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好轉,餐飲業逐漸復甦,龍崗各大餐飲店已陸續開放堂食。根據美團平台的數據估算,當前全區餐飲門店復工復產約76.5%。
近兩日,本報記者兵分兩路,一路實地走訪大商場、街邊飲食檔以及工業園區,發現不少餐飲店已恢復堂食,但進店均需要採取測溫、消毒和登記等防疫措施。其中火鍋店、奶茶網紅店「回血」較快。另一路記者則跟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分局(坪地分所)對大型餐廳、酒樓開展「3·25」餐飲行業復工復產統一執法行動的腳步,一探恢復堂食的餐飲店後廚,看看食客們是否能吃得安全又安心。
3月25日下午6:00,記者來到龍崗華潤萬象匯購物中心,發現這裡的30餘家餐飲店均已開放堂食,大部分店內人氣尚待恢復,但是火鍋店卻走出了另一波行情。7點剛過,部分火鍋店門前已有不少於10位等候叫號就餐的客人。一火鍋店的服務員告訴記者,雖然生意較年前差很多,但近半月來生意明顯好轉,周末可恢復五成。位於隔壁的某烤肉店也同樣生意火爆。
商場內,同樣受歡迎的還有奶茶甜品店。雖然店門口貼著掃碼下單,但服務台仍有人排隊下單,休息區還坐著等待的顧客。三樓的另一奶茶店內也有一定的上座率。
商場內一家餐飲店已有序恢復堂食。
記者留意到,各餐飲店門口都放置了一張服務台,上面擺放著酒精消毒液、登記冊等。客人就餐前,要在店門口登記姓名、電話、身份證、體溫等信息,完成掃碼登記、體溫檢測、酒精消毒等,客人才能入店就餐。
「店內實行間隔就餐,每當客人離店後,我們都會進行消毒,10分鐘內不會安排客人就坐。」千味涮火鍋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場要求各餐廳嚴格落實防疫措施,恢復堂食要做到不扎堆不聚集,餐廳實行一客一消、隔桌就坐等具體要求。同時,記者留意到,有的店還打出了「使用公筷」字樣。而肯德基等餐飲店,桌面上還擺放著「間隔就餐」等字樣提示牌,入口處工作人員根據場內客流適量放行。
在龍崗的部分街邊餐飲店,各店面已逐漸恢復營業,並採取了類似的防疫措施,在門口設置了告示牌,提醒顧客注意。
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由於擔心疫情傳播和堂食安全,不少商家和市民仍然會選擇不聚餐或選擇不堂食。
位於天安數碼城的龍崗區熟食中心2月下旬已恢復營業,門店一直啟動「不堂食只打包」的營業模式,儘量減少點餐、取餐過程中人員接觸。也有不少顧客表示,考慮堂食的公共安全,還是儘量少聚餐為好。
對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按照市防控指揮部確定的深圳市疫情防控等級劃分,龍崗區為低風險地區,目前全區餐飲業門店都可限制性提供堂食和包房(包廂)服務。只要門店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市民可放心到餐廳就餐。
餐飲店內食客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就餐。
雖然部分餐飲店已恢復堂食,但是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食客們最關心的話題。3月25日晚,記者跟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分局(坪地分所)執法人員對坪地多家餐飲店進行突擊檢查。
當晚,執法人員首先來到南粵春酒樓查驗酒店衛生和入店登記記錄。記者看到,酒店的食品安全總體狀況良好,廚房環境衛生整潔、設備設施齊備、員工操作規範,其中,廚房功能分區合理、食品安全管理細緻全面系統化、員工訓練有素。
市場監督管理執法人員抽查酒樓後廚樣品。
「我們店目前員工有120多人,3月15日正式恢復堂食。」該酒店管理人員文先生介紹,恢復堂食之後,出於對食客安全的考慮,除了必要的測量體溫和信息登記之外,店內還對餐桌、餐具以及上餐流程作了更加規範的要求:餐桌要比平日清潔得更加徹底;建議使用公筷並且用不同顏色區分開來。「我們一直倡導顧客使用公筷就餐。疫情期間我們又增加了每桌的公筷、公勺數量,最大限度保證安全分餐。」文先生說。
當晚,記者還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一家火鍋店檢查,進入門店的客人需要進行測量體溫、登記個人信息、手部消毒等一系列步驟後,才被允許進入堂食區域就餐。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進入後廚,廚師正緊張有序地進行配菜,各類食品調味料擺放整齊,員工持證上崗,後廚環境比較整潔。
當晚,市場監督管理執法人員還對山峽老火鍋店、芙蓉三湘人家飯店等8家餐飲店進行聯合執法。執法人員表示,通過檢查,目前大部分飯店餐具消毒情況、廚房各加工區域衛生環境狀況符合標準,較好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相關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廚房各加工區域衛生環境狀況良好。此外,此次行動共抽檢8家餐飲單位,35個樣品,抽檢的樣品檢測結果均為合格。「接下來,我們也會聯合相關部門,不定期開展檢查行動,保障顧客到店能夠安全消費。」市場監督管理執法人員表示。
龍崗融媒記者 杜和平 張臻斐 文/圖
龍崗融媒編輯 鍾海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