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男神女神重聚,結尾高能,年末最強懸疑片來了

2019-12-11     壹條電影

上周末看了《星際探索》後,忍不住又去重看了5年前那部《星際穿越》。

明明是本可波瀾壯闊的太空探索題材,但不管是格雷還是諾蘭,都不約而同地,把故事重心放在了家庭和親情上。

馬修·麥康納明知舊人類滅亡已成定局,卻放棄了和安妮·海瑟薇一起保留人類火種的機會,毅然決然穿越「星際」,重回地球。

只為了,見女兒一面。

這頗有點海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的意味。



當年看完《星際穿越》,我是對馬修和安妮這一對,感到深深的惋惜和遺憾的。

明明如此投緣,明明如此來電,卻在種種因素下揮之交臂,彼此相隔無數光年。

結尾馬修架著飛船尋找所愛的行為,是一場註定徒勞無功的悲劇。

畢竟,按照兩個星球的時間比例,安妮可能早就不在人世。



不過,看到兩人的新片《驚濤迷局》後,這種悵然若失的遺憾,多少得到了些許彌補。

時隔五年,兩人再度合作,飾演一對曾經滄海的離異夫妻。



雖然是在電影開頭就已天各一方,但不管怎麼樣,也是修成過正果了不是嗎?



在開聊《驚濤迷局》前,必須得說,它和《星際穿越》在各方各面上,都實在太有淵源。

不說再續前緣的兩位主角,亦或是同樣藏在深處的、動人的親情表達。

光是馬修片中開車穿越玉米地的鏡頭,就讓我這個諾蘭粉一秒入戲。



並且,在「跨越時空感受愛」這個主題上,也實在是有那麼點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的演員,不同的時空背景,居然在愛的定義和表達上,殊途同歸。



應該說,《驚濤迷局》看過後,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

一是牽動全篇、若隱若現的懸疑,二是兩位「老戲骨」的顏值和表演。

懸疑的部分,先賣個關子。

聊聊這兩位主角。



說起來,從《星際穿越》到《驚濤迷局》,情感線的真實可信,一定程度上是取決於男女主角默契的CP感的。

對於安妮來說,這其實並不容易。

她是個優秀的女演員沒錯,但也得承認,安妮不常和男主角來電——這是她的老毛病了。

要知道,哪怕是《蝙蝠俠》里的貝爾,和她搞點曖昧,也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東西。

但只要和馬修站一塊,從星河浩瀚到海島殺機,總能讓我相信,這是一對能愛得死去活來的激情情侶。



要我說,不管戲裡戲外,他們都緣分頗深。

兩人都是所謂的「花瓶」出身,初期靠著有天分、但不成熟的演技,和精緻的顏值在好萊塢闖蕩。

多年之後,才逐漸完成個人沉澱,最終轉型成為演技派

同樣的,兩人的出道,都不乏運氣和上天眷顧。

安妮在為《公主日記》(2001)試鏡時,意外從椅子上摔了下來,結果被導演一眼相中,得到了飾演主角米婭的機會,一舉成名。



馬修也是在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下,被友人推薦給了著名獨立導演理察·林克萊克,出演了《年少輕狂》(1993)中的伍德森一角,自此開始進入名導們的視線。



安妮在出道早期,靠著標誌的五官,走上了茱莉亞·羅伯茨那樣的好萊塢「大眾情人」的既定路線。

但那時的她,遠沒有羅伯茨爐火純青的精湛演技,這種貼標籤的職業規劃,反而影響了她的戲路和選片方向。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明明演過很多作品,但只有《穿普拉達的女王》和《成為簡·奧斯汀》這兩部值得一提。

所幸,她在12年參演了轉型之作《悲慘世界》,並拿到第二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



這是安妮·海瑟薇職業生涯分水嶺式的作品。

一直以來的「花瓶」標籤、偏見和質疑,在「芳汀」之後,都煙消雲散。

一個演員的升華,就此開始。

近兩年,她開始專注去詮釋更複雜、更有深度的角色,今年除了《驚濤迷局》,還有熱門美劇《摩登情愛》里的躁鬱症患者,和剛剛上映的奧斯卡潛在種子《黑水》里正義鬥士的妻子。



至於馬修,出道20多年,也在最近10年完成了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誰能想到當年《德州電鋸殺人狂4》的癲狂殺手,現在居然有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華爾街之狼》這樣的影史佳作呢?
當然,並不是說他早年就沒有好電影了,《獵殺U-571》就是潛艇片的一個標杆。

不過和安妮類似,馬修過去演了太多無腦的愛情喜劇,「肌肉男色」的標籤貼了太久。

我認為,還是那部《星際穿越》,讓普羅大眾重新認識到他的深沉與內斂,穿越星河為見女兒一面的父親形象,這是演多少帥氣肌肉男都換不來的。



這次的《驚濤迷局》,二人的形象也頗有深度。

馬修是表面瘋狂執拗、內心溫柔的硬漢船長,為了捕捉一條金槍魚不惜一切,堪稱當代「聖地亞哥」。

安妮飾演馬修的前妻,一個長年忍受家暴折磨,試圖通過誘惑前夫殺死現任的「致命女人」。



這麼複雜、立體的兩個人物,駕馭難度是很高的。

那些明面上的三言兩語,卻往往隱藏著滿腔怒火的殺機。

演技派的實力就體現在這裡了。



演技之外,這也是一部懸疑感做得極其豐滿的電影。

其實對於這麼一部「前99%看演員,後1%看反轉」的電影,在不能劇透的情況下,是很難把懸疑感的精髓之處聊出來的。

馬修飾演的船長,一心執念於釣到那支屢次逃脫的金槍魚。

他陷入執念無法自拔,甚至給那條魚起了個名字:正義。

執念的原因?起名的原因?他自己似乎也已經模糊了。

隨著前妻的突然而至,一個「幫助前任殺現任」的犯罪計劃逐漸開啟,船長看起來將命運握在自己手裡,但漸漸他發現一些異常出現。

及至,他開始對自己生活的世界,產生了懷疑。



預告片里,安妮·海瑟薇對現任丈夫毫不掩飾的殺機,又是本片的另外一個重大懸疑點。

為何如此決絕,又為何如此簡單粗暴?

一點也不怕事後的追查,直接要把丈夫丟下海喂鯊魚。



也許,黑色電影里的女人都有著自己天衣無縫的算盤,只有等到塵埃落定、木已成舟,她才會把一切的真相娓娓道來。

船長對現實的迷惑,蛇蠍美女的直白殺機,這些懸念疊加在一起,背後是一個絕對意想不到的超大腦洞。

我就不劇透影響你們的觀感了,反正最後1分鐘真相揭曉,我是恍然大悟中,還夾雜著些許感動。

多說一句的話,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和《星際穿越》主題類似的「跨越時空感受愛」嗎?

就說這麼多吧。



本片的導演斯蒂文·奈特,也是編劇界的老江湖。

他的作品一向善於在既定格局內埋設大世界,以一個很小的切口作為故事的開端,一路看下去,往往驚喜不斷。

獨立執導的《洛克》,和擔任主編劇的《浴血黑幫》就是很好的例子。

《洛克》我尤其喜歡,湯老師單一空間內的獨角戲,卻非常耐看。



電影這個東西,一直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斯蒂文·奈特這次再執導筒,拍了這麼一個關於「世界」和「真相」的故事。

12月20號,我們會在大銀幕看到這部《驚濤迷局》。

不管是想看馬修和安妮,還是衝著懸疑和最後1分鐘高能,希望你會喜歡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IIl_24BMH2_cNUgYz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