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全國統考時間定了!多省試卷結構有重大變化!高考地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和技巧

2023-02-21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今年高考全國統考時間定了!多省試卷結構有重大變化!高考地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和技巧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提到,全國統考於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6月7日

9:00至11:30語文

15:00至17:00數學

6月8日

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15:00至17:00外語

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來源:教育部網站

同時,近期多省(市)陸續印發《通知》,為適應新教材新課標變化,對高考命題及試卷結構做出調整。詳情《通知》見下方詳文

湖 南

2023年1月9日,湖南省公布新版《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試卷結構》,從2023年開始實施。

河 北

2023年1月4日,河北省公布新版《河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試卷結構》,從2023年開始實施。

江 蘇

2022年11月,江蘇省印發《通知》,公布新版《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試卷結構》,從2023年開始實施。

重 慶

近日,重慶市公布2023年《重慶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試卷結構》。

浙 江

2022年9月,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相關通知,明確「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語文、數學和外語科目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選用全國新高考I卷」。

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雲南、西藏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關於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雲南、西藏地區實施新教材新課標教學及高考命題安排。其中五省數學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從2020年級高中生(2023年高考)開始實施。

由於選擇題不敘述推理過程,解題入口寬、方法多,再加上猜答得分機率為1/4,所以普遍認為選擇題尤其是單項選擇題比較容易。這種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選擇題要想得高分、得滿分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高考中,地理選擇題一般是成組出現的,即以一段文字材料或圖表為背景,設計2~3道選擇題,背景材料往往是解題需要的已知條件或解題的指導語。這樣的設計方式使各個試題相互關聯,考生答題時往往發生連鎖反應,一旦審題失誤或考慮欠妥,可能造成一組試題全錯,損失慘重。所以必須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一 、選擇題的置疑特點

命題者為了減少考試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試的可信度和區分度,命題時一定會考慮並提高選擇題的迷惑性。

1.混淆概念 在涉及概念的選擇題中,往往是通過混淆相關概念,或利用考生對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認識來置惑誘錯。對於這類試題,考生必須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和比較,注重其內涵和外延。

2.以偏概全 某些選項表述的知識點在特定的時間或地區內是正確的,但並不一定具有普遍性。選項中的表述以偏概全時,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這時要從多角度去思考,或從語法、邏輯的角度去分析。

3.表述絕對化 選項中絕對化的表述大多是錯誤的,但有些絕對化的表述是正確的,因此必須認真分析。分析這類問題時,使用反例法往往比較有效。

4.定勢誘惑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維定勢。受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很多考生很容易誤入圈套,掉下陷阱。解答這類試題時,要注意分析思維的科學性和全面性,要注意加強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5.誤聯因果 選擇題中的因果關係有兩種:一種是題干與選項之間的因果關係,另一種是選項本身具有的因果關係。解答這類試題時,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關係是否正確。

6.變式迷惑 這類選擇題主要是通過變換試題的表現形式,如圖文轉換、形式變換或通過新情境的干擾來增加試題的迷惑度。

7.無圖考圖 這類試題在近年的地理高考中比較常見,也是考生容易出錯的題目,要引起重視。解答這類試題要求有較強的空間想像能力,因此,平時一定要加強對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8.隱含信息 這類試題的關鍵信息往往隱含在題干或地理圖表中,如果沒有把握住題干或圖表中的關鍵信息,必定導致答案錯誤。因此,解答這類試題要特別慎重,而且要注意檢查。

9.前後矛盾(正誤同項) 有些選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確的,也正因為如此,其迷惑度明顯增加,也很容易導致考生誤入陷阱,應特別注意檢查。

10.支不符干 這類試題的迷惑度更大,因為其選項本身往往是正確的,只是因為不符合題乾的要求而不能成為正確答案。

11.新名詞、術語的干擾 在與時政地理有關或能反映地理研究新成果的試題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新名詞、術語或陌生地名,而這些新名詞、術語或陌生地名增加了試題的迷惑度,解答這類試題往往用排除法。

二、解答選擇題的一般方法

1.仔細審題

「仔細審題」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迷惑性也越來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那樣具有一定的伸縮性,一旦審題出現偏誤,就會導致全盤皆錯。仔細審題,對做選擇題尤其重要。 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明確題意和要求。具體要求可概括為:

第一,明確題目結構。

選擇題包括題乾和題肢兩部分,「仔細審題」是指對題干與題肢要認真地加以審讀,搞清題干中的答題項、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是指答案包括的內容和項目,主幹語是選項表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定語是對回答內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別要關注題乾的「設問」,也就是「題眼」,它決定了選擇的方向。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A.明確試題要求和提示信息。題干是選擇題的主體部分,由提供條件的疑問句或陳述句構成,長短不一,圖文並茂。理解題乾的關鍵指導語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適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等等。

B.明確試題意圖和提取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全面分析題干內容和充分挖掘題目提供的條件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明示條件:題干中附有明確的解題條件;暗示條件:多潛隱在題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條件:在題干中出現的數量詞、方位詞或特定名詞等;借用條件:用同一事實的不同說法給出解題條件。

C.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選項敘述錯誤常有以下幾種情況:誤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長江中下游多雨」;表述絕對化,如「迎風坡的降水一定多於背風坡」;前後矛盾,如「衛星在大氣層中高速運轉能較好地散熱」;概念混淆,如「海嶺、海溝等構造帶將地殼分為六大板塊」;表述錯誤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區盛行下沉氣流」、「太陽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星際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以偏概全,以點代面,舉例不當,如「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夏秋季節」。

D.明確選項與題干之間的關係。選項內容是否完全符合題干要求,尤其有的選項本身敘述是正確的,但與題干無關,對這種選項要特別注意。

2.認真篩選

「認真篩選」是指依據題乾的要求,從題肢與題乾的關係上對備選項進行認真推敲。近年來,備選項的干擾性日益增強,需認真分析。可以通過對現象特徵的對比分析來掌握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明確選項與題乾的關係。根據限定語,得出題干中的引申義,對地理特徵、現象進行縱橫對比,正反區分,明確現象發生的區域與時限。一般來說,可以有這樣三次篩選:

第一次篩選,即「排錯項」。在審清題肢的基礎上,排除有知識性錯誤、觀點錯誤的題肢。

第二次篩選,即「排異項」。常針對有多項條件限制的題型,雖然題肢觀點或內容本身正確,但與題乾的規定性無關,這種試題選項的干擾性比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標準是「是否符合題意」。做好「第二次篩選」的關鍵是要仔細分析每個選項和題乾的聯繫,以題干給定的條件為「篩子」,對選項逐一進行篩選,檢查驗證,棄誤留正,得出正確答案。

第三次篩選,即「選最符合題意項」。當一個小題出現兩項或兩項以上與題干有關聯的題肢時,這樣的選擇題往往難度較大。這時我們就要堅持「以干求肢」的解題原則,以題乾的規定性為準繩,逐一分析題肢,選出最能與之「掛鉤」的選項,即「最符合題意」的題肢,排除其餘相關但不相符的題肢。

3.果斷確定

第一,相信直覺。第一感覺的正確率通常是比較高的。在仔細審題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做出選擇後不要輕易改動,如果經過一番考慮後,仍然不能確定正確選項,就先選上一個最有可能的選項,然後打上問號,等做完全部試題後,再對有疑問的地方作重點檢查。假如在檢查的時候還不能有把握地確定正確選項時,記住一條:「別動了,就選一開始選的那個!」如果過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響,反而會懷疑正確的選項。

第二,不要空題。當你實在確定不了正確選項的時候,就是閉著眼睛也要選一個,這樣做,正確的機率是25%。

三、審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題中的關鍵字詞

題中的關鍵字詞,是試題的「題眼」,需認真把握才能為正確解題打下基礎。如試題的設問是「為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該城市應」,四個備選項中有「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粗心的同學會認為該選項是正確的,因為擴大綠化面積確實可以改善城市環境,然而這些同學在解題時,並沒有很好地把握試題設問中「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中的「排放」二字,顯然擴大綠化面積並不能減少尾氣排放,只不過能降低尾氣排放造成的危害而已。有時,粗心的同學會將「此時」「該季節」「近年來」等看起來不太重要的信息忽視,從而在簡單的試題上栽跟頭。如試題的設問是「近年來,某地荒漠化面積顯著增加,其原因最可能是」,實際上「近年來」就是提示考生應選擇人為原因,因為一個地區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在短時間內一般是不會變化的。

(2)注意選擇正確項還是錯誤項

大多數情況下,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正確選項,但也有一些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錯誤選項。如:江蘇地理試卷中有雙項選擇題這一題型,有的題目要求考生選擇出錯誤的兩項,但一些粗心的考生根據慣性思維選擇了正確的選項,從而出現相反的結果。

(3)注意觀察和提取圖中的信息

地理試題離不開圖,正確提取圖中的信息是解題的基礎。在試題給出的坐標圖中,有時命題者有意將不同坐標圖中的數值發生變化,不認真審題的考生就很容易在這方面出問題。

(4)注意題組中各題之間的關係

地理選擇題多以題組的形式出現,這說明該題組中的各題並非獨立的,而是有著某種密切的聯繫,有時上題正好是解答下一題的重要條件。如果審題時不能注意這一點,不能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讀這一題組,而是將自己局限於某一題中,則常常會導致無法解題。與此相反,有些題組中還經常出現條件不斷變換的情況,解題時千萬不要將上題中的條件作為下一題的已知條件,否則極易受到干擾,最終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解題時應將它們看作是一道道獨立的試題。

四 選擇恰當的方法,高效快速解題——正確解題

1.直選法

一些試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題時根據自身對知識的記憶情況,選擇出正確選項即可。

2.排除法

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干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後把比較有把握的選項排除,直至最後剩下唯一的選項。找准解題的關鍵點,根據這個關鍵點進行排除,不僅可以正確解題,也可大大節約寶貴的考試時間。

3.優選法

選擇題有時所給選項有一個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題目要求,而試題又明確說明該題為單項選擇題,這時,考生切不可懷疑試題出了問題(尤其是高考試題),而應採用優選法,即從這幾個符合條件的選項中,找到最符合題意的或最佳的選項。在做選擇題時,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對剩餘的選項進行分析,以免由於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錯誤,因為有時所選答案表述正確但並非是該題的最佳答案,此法與排除法有相近之處

4.特例反證法

反證法是解答地理選擇題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謂反證法,就是在解題時,並不是直接判斷某選項描述的正誤,而是通過逆向思維,找出不符合選項描述的特例,進而來確定選項的錯誤,從而排除一個個障礙。用特例反證法來解答的選擇題,在語言描述上一般較有特色,大多選項中會現「全」「都」「均」等語氣比較肯定的詞語

5.因果聯繫法 

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往往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少命題者據此編制出一系列具有因果聯繫的選擇題。在解答這類選擇題時,考生先要認真審題,分析出題干中的關鍵詞,找出題乾和選項之間的聯繫,然後就此探究現象的成因或追尋某種現象可能帶來的結果。這種類型的選擇題,命題者往往會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設置障礙:選項本身就是錯誤的,不符合科學性;選項雖然正確,但選項和題干之間並不構成因果關係;顛倒了因果關係,如要求選擇出題干中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而給出的則是題干中內容會導致的結果。

6.圖文轉換法/圖解法

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在解題時,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圖文轉換,使題中所給的圖(或文)信息朝我們比較熟悉的文(或圖)去轉換,這將極大地提高解題效率。如在做地球運動習題時最好是畫出最常見的圖來輔助思考、想像,如側視日照圖、直射點回歸運動圖、區時計算模板圖等。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7.比較法

有時為了考查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綜合評價與對比分析能力,設計兩個區域地理事物或現象比較相似的,如對地形、氣候、水文等進行比較,在解答時首先應認真審題,明確題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本質特徵,從相關的角度仔細比較找出其異同點,結合題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斷。

8.精確計算與估算法  

地理學習中會遇到不少的計算問題,如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氣溫的計算等,計算類選擇題經常會在試題中出現。在解答這類題時,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後結合有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最後在備選項中找出與計算結果一致的選項即可。但地理計算並不是考數學,重在方法,許多數據和角度都是特殊情況,計算過程並不複雜。

9.排序法   

地理事物或現象按其分布的位置、範圍等特徵,會有一定的序列分布,對其某一特徵按某一規律排序是考題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對此同學們一定要分析清楚事物或現象的發展或分布規律,逐一進行排序。

10.同意相溶法

單項選擇題只要求選出一個正確選項,因此在備選的四個選項中,只要能夠確定其中某兩項或三項的含義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可把它們先溶解掉(即去掉),這樣就可大幅度地減小選擇的難度,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11.瞻前顧後、前呼後應法

多問組合型試題注意前後題目的相互印證。因為該類題目一般是在呈現一張信息量豐富的圖表或信息量較大的材料的基礎上,設計若干個相關問題,其中存在前邊的題目可能成為後邊題目的條件,也可能存在後邊的題目成為前邊題目的信息等,其綜合性特彆強,著重考查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在解題時應注意宏觀本組全部題目,前後簡單分析,特別是對於第一個題目難以拿下時,考慮一下後邊的題目是否與前邊的題目之間存在一定關係

12.逆向思維法

當我們看到一道試題涉及面較廣,或者是感到無從下手的時候,不妨先假定某一選項是正確的,然後把它放到條件中去檢驗,進而逐一排除或確定。

13.分析推理法

對於高考來說,絕大多數試題都需要分析和推理,而且這類題目一般知識跨度大,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這些試題選項與題干之間知識轉換的環節往往較多,不管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有可能遇到這類試題。此外,根據地理事象之間的因果聯繫,通過由因導果或由果溯因來進行因果推理。

五、地理選擇題常見題型

題型一:計算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地理計算與單純的數字計算不完全等同,它不僅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還要求能把握其內在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即能夠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通過數學計算得出結論。對於各類地理計算,同學們首先要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練習,只有熟悉各種題型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答題技巧】結合地理原理,運用計算公式來完成計算。

計算類別

相關地理原理

比例尺的計算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三者之間的換算)

距離計算

經緯網上計算兩點間的距離,1°經線長約為111 km,1°緯線長約為111 cos φ km(其中φ為緯度)

海拔和相對高度的計算

等高線圖上任意兩地相對高度的計算可根據:(n一1)d≤ΔH<(n十1)d(其中n表示兩地間不同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

氣溫計算

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每上升100 m,氣溫下降0.6℃

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的計算

人口密度=某地總人口數÷總面積

城市化水平的計算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數÷該地區總人口數

題型二:等值線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1)在等值線圖上根據等值線數值大小、排列方向、形狀變化、疏密程度等判斷地理事物變化的急緩、遞變的方向及分布的特點。 (2)等值線圖是將大量的文字內容,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形成原因及內在規律等以圖形的形式表示出來,既科學嚴謹又簡明扼要。

【答題技巧】解答等值線判讀型選擇題的前提是掌握等值線圖的判讀方法:找出等值線的數值變化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走向特點。如等溫線圖讀出氣溫值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等,等降水量線圖讀出降水量約數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乾旱)中心影響降水的主要原因等。總之,等值線的判斷一般需掌握「五讀」,即讀延伸方向、密度、極值、彎曲及局部小範圍的閉合等。

題型三:地理圖象解讀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地理試題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考查同學們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方式。

【答題技巧】 (1)先讀圖名。 (2)細辨圖例。 (3)挖掘信息。前兩點是該步驟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圖表分析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歸宿。

題型四:地理坐標圖解讀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來表示多項地理要素的地理信息圖象。坐標圖有二維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圖、三維坐標圖和多維坐標圖。二維坐標圖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要素,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係,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根據點和線的不同,二維坐標圖可分為折線圖、曲線圖、柱狀圖和點狀圖等。

三維坐標圖是用三維空間反映三個地理要素之間的關係,或將三個地理要素統一放在一個平面內,最常見的多維坐標圖是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係的信息反映在一幅圖上,常見的有雷達統計圖、風玫瑰圖等。

【答題技巧】解讀坐標圖,首先要能正確判讀、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讀清坐標軸上的地理事物名稱、單位、尺度等,明確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係,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的內容之間的關係;其次要正確讀取坐標圖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勢,準確判讀出各坐標對應的時間與數值;同時特別要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數值的谷峰變化與地理事物的相關性。

解讀坐標圖,可靈活採用以下方法:

(1)坐標圖上的點、線(折線、曲線)、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數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一般來說,線狀圖側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時間或空間分布規律,如「海洋表層鹽度的緯度分布圖」中的鹽度曲線就表示了海洋表層鹽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柱狀圖側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絕對數量,如「某地年降水量的變化圖」中的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的數值大小。

(2)解讀坐標圖時,與相關地理圖象對照,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更容易挖掘圖象所蘊含的地理規律。如解讀「洋流分布圖」可與「氣壓帶和風帶圖」對照,解讀「理想大陸自然帶模式圖」可與「氣壓帶和風帶圖」「世界洋流模式圖」對照。

(3)要重視對地理圖象內容的綜合分析。如鋼鐵工業的布局不但與原料、燃料緊密相關,也與交通、科學技術、勞動力等因素相關。綜合分析,可以全面地認識地理事物,深刻理解地理內涵。

解讀坐標圖,不能忽視圖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橫、縱坐標單位數值;不僅要注意圖象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還要進一步區分出發展階段、增減趨勢和程度的不同。

題型五:因果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該類選擇題的重要特徵是題干與選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特徵之一由因求果:題干為原因或條件,選項為結果;第二特徵由果推因:題干為結果,選項為原因或條件。

【答題技巧】解答該類試題時要充分調動所學知識及題目提供信息,熟練把握知識之間內在聯繫與因果關係,運用直選法、邏輯推理法或逆向思維法得出結論。

直選法: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可以直接選出來。多考查基礎知識,注意必須看完所有的選項再選擇。

邏輯推理法:根據題干提供條件,判斷某種事物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結果,需要進行邏輯推理或運算逐步得出正確的結論。

逆向思維法:即由結論推已知,亦稱倒推法。

題型六:正誤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判斷正誤是該題型最主要的考核目的。該類試題的題干中往往有「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等,這類選擇題一般是基礎知識測試題。

【答題技巧】解題時要認真閱讀各選項,充分調動和運用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進行判斷,切忌想當然,或只看了一個熟悉的選項而不顧其他選項。

題型七:比較排序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比較型選擇題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地理事物作為題干,要求經過比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間的共同點或不同點,主要考查考生對相關地理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比較分析能力。比較型選擇題可以考查考生對地理事物認識的深度、廣度和清晰度。考查考生通過橫向、縱向比較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

排序型選擇題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按時間或空間分布排序的一類選擇題。這類選擇題要求理解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然後按照題乾的要求進行排序。排序型選擇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定位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可以是對某一事物和現象的分布進行確認,也可以是對某一組事物或現象的分布進行確認。

【答題技巧】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善於利用比較法進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比較。解答時首先要對各個獨立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其次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一般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要注意辨別這些備選項表述的正誤,這是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

解答排序型選擇題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出現的相對位置來推理它們的位置關係,重在比較判斷再排序。

題型八:最佳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題干中往往含有「最」這個關鍵字,即在給出的選項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適的選項。所給選項往往與題干都有聯繫,但聯繫最為密切的或最為合理的選項只有一項。

【答題技巧】這樣的題型四個選項可能都與題干相關,做題時要通過比較優化並抓住關鍵字「最」,仔細斟酌每個選項,切忌粗心大意,看到有相關的選項就盲目作答。

題型九:組合型選擇題

【題型特徵】該類選擇題的選擇項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組成,是多項選擇題變成單項選擇題的一種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類型的選擇題要複雜一些。

【答題技巧】從選項入手,找准一個或多個正確或錯誤選項,排除1~3個選項。各項都有的不用判斷;在選項中出現多的經常為正確敘述,也可先不判斷其正誤;注意一下長短項。

具體做題時經常用到下列方法:直選法 排除法 邏輯推理法。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