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機會

2023-03-02     錢耳朵

原標題:不缺機會

今天市場普跌,上證指數微跌0.05%,創業板指大跌1.04%。但成交量保住了,有9341億;北上資金凈流入7.65億。

這個行情算正常。近1年,3000-3300點之間來來回回慣了,昨天大漲,破了3300點,一下子讓人難以適應,所以今天就調整調整狀態。

在資金面上,流出的主要是「遊資和散戶」,機構處於凈流入的狀態。

有分歧才是正常的市場。

機構是根據基本面做投資的,基本面短期內不變,所以當機構認準了「經濟復甦」,一段時間內就會持續凈流入。

遊資和散戶多數是根據「題材」做投資的,近段時間各種題材,ChatGPT、數字經濟,輪番上場,漲幅喜人;有了較為可觀的浮盈,也就美滋滋地止盈了。

不管怎樣,勇哥比較喜歡這種市場:

能漲,有賺錢效應;但又不是每天漲,所以如果想買總是有機會。這種行情,潤物細無聲式地漲,結構性地漲;研究深了,就一直有賺錢的機會 。

保持信心,今年一起賺大錢。

1、新能源不行了嗎?

新能源車和光伏是一對「難兄難弟」,最近一直跌。今天新能源車板塊又大跌了1.6%,光伏板塊大跌了2.1%。讓不讓人玩了?

但說實話,新能源板塊最近有一系列利好(下文分析),之所以跌跌不休, 大機率是「市場風格不匹配」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的成交量都比較低,好的時候能有9000多億,壞的時候只有7000多億, 「錢少」。但今年以來的概念卻不少,ChatGPT、基建、數字經濟,輪番上陣, 「要花錢的地方多」。買ChatGPT、基建、數字經濟就要賣「別的板塊」。

加上1月美國的通脹超預期,市場對美聯儲持續加息的預期又起, 壓制了「成長板塊」的估值。於是,這個「別的板塊」就落到了新能源車、光伏的頭上。

不談「市場風格」,新能源板塊到底怎麼樣呢?

(1)長期前景

今天凌晨馬斯克公布的「宏圖第三篇章」能Z好地詮釋新能源車的長期前景。

作為全球新能源的先鋒,馬斯克2006、2016年分別發表了關於新能源的「宏圖」,現在都一一應驗了,所以「宏圖第三篇章」值得重視。

「實現可持續能源經濟的條件包括240 TWH的電池儲能;30 TWH的可再生電力; 在可持續能源製造業投資10萬億美元;所需能源為燃料經濟的一半;在地球上占地面積低於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及無法克服的資源挑戰為零。」

「實現可持續能源經濟的條件包括240 TWH的電池儲能;30 TWH的可再生電力; 在可持續能源製造業投資10萬億美元;所需能源為燃料經濟的一半;在地球上占地面積低於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及無法克服的資源挑戰為零。」

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是:

大範圍進行太陽能部署,汽車向電動化轉型,讓家庭、企業、工業轉而使用熱泵(Heat Pumps),高溫熱傳遞技術和氫氣的使用,以及在飛機、輪船上採用可持續性能源。」

大範圍進行太陽能部署,汽車向電動化轉型,讓家庭、企業、工業轉而使用熱泵(Heat Pumps),高溫熱傳遞技術和氫氣的使用,以及在飛機、輪船上採用可持續性能源。」

總結下來就是, 利用太陽能、汽車電動化,是大勢所趨目前新能源產業處於初期,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2)中期前景

根據乘聯會的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2022年的銷量是650萬輛), 同比增長近31%,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36%。

看看今天各新能源車企公布的2月的銷量,大部分都維持了高增長,所以,全年36%的增速應當可以完成。

此外,近日寧德時代推出了「鋰礦返利」的計劃。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向部分重點戰略合作車企供應的電池中,將有50%以碳酸鋰材料20萬元/噸(目前的最新報價是41.5萬元/噸)的價格進行計算。

這就說, 寧德時代在「向整車讓利」。這有助於國產新能源車抵抗來自特斯拉降價的壓力,所以,進一步消除了勇哥對今年新能源車銷量的擔憂。

根據CPIA預測, 2023 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約為95-120GW;2022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87.41GW。這就是說, 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的增長區間為8.68%-37.28%

並且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今年光伏的裝機量預計並不悲觀。

1)1月國網區域26個省區市的光伏新增裝機量為11.7GW, 同比增長了82%

2)2023年光伏招標持續創下新高。截止到2月28日, 光伏組件的招標規模已經超過55GW

說明,隨著上游矽料矽片降價, 今年光伏的裝機量可能超預期

(3)短期邊際改善

昨天,財政部說, 對於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車輛購置稅。有利於刺激新能源車的銷售。

上周,鋰電原材料的價格持續走弱,電池級碳酸鋰跌了7500元/噸,均價報41.5萬元/噸。

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下跌,有助於鋰電各環節產能釋放,降低整車的成本,利於銷售。

本周緻密矽料均價為230元/kg,和上周持平;

主流M10型號矽片6.22元/片,G12型號矽片8.2元/片,環比上周持平。

說明 前期的光伏降價慢慢接近尾聲了,光伏產業鏈有望迎來階段性企穩

最後,看看估值。

目前新能源車的PE為28.12倍,位於近5年31.63%的百分位;光伏產業的PE為23.37倍,位於近5年2.05%的百分位,都比較低。

綜上,雖然新能源車、光伏一直跌,但投資價值其實挺高的;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吧。

2、板塊分析

(1)銀行:

銀行板塊近幾天漲幅不錯,這 體現的是經濟復甦

銀行板塊的走勢跟整體經濟息息相關,這是因為銀行主要是靠「放貸」討生活的,當經濟好的時候,個人和企業更樂於借錢,推動利率上升,銀行的凈利潤增加;當經濟差的時候,人們不僅不願意借錢,反而拚命存錢,銀行的利息收入減少,利息支出增加,銀行的凈利潤減少。

目前,隨著經濟復甦逐漸被驗證,房地產的銷售回暖, 銀行板塊有望迎來邊際改善

(2)傳媒:

傳媒板塊今天大漲1.88%。

從行情走勢來看,傳媒板塊從2015年就一直下跌,每次反彈,最後總會跌下去。但從估值看,中證傳媒的PE是36.94倍,位於近5年45.37%的百分位。跌了7年多,估值卻不低,只能說明 這個板塊的盈利實在太差

從2022年10月31日算起,傳媒板塊已經漲了38%;對於這種沒有盈利支撐的板塊,勇哥是不會投。

(3)醫藥生物:

醫藥生物板塊今天跌了1.08%。

提到醫藥,很多小白腦海里想到的就2件事:1)人口老齡化要來了,醫藥將迎來爆發性增長;2)日本也經歷過集采,但醫藥公司後來也大漲。

投資沒有那麼簡單。集采對醫藥板塊的影響是長期的,一些沒有競爭力的醫藥企業最後只是淪為了「廉價的代工廠」,只有微利;其次,日本當年的死了大批的製藥公司,少數存活下來的公司雖然漲的好,但大批死了的公司也投資者帶來了大量的損失。

所以,對醫藥板塊別盲目樂觀,要精挑洗選。比如說,創新藥、醫療新基建可能前景不錯;但一些普通製藥公司的投資價值就很一般。

(4)電信:

電信板塊年初至今已經漲了35%。

勇哥要提醒一下,電信板塊今年的景氣度很高,概念也不錯,暫時沒什麼利空;但三大運營商是國企,盈利不是主要目標,長期能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率不會很高,不建議追高。想一想2015的中國神車。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dcddbdcfa66e6bc45fcf9ca0c18b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