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機位直播用啥好?Elgato這三件套,最佳解決方案

2022-06-16     波導終結者遊戲解說

原標題:多機位直播用啥好?Elgato這三件套,最佳解決方案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作為直播錄製、採集領域的大哥大,Elgato的產品線一直都很豐富。陸續一直都有朋友來諮詢,遊戲採集到底應該買什麼型號,其實很簡單。一般情況下,為了得到與直連顯示器效果無異、無額外延遲的效果,遊戲採集卡是必須要有環出功能的,若沒有,一般就是定位的直播相機採集了。

比如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Elgato Cam Link,就一個U盤大小,一頭USB3.2 Gen1,一頭HDMI,最高支持4K30幀,剛好和相機性能匹配。

然而,在需要多機位直播的時候,卻也有設備太多、接口緊缺、切換麻煩這麼個問題。之前需求高的,可能得通過導播台來解決,現在有了Elgato Cam Link Pro,支持四路HDMI信號的輸入,在相機方面應該是完全夠用了。

然而,我還是有點貪心,奢望這一塊採集卡就能解決遊戲UP主的視頻直播需求:3路遊戲輸入+攝像頭,或者2路遊戲+2機位之類的。去年發售的時候國內很快沒貨了,這次逮到,入手實際把玩試試看。

說明書啥的就不看了,倒是這個貼紙別出心裁,看材質應該是個鋁片,背後是個雙面膠~

整張卡的設計結構上,跟Elgato 4K60 Pro基本一樣,全金屬外殼,上下留有散熱孔。

接口方面,仍然是PCIe x4與主板相連,畢竟x1的帶寬撐不起同時4路的輸入。擋板方面,沒得選了,因為單槽要縱向排下4個全尺寸HDMI接口,用不了短的。

從背面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四路的晶片整整齊齊排在這。

之前的Elgato 4K60 Pro畢竟只是單路,PCB板沒這麼大,所以可以換高低兩種擋板,這次Cam Link Pro就不行了,但是拆還是一樣好拆。外殼仍然只是起到保護作用,並沒有貼緊晶片,金屬的導熱優勢就用不著了。不過畢竟只是採集卡,並沒有內置編碼晶片,應該不會有多大的發熱。

Elgato在軟體上也有非常完善的生態,4K Capture Utility在軟體功能和性能上應該是最好的一款官方軟體了。具體功能之前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不再重複,這裡我們主要來看對Cam Link Pro的支持。

首先在設備上,直接就是4路,4個設備,意味著每一路的視頻都可以獨立輸出給不同的程序用。而在多路組合輸出方面,集成在了第1路輸出裡面。它支持單路、畫中畫,並排,三路倒品字型 ,四路這幾種組合方式,其中每一路的源都可以任意設置為四路中的任何一個源。不過,不支持上下並排,以及具體大小調整,這個問題不大,在OBS裡面單路手動調整即可。

關於是否支持單路4K60輸入,我測試了一下,是不支持的。我用手上的一加10Pro,拉一條Type-C轉HDMI2.0的線輸入進去試試,被鎖在了30幀。這也是目前手機、遊戲機直播採集的一個困境:解析度和幀率比較固定,如果採集卡不支持,便不得不降檔。一加10Pro的螢幕是三星3216x1440解析度、120Hz刷新率,驍龍8Gen1+LPDDR5+UFS3.1的配置,配合HyperBoost穩幀玩起遊戲很爽,但是如果想接採集卡錄像,由於目前安卓同屏輸出無法縮放解析度,3216x1440隻能向上輸出固定的4K,幀率只能跑到30了。

再比如XSX和PS5都不支持4K30的輸出,XSX還好可以退到2K(1440P),PS5隻能退回1080P,這也正是網上會流行開「PS5 鎖屏寶」的原因。用2K顯示器的用戶,接PS5,如果不做EDID欺騙,就只能玩1080P拉到2K的畫面,比4K縮回2K效果是要差的。

其實官方從來宣傳的都是4K30,支持4K60也只是我自己的奢求。如果聽見有人說「單路4K60」,指的應該是採集輸出層面,這個等下我會跟大家詳細分析。另外,跟一般採集卡會被軟體獨占不同,Elgato Cam Link Pro經過了DirectShow的接口,可以實現多應用同時採集,這在某些需求場景還是非常有用的。

剛才我跟大家聊到了4K60,它底層原理是這樣的。就是第1路,可以組合輸出的這一路,組合之後的輸出規格上一直都是可以開到4K60的,比如4路同時輸入1080P60,組合之後就是一個4K60的螢幕。而在單獨的每一路上,最高規格是4K30,或者1080P60,我實測1440P60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們還是看回它的多機位功能吧。首先,我是強烈推薦你配合Elgato Stream Deck(注意不是V社的Steam Deck)用的,這個控制台的功能實在太強大。添加了插件之後,我們便可以直接控制第1路的輸出。這裡各種效果都能夠實現,不需要到4KCU里調,而且循環輸入這個功能更是4KCU里沒有的。

這裡我們可以看一下在OBS里的實錄效果。首先它這個切換就非常流暢,因為本身是採集卡內部實現的。OBS可以做這樣的效果嗎?可以通過N個預設的方案來實現,但肯定比現在這樣麻煩不少。另外,切換預設時,也會涉及到採集卡、攝像頭等設備的關閉與開啟,跟這樣同一個信號源直接無縫切換有不小的差距。另外,DirectShow支持下的多源採集,使得它也可以多路顯示同一個源,或者一個源被使用多次。

所以,縱觀全局,如果是純粹相機接採集卡的多機位需求,Elgato Cam Link Pro就是神器,四個機位一般直播間滿滿的夠用,比OBS切換預設更簡單流暢。至於指望用它單卡來替代遊戲採集卡來回拔插+攝像頭的朋友,還是另想辦法吧,一來不能4K60,二來無環出,三來DirectShow轉發還會多一點微小的延遲。遊戲UP主目前最理想的還是Elgato 4K60 Pro或者4K60 S+,配上Cam Link Pro來做多遊戲源+多機位。

至於後面Elgato會不會出MK.2版,支持至少一路的4K60,或至少是EDID上支持以便設備能跑在4K60規格上,或是出個3進1環出之類的遊戲直播卡,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說到MK.2版,Stream Deck也出了MK.2版,功能上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增加了換殼玩法,算是在顏值上做了一次升級,並且還有白色款。之前訂的時候因為眾所周知的聽我說謝謝你溫暖了四季的原因卡著,剛到手,放一起寫吧。

品名上,控制台還是Stream Deck,並沒有後面的MK.2,應該是要直接替代舊款的節奏。其他的像Elgato家的4K採集卡也有出過MK.2。

不過從內包裝和表面材質上,還是可以看出與初代有一點不同。

2代做成了可鍵線分離式的,1代的線是不可分離的。可分離式在收納的時候當然更具有優勢。

第二個改動是底座,1代的底座採用的可調節支撐腳,實際由於使用角度關係,大體也就平躺或者支起兩種。Elgato Stream Deck MK.2直接就改成了一體式的,固定了一個最佳角度。

底座的側邊則是縷空的,背面也有一個進線孔。

如果要平躺著用,則直接把控制台這樣平放即可。這裡可以看到,標配的這個線頭長一點,還是有必要的,可以剛好在中間出線。

總體來看,2代的底座會比一代更穩固線,鍵線分離就更是實打實的改進了。

2代另一個特點是可換面板,甚至可以DIY或者去3D列印,不過我暫時還沒時間折騰。面板材質上,也可以看到,相比1代的磨砂質感,2代更偏細膩。

在軟體上,Stream Deck也經過了不小的升級。官方直接搭建了一個商店,裡面的資源非常豐富。剛點進來,我還看到了腳踏式的控制台,不禁想起Xbox Adaptive Controller來。

在Stream Deck的商店裡,有數量非常多的插件,以及成套的圖標可以直接套用。另外,還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音樂和音效供選用。之前我寫1代控制台的時候就已經說過,這次還要再重複一遍,Stream Deck里的功能都是API級別的,並非簡單的模擬快捷鍵。

成套的圖標和功能,我們都可以直接套用,然後再在現成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適合自己需求的自定義。比如上面這套,就是Elgato FaceCam的方案。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不是接相機了嗎,還用攝像頭?相機畫質肯定是更好的,不過調節卻還需要在相機上進行。而Stream Deck對FaceCam的控制是集成化的,多機位的時候,如果需要UP主本人實時攝像頭進行控制,則在相應機位採用FaceCam也是很不錯的方案。

另外,它的圖標是支持GIF動圖的,來感受一下吧……

因為我打算在工作室搭起多機位雙機直播的環境,之前WAVE:3放家裡用,一樣不想來回拔,這裡還是再添一個。這次的麥克風應該是一樣的,只有包裝左下角新增了紅點認證的標誌。

包裝內結構好像有點改變,但是配件沒有變。除了說明書等物,一條Type-C的數據線,還有一個轉換螺母,用於懸臂。

相當有特色的觸控式靜音鍵,現在越來越多麥克風也在用,靜音的時候沒有機械開關,不發出聲音也沒有額外震動。

音量,監聽,監聽比,通過正面的按鈕按下進行切換,旋轉來調節。麥克風所有細節都是不變的。

最大的變化來自於軟體,當然也需要硬體支持才行。Wave Link軟體支持音頻效果插件了,這裡寫著支持VST2、3的插件,經我一番實測,64位的VST3插件兼容性最好,其他的只能看臉。

這方面的可玩性就多了,這個領域我也只是初學者,後面有更多積累了再跟大家分享。很多人需要的什麼男聲變女聲之類的,用插件就能輕鬆實現。

在軟體介面上,倒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具體的使用邏輯無異,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單篇。只是在每個通道的下方,都能開啟音頻效果的介面,而且同樣的,這個音頻效果可以只對自己的監聽,或者直播出去的音源單獨生效,可玩性非常高。

同樣的,Elgato Wave:3一樣可以接入Stream Deck進行快捷控制,這也是搭建這樣一整套直播環境的核心所在。

總結一下,多機位直播時,Stream Deck是必須的,控制功能太強大,Wave:3我也很推薦上,Clipguard防爆音已經夠實用的了,現在Wave Link軟體又能支持VST插件,等於有無窮的可能性了。Cam Link Pro可以接入多路的相機,但由於相機需要單獨操作,個人也推薦備一個FaceCam用於從控制台直接控制。另外,需要直播主機遊戲的場合,還是需要上Elgato HD60 S+或者4K60 Pro這種支持4K60環出的遊戲採集卡。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和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d903b7d337dab72aabded69335742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