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優良!柑橘類「祖先」現身廣西大明山保護區

2023-11-04     南國早報

原標題:基因優良!柑橘類「祖先」現身廣西大明山保護區

基因優良!柑橘類「祖先」現身廣西大明山保護區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張文卉

近日,廣西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大明山保護區開展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調查時,監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宜昌橙。宜昌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種之一,屬於柑橘界的「祖先」。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在賀州姑婆山,也曾發現宜昌橙的蹤跡。

研究人員在大明山保護區發現的宜昌橙。 杜麗攝

宜昌橙俗名野柑子、酸柑子,隸屬芸香科柑橘屬,因最早發現於湖北宜昌而得名,是中國特有植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種之一,對研究柑橘屬植物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該物種已列入2021年9月7日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跟如今廣西市場上甜美多汁的沃柑、砂糖橘等「晚輩」相比,這些古老的柑橘類物種果實可食率不高,核大果肉酸。但它們卻擁有很多優良的基因,在品種改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宜昌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種之一。 杜麗攝

據悉,2022年,我國柑橘人均占有量為42.93公斤。廣西目前有235個柑橘品種,65個品種形成規模種植。數量上相對飽和,不斷推出優新產品,加快產業鏈延伸是柑橘產業發展的重要命題。在柑橘類水果的更新疊代中,品種改良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最早上市的金秋砂糖桔,就是雜交出來的優良柑橘品種。

此次監測到的宜昌橙居群,分布於溝谷邊,兩株成年植株均碩果纍纍,金黃色的果實圓潤可愛。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趙敏 陳程

校對:麥雪莉

責編:楊波

審核:胡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a218f6ae6c3a1fe7f797fc8a0a3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