜長江。

賢臣孝女同時死,天下黎民痛慘傷。

角粽團團拋水下,龍舟百舸覓國梁。

一個端陽賦幾神,誰知祭祀有何人?

屈公天問離騷怨,伍帥(注)奇功反殞身。

賢孝曹娥當大義,撲江救父負慈親。

年年歲歲投食祭,棹盪龍舟悼子魂。

註:伍子胥

李國榮

端午悼屈原(新韻)

端陽悲淚悼屈原,米粽龍舟緬大賢。

九曲離騷留後世,十章天問代相傳。

丹心難挽黎民苦,壯志難抒霸業殘。

萬念俱灰翔鶴去,錚錚傲骨耀人間。

劉激揚

端午(通韻)

端午多詩賦,粽飄榴月香。

仰頭思泰斗,垂淚痛羅江。

橘頌英名遠,離騷浩氣長。

三閭黎庶念,千載論強邦。

劉激揚

端午念屈原(通韻)

似箭光陰又易年,艾蒿角黍祭屈原。

離騷義膽人人詠,橘頌詩魂代代傳。

萬里山川恭大雅,九州兒女敬高賢。

重吟楚曲思忠烈,縈繞心扉汨水邊。

劉激揚

西江月·端午念屈原

才嗅楚鄉角黍,又歌屈子忠魂。離騷天問慟乾坤。慰藉羅江冤恨。 竹葉蓮絲純凈,桂花糯米芳芬。龍舟擂鼓競鳴春。圓夢國人奮進。

劉激揚

西江月·端午感吟

泰斗長歌天問,晚生小祭英豪。汨羅江水涌波濤,屈子英靈環繞。 作賦吟詩言志,賽舟品粽登高。嫗翁相伴任逍遙。不屑功名同笑。

劉激揚

浪淘沙令•念屈原

怒發問蒼天,不忍居安。忠貞遭貶遇昏奸。報國無門投汨水,壯志難眠。 歸去數千年,魂繞民間。離騷天問奠基篇。端午粽香懷泰斗,詩韻心田。

劉士光

悼屈原

屈原豪邁賦詩多,譜寫春秋動地歌。

天問九章昭日月,離騷一曲泣山河。

劉士光

端陽節觀湯河龍舟賽感懷

(新韻)

薰風麗日水清清,兩岸雲旗鼓樂聲。

參賽舟飛如響箭,圍觀群喊似雷鳴。

奪魁未忘先賢志,失利還彰屈子情。

楚客有靈應慰悅,神州民庶享安平。

劉士光

西江月•端午節悼屈原

情系黎民百姓,胸懷社稷家邦。屈原殉國表衷腸,含恨昏君奸黨。 辭賦悠長留史,英名經久流芳。太平盛世慰忠良,遺志後人未忘。

劉士光

鷓鴣天•端午節悼屈原

豪壯悲歌悼屈原,敬包角黍寄尊前。離騷烈烈忠魂志,天問淒淒赤膽篇。 思歷史,頌英賢。當今俊傑魄依然。神州盛世驚寰宇,政順人和夢正圓。

原玉蘭

水調歌頭·端午節緬懷屈原

(新韻)

旭日暖陽笑,喜柳綠花紅,時逢端午香艾。高掛戶門廳,米粽清新漫漫,破浪龍舟飛渡,敬目寄思弘。催淚譜詩魄,詞賦萬年盛。 蒼天怒,奸臣妒,路難成。忠魂汨水,離騷天問有天公。日月銘歌情愫,樂看今朝昔日,堯舜歷傾情,優雅贊忠骨,代代沐春風。

原玉蘭

端午頌(新韻)

蒲草河邊閃露光,竟舟粽子艾蒿香。

汨羅懷古屈原祭,五嶽逢今品帝王。

淚灑青山播四海,歌飄翠谷過三江。

離騷天問傳千載,豪氣長存世永芳

劉淑梅

卜運算元·祭屈原

陰雨罩天空,詩誦仍縈繞。留得離騷愛國賦,天問誰傳道? 端午賽龍舟, 粽傳民風寶。中華詞林詩更新,美曲歌新好。

劉淑梅

菩薩蠻·祭屈原

韜韜江水船帆立,寒山家破書亡國。汨水屈原投,萬民悲慟愁。

千年驚聚首,端午賽龍舟。愛國賦詞求,民興著聖樓。

金文澄

端午紅艷艷

橙紅一樹映朝陽,外白內紅先品嘗。

鴨蛋拼成葵向日,老鵝堆放桌中央。

青蝦即贊朱唇色,紫莧當夸皓齒香。

十二全紅皆午宴,西瓜解酒獻紅瓤。

周丹

端午懷屈原

端午來臨裹粽忙,菖蒲艾竹葉飄香。

汨羅水滯猶凝淚,荊楚溪鳴似斷腸。

品性剛阿伸正氣,賢行自律敢擔當。

忠貞愛國鴻途志,不朽英名萬代揚。

周丹

祭屈原

一曲離騷千古唱,江邊淚灑寄忠良。

青絲彩線輕纏繞,五色蛟龍猛鼓昂。

門上家家懸艾草,閨樓戶戶掛馨香。

英名不朽國人頌,辭賦悲歌萬世芳。

張學敏

端午感懷

桃李飄零悵晚春,凝眸鬱郁攏涼蔭。

蚊蟲累累趨初夏,庭院清清遠垢塵。

常有閒情酬碧樹,再無高志在士林。

縱然不見汨羅水,也對晴川弔古人。

王愛君

端午祭屈原

生來一副錚錚骨,俠膽忠肝義在身。

品正不當隨勢狗,心慈唯做愛民人。

堅持變法任重遠,改革維新情摯真。

天問九歌千古頌,傳奇文史永留春。

王愛君

臨江仙(賀鑄體)屈原

亂世豪傑當誰數,方談屈子靈均。主張朝政舉賢人。外邦聯六國,同力抗強秦。 怎奈奸宦施伎倆,忠臣遭遇昏君。滿腔壯志亦難伸。懷沙絕命筆,汨水葬英魂。

王子傑

端午傷懷(新韻)

汨水悠悠歲月長,緬懷屈子祭忠良。

報國壯士投江去,浩氣猶存永世芳。

白寶枝

端午節感懷

薰風拂柳慶端陽,德頌賢臣歲月長。

符艾龍舟歡萬水,粽糕黃酒樂千堂。

憂民屈子離騷怨,愛國忠臣殞逝傷。

傲骨猶存銘後世,中華崛起慰忠良。

白寶枝

臨江仙•端午情思

艾束門楣懸解疫,端陽追憶忠良。龍舟競渡鼓鑼忙。粽糕黃酒祭,吟賦頌詩章。 屈原銘志千秋嘆,子胥遺恨恆藏。中華英烈眾民揚。長歌赤膽贊,俊傑萬年芳。

(賀鑄體)

吳恩法

端午節

龍舟竟渡啟瀟湘,艾草懸門習俗長。

報國無門投汨水,奇冤千古恨懷王。

趙玉佩

端午祭

艾草俗風驅惡神,粽香端午祭忠魂。

龍舟競渡汨江岸,千古離騷教後人。

趙玉佩

遙祭屈原(新韻)

端午時節古自傳,內涵祭奠為屈原。

龍舟粽子荷包墜,情滿香馨思故年。

趙玉佩

念屈原

端午時臨中夏間,汨羅江畔野花圈。

波光倒影離騷現,千載忠魂詎可還!

趙玉佩

柳梢青 ·端午祭

中夏端陽,汨羅江畔,柳裊煙長。草露輕滴,淚花無語,情在杯觴。

國亡身殞忠良,千古頌,丹心志剛。直諫忠言,離騷可見,茝蕙昆芳。

劉淑梅

念屈原

一曲離騷萬代傳,愛國殉道有屈原。

投江粽米綺懷念,龍舸調悲遍楚南。

李培紅

端午吟三首

九章哀郢千秋頌,愛國情懷感後生。

可氣汨羅江水凈,靈均冤大洗不清。

艾草雄黃紅棗粽,搖旗吶喊賽龍舟。

離騷作者今何在?國愛忠心世間留。

三(新韻)

流轉生香端午日,雖說事古印心房。

為國忠義誰堪比?遺著離騷萬世芳。

張英傑

端午節遐想(新韻)

汨羅江畔任漂流,曾有詩情社稷愁。

一片赤誠銘萬古,民族大義喚千秋。

李晶

江城子·端午悼屈原

汨羅江水訴 悲傷。又端陽,粽飄香。離騷天問,千古頌蘭章。痛悼靈均遺戚恨,存傲骨,永留芳。

於繼成

臨江仙·端午聯想

吃粽泛舟端午,屈原祭奠情盛。離騷天問憫蒼生。聖賢歌萬古,先烈頌常青。 三載不嘗湘水,十年莫食魚腥。英雄五萬染江橙。為民生解放,創萬里長征。

陳志

紀念屈原二首(古風)

汨羅江上忠魂船,愛國詩人離騷傳,

千古世人投粽團,世代英魂江水長。

隨想

端午家家棕子香。艾草戶戶掛門梢。

生菜鹹蛋伴豆醬。屈子忠魂永世留。

董春英

一葉小舟成詩

葉,是粽葉

綠色的

紀念你,屈原

詩人,與文字結緣

盪著文字小舟游山 游水 游世界

詩人,五月節里的詩

香了粽米

合著心情

紀念千年

詩人你我,盪著小舟

在遊歷文字里的江 河 湖 海

是用文字成舟

文字為葉

文字為景

文字也在境外

盪著湖海

盪著魚 浮水遊動

盪著風 駕馭幾朵浪花

一排排龍舟

載著粽子的時候

歡聚而不知何為五月節的時候

結繩幾段故事

灑落星辰時空

屈原詩人的詩在盪漿

載著水

涌著岸

悠蕩的粽香 在文字里一次次成排 湧來……

王愛君

端午節祭屈原

那一年

秦兵入侵家國危旦

擾你寢食

痛你心肝

那一議

你主張聯齊抗秦

修明法度

任能舉賢

那一刻

惹怒了貴族權宦

無辜誹謗

流放蒙冤

那一劫

未能使你倒下

復出江湖

雄心未減

那一賊

怎能容你再次升遷

又獻奸計

重發江南

那一念

舉世皆濁我獨清

浴者振衣

沐者彈冠

那一天

你站在汨羅江畔

拳頭緊握

恨貫雙眼

那一躍

懷沙成為絕筆孤篇

離騷天問

千古流傳

屈原 屈原

永遠的 屈原

王文君

寫給屈原

洞庭浩瀚湘水濤濤

你的胸懷海闊天空

溶得下江流萬道巨浪千層

當年你漫步行吟詩情浪濤翻滾你用冰心鐵骨猛烈撞擊昏王

你衣袂飄飄披著亂髮仰天長吟流血的《離騷》《天問》

浩月洗白了江邊每一塊石頭

流淌千年的江水啊沖走的是

寂寞的浪花沖不走的是招魂

的短笛我仿佛聽見你那顆心

依然在跳動跳動……

發現韻律之美 關注幽燕詩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f1b4a2e1d92f303e0b8b94e93237bb7.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