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2020年第一場雪是咋來的?冷空氣和暖濕氣流都來得不尋常

2020-01-07     新甘肅客戶端

1月6日8時,蘭州中心氣象台製作的甘肅省24小時降水量實況圖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占東

蘭州迎來久違的降雪,孩子們在雪中撒歡兒

1月6日清晨,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從白塔山到皋蘭山,從河口古鎮到桑園峽口,黃河之濱沉浸在雪的世界裡。蘭州終於打破了持續49天無有效降水日的記錄。

風雪拂面中,人們對於雪的欣喜和驚奇,溢於言表。遊人載欣、稚子載奔的雪景畫面,瞬間刷爆朋友圈。

不僅是蘭州,甘肅黃河以東的大部分地方,同步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下雪範圍更大、強度更強。

據蘭州中心氣象台統計,從1月4日20時到1月6日11時,甘南州局部地方出現中到大雪,臨夏、定西兩地局部地方出現中雪,慶陽大部及臨夏、平涼、隴南、天水、白銀、蘭州等地局部地方出現小雪(雨)或雨夾雪天氣。

蘭州市安寧區學府路被積雪覆蓋,車輛稀少且行駛速度緩慢

甘肅2020年首場區域性降雪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蘭州,之前天氣預報顯示蘭州只有分散性零星小雪,今天的降雪讓市民「喜出望外」。

蘭州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黃玉霞介紹,此次降雪,從影響整個河東的偏南暖濕氣流強度到影響蘭州降雪的北方冷空氣力度,都來得比較少見。在氣象學上,無論是液態的降雨,還是固態的降雪,都離不開大氣中冷暖氣流的共同交匯。甘肅河東2020年首場區域性降雪的成因,也不例外。

蘭州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黃玉霞在分析天氣形勢

黃玉霞指出,從大的天氣背景或降雪成因上講,這次甘肅河東降雪,主要是在南支槽帶來的偏南暖濕氣流和北方冷空氣共同交匯中形成的。尤其這次南支槽對甘肅河東的影響比較少見。常年同期,影響甘肅降水的同類暖濕氣流系統,多為從青海方向下來的偏北高原槽,而此次卻是從青藏高原之南而來的南支槽。

黃玉霞介紹,換言之,這次降水的暖濕氣流是從青藏高原西南偏遠方向過來,並經青藏高原向東移動中得到加強,其南北和東西向振幅加深,影響區域和程度增強,為甘肅河東乃至於更多地方帶來冬季少見而豐沛的暖濕氣流,其深度、廣度和影響強度都較常年同期少見。正是在這樣強大的暖濕氣流帶來的理想水汽條件下,北方冷空氣大舉南下,並與所到之處的暖濕氣流交匯,形成了降雪天氣。

蘭州這場讓許多人頗感意外的降雪,最主要的原因在於:1月6日清晨,有一股來自河套西部地區的冷空氣突然得到加強,並快速移動到蘭州,打破了盤踞蘭州上空多日的逆溫層,掀開了城市上空逆溫層形成的「鍋蓋」,使得蘭州在冷暖氣流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降下了比預想和預報中都明顯的雪。

在顯示天氣形勢圖的電腦螢幕前,黃玉霞指著黃河「幾」字形西側的河套地區西部說:「之前數值預報顯示,這個地方6日清晨的冷空氣比較弱,預報員也一直盯著這個區域的數值,正是當時數值預報模型顯示這個地方冷空氣形勢偏弱,才在這次降水過程中把蘭州降水報為分散性零星小雪,但是出乎數值預報定量和客觀的預報之外,今早這個地區的冷空氣突然得到了加強,為蘭州降雪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冷空氣條件。」

蘭州街頭綠化帶上的綠植承載著積雪

小連結

何為「南支槽」?南支槽是一種天氣系統,是低緯度地區活動的低槽。南支槽也稱副熱帶西風槽,一般是指500hPa南支西風氣流上的短波槽,是副熱帶系統減弱南退、西風帶系統建立並維持的產物,它與西風帶低壓槽東移及受青藏高原大地形阻擋形成的南支系統關係密切。南支槽前對應有輻合上升運動和降水區,槽後則對應輻散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它往往是我國冬季降水,尤其是南方降水的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Wv6fW8BMH2_cNUgE7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