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於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紅星村的武漢味美呆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有序地進行製作藠頭的步驟,清洗、腌制、剝根去須、燈檢、裝袋、密封、殺菌等13道工序,歷時60天,一顆顆白凈、酸甜爽脆的藠頭密封成袋,跟著貨櫃踏上海外之行。武漢味美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先明介紹,工人們正在為銷往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甜酸藠頭作準備。
藠頭,在古時被叫為薤(xiè),在我國有著超過3700年的悠久歷史,而舒安藠頭的種植史已逾800年。2010年,舒安藠頭經國家質檢總局審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項目」。
胡先明是土生土長的山坡人,以前在外從事藠頭等農產品加工。2016年2月,胡先明響應精準扶貧號召回鄉創業,在江夏區山坡街新建廠房,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味美呆」。據了解,武漢味美呆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藠頭、泡椒、黃瓜、藕帶等農產品加工。
2019年,在國內市場穩步增長的情況下,胡先明開始瞄準海外市場,申請出國備案相關證件。由於疫情的侵擾,時隔兩年,才迎來了味美呆的第一單外貿單。「2021年我們就賣了12個貨櫃,一箱25噸。」,談起藠頭的銷量,胡先明臉上泛起驕傲的神情,「2022年賣了32個貨櫃,去年增加到57個貨櫃,共計1425噸。」
2023年,胡先明搶抓出口機遇,成立產品研發小組,根據市場需求研發不同口味的醬腌菜,並根據日韓本土口味對藠頭配方進行調整,已研發出面向日韓市場的多款醬腌菜,計劃8月帶著樣品奔赴韓國。
除了各國對食品有口味的不同,每個國家對於食品添加劑的標準也各不相同。其中,日本對於添加劑苯甲酸鈉的含量最為嚴格,要求添加含量為0。「所以產品的配料只有藠頭、水、糖和醋酸,沒有任何添加劑,相應的保質期會變短,只有半年時間。」胡先明表示,味美呆生產的藠頭、山蔥等優質農產品已走出國門,成為日韓等國家餐桌上最常見的「中國味」。
胡先明通過自主創業生意紅紅火火,也仍然惦記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味美呆建立藠頭生產基地,一直在扶持山坡街道和周邊街道的藠頭種植戶,共發展藠頭種植面積1200畝,間接或直接帶動700戶農戶就業。
目前,該公司在國內醬腌菜行業位列前五,其中,外貿訂單約占30%,日韓出口銷售額為年均200萬美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250萬美元。
(選自 湖北日報客戶端江夏頻道 作者 吳靜 田雨 倪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e4d1f1ee0f3a2d256361ca7f36bb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