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著急,慢慢來

2022-07-01     Lens

原標題:別著急,慢慢來

《墊底辣妹》劇照

7月1日,我們迎來了今年的下半年。昨天我們的推送,標題叫「下半年,好好過」,大家都很有感觸。

@viuviu

上半年基本都封在家了,希望下半年真的能好好過

@胡蘿蔔絲

人到中年其實是很困頓的,上有老下有小,在公司中也是夾縫中生存。但每個年紀都是此生一次啊,不止下半年,下半生也要好好過。

@嬌·兒

下半年:不念過往,不懼將來!向著自己喜歡的樣子好好努力~

@SHA

2022上半年,過了個寂寞。

@sam

剛開完半年會總結會的我,看到這支片子真是百感交集。前半程過得很亂,後半程還是有點慌。

當一年過去一半,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對時間有些感觸。有研究表明,在一些特殊的時間點,人們的焦慮會陡然增加,比如高中或大學畢業,里程碑式的生日(如18歲、21歲、30歲、40歲等等),還有很多重要節點的日子(假期最後1天,倒計時100天,辭舊迎新等)。

你是否也正處於這種「時間焦慮」之中呢?

時間並非標尺, 每個人的人生節奏不盡相同,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但人生的終點並非當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我們去「突破自我」。 在這過程中,我們卻難免會被年齡或者環境等束縛,總喜歡用年齡當藉口、跟別人做比較:

應屆畢業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但身邊的同學已經拿下了幾個offer;

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工作好無聊,朋友圈裡別人的工作好像都很有意思;

35歲,朋友晉升高管、年薪百萬,我卻想要事業轉型,但又覺得為時已晚;

50歲年齡大了,想要豐富生活,卻又覺得考駕駛證或開始學習一門新語言很難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其實 時間的早晚,生活的節奏,這些並沒有標準答案可言,他人的生活,並不是我們自己生活的對標。就如我們今天4個故事的主人公一樣,許多人都在享受著自己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只需要用心經營和感受每一天就好。別著急,慢慢來。

不考慮太多就業壓力,

先享受讀書的過程

@徐霞客,法語轉行律師,准研究生

高考結束後焦慮高考成績,大學畢業又面臨不同的選擇。從學校進入社會後,又焦慮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是否能安定。人生似乎在重複一次又一次的焦慮。其實,很多時候,變化並非由焦慮促成,它可能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我本科在國內學了四年法語,2017年一畢業,就去到非洲,做的是法語翻譯。在公司待了半年左右,正好有轉崗的機會,當時有幾個部門可以選,我就選了法律和風險控制部。

在此之前,我其實對法律完全沒有接觸,也沒有任何概念,進部之後才正式開始接觸法律。因為我去的國家是剛果,工作中主要接觸的都是當地法律,跟國內法規有一定的差別。在那邊工作節奏比較慢,空閒時間多,我就開始準備法考。

選擇轉行法律,最開始是受大四一個口譯老師的影響,他建議我們如果沒有非常堅定的想做翻譯,5年內最好轉行。

後來又在剛果看了一些當地律師寫的法律意見書,感覺很受啟發,最終決定了入行法律。

2019年7月我從非洲回來,因為是脫產準備法考,所以比較拼,同年10月我通過了司法考試。考完司法考,我來到北京開始做實習律師。拿到律師證的要求是在律所掛職的一年內,辦滿10個訴訟的案件或者非訴訟的案件,辦完後還需要寫總結、通過北京律協的考核等等,最終算下來用了一年半左右時間拿到律師證。

在律所待了一年多之後,我對這個行業也大概有一些自己的認識。

《Legal High》劇照

北京是法律行業工作機會最好的地方,這也意味著競爭很激烈,當時我周圍的同行都是高學歷又有經驗的,我自覺是一個「半路出家」的,缺少點法學素養,所以拿到律師證之後,我又決定考研。

這在之前我對考研也沒有了解,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我就想一定要考到最好的學校,於是就報考了人大。

我本科不是學法律的,研究生只能報考法律(非法學)碩士,它可以算是最卷的專業之一了,因為它門檻相對較低,也不用考數學,於是考的人也特別多。結果就是沒能考上。

被調劑到現在的學校,我的心情一度很低落,但是看學校的時候又驚喜地發現,這個學校三年制研究生,有項目是研二可以去法國,到了那邊能再拿一個歐洲法的碩士學位,剛好我本科是學的法語,我覺得這對我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優勢。

今年9月,我又要當新生啦。現在沒太考慮以後的就業壓力,就先享受讀書的過程。

「現在我們不再害怕嘗試新事物」

@YiXuan,英國GoEast 亞洲超市,經營14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節奏。當原有的節奏和計劃被打破,不要著急,先修復一下心情,或許,一個不一樣的轉機正在等著你。

《非凡夏日》劇照

現在回過頭看,新冠疫情之後,我們的銷售其實反而變好了,銷量漲了40%。

我是潮州人,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讀書期間得到了出國交流的機會,便一直待到英國至今,已經有22年了。現在在英國伊普斯威奇,經營一家亞洲超市,我們的店現在有300多平方,雇員十個左右。

一開始我們只是線下超市。疫情初期,有政策說需要關掉所有的店鋪,很多人都來排隊買米,大家一開始都挺慌張,我們也不太知道疫情是什麼情況。如果關店,超市員工的工資要照付,大概有5000多件貨物要被積壓在倉庫,但是不關店又很擔心安全問題。當時我就想這些東西要怎麼賣出去,於是想到了網絡。

領先一步在疫情封鎖期間,擴展線上交付

GoEast亞超線上交易平台

當封鎖一來,我就決定開始做線上商店了。我和丈夫Tak找朋友花了三天時間,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並上傳貨物的價格和照片。隨著網店的啟動和運行,我們成功地將超市營業額保持在封鎖前的三分之一。

周圍居民對超市的依賴非常大,微信群送貨需求也很大,我們開始在十英里範圍內提供本地送貨服務。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運費和運力。疫情期間運費非常貴,貨進來之後毛利潤很低,當時我的丈夫在家辦公幫了我很多,他會幫我送貨裝貨。

後來《衛報》和《泰晤士報》報道了我們的故事,知名度起來後,超市的線上生意也打開了。

除了線上採購和營業時間之外的訂單,我們還在網頁添加了關鍵詞的搜索。一些潛在客戶可以通過線上留言的方式,把他們的需求和建議告訴我們,還能看到客戶對我們超市的評價,平均得分是4.5 分(滿分 5 分)。

直到現在,疫情常態化兩年多了,這個線上系統還在繼續使用。現在我們不再害怕嘗試新事物,也許有一天我們的超市能夠走向全英國?

五十歲後過法考-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ccc 分享父親「逆社會時鐘」的經歷

如果生命已經過半,你是否會倍感失落?生命的起點,我們無法決定是在哪一天。但是人生的起點,你隨時都可以給自己畫一個新的。

《續倒數第二次戀愛》劇照

父親前幾天領證了,現在他是一名實習律師。

挺讓人佩服的。父親大學學的是自動化,在本地證券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後,20年前開始北漂做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北漂回來後的工作也與法律不相關,後來半失業也做與破產法相關的事。

大概四年前,他突然開始備考基金從業資格證,並且成功通過,當時他走到哪都在聽課,家庭聚會他也坐在親戚家沙發上刷題。

疫情開始後的幾個月,父親又開始在家備考司法考試,仍然是每天坐在沙發上找網課來聽,後面又學著開始用B站看課,用微博看法考資訊。

第一次因為沒有任何基礎,準備時間也不充分,果不其然沒通過客觀題。

《薄荷糖》劇照

今年他又開始二戰法考。平時我不在家,他就在我的屋裡學習,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一點多睡覺,他買了許多學習資料,在網上書上各種刷題,也很少出門,還跟我說很羨慕學校的環境,有自習室能安安靜靜地學習。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段子說一人被關在監獄裡結果通過了法考,我講給他聽,父親開玩笑地說,要能過他也想被關進去(能有 專注的環境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他順利拿下了客觀題,本以為通過不了主觀題,沒想到也通過了!

「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去的人不多。」這是父親的信念。前段時間考完試成績還沒出來,他又開始學稅法了。

@ccc 父親分享的備考心得( 滑動查看詳情)

88歲當健身教練-

沒什麼大不了,我們隨時可以重來

@納希達·阿布登,50歲愛上健身

有研究表明,為了長壽和健康,你可能需要的運動量比你想像的要少。利伯曼與哈佛大學的其他科學家共同提出過一個觀點:鍛鍊沒必要太難,每天8分鐘都行。好的習慣,好的生活方式,隨時可以開始,任何時候也都不晚,怕的是你一直都不願開始。

納希達·阿布登是德國一位私人教練,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她的年齡,88歲。

納希達說:「對我來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沒有什麼意義,我把它拋到腦後。」

50歲的時候,她的膝蓋總有些不舒服,去看醫生被告知缺乏運動,導致關節不靈活。「那時候我就想,健身房裡都是年輕人,他們都能當我孫子了,恐怕看到我,會笑掉大牙吧!

儘管心中顧慮重重,但在家人的鼓勵下,為了健康,納希達還是決定勇敢試一試。為了讓奶奶能夠感到自在一點兒,女婿和孫子,也一起陪納希達去了健身房。

Nahida Abdin在Facebook上分享的圖片

為了減少存在感,每次在健身房上課的時候,納希達都躲在班課的最後面。

事情的走向與她開始預想的大相逕庭,訓練課上氛圍特別好,教練喜歡她的態度,經常當著大家的面表揚她,納希達成為了班級中的「榜樣」。

「我哪有那麼聰明,不過是孩子們想要鼓勵我罷了」,經常有人向她請教問題,「但他們既然問我,我就要能講給他們聽。」

於是,納希達更加認真的聽著每一堂課,有不明白的問題,甚至還拿一個小本本記下來,課後再問教練,

這之後她愛上了運動,還參加教練培訓課程,並拿到了專業教練證書,正式開始授課。

說起她的魅力,學員們說,「她像媽媽一樣,總是鼓勵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像納希達那樣,永遠充滿活力並幫助他人」。

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也沒有所謂的終點。但只要出發,總能在沿途收穫不同的風景和驚喜,或早或晚。當回頭望,我們都會感謝那個不畏懼出發、不畏懼痛苦、敢於成就的自己。

希望下半年,我們都能在自己的時區里繼續前行,感知更多沿途的意義。

文字:珍妮 編輯:曉萌 運營:yu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d58872cc9a0ff16ceb5e8154202e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