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告誡:和任何人走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2022-03-29     球球房產

原標題:古人告誡:和任何人走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關於人際交往當中的朋友關係,莊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這句話出自莊子山木中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孔子在遭到魯國驅逐以後,在非常潦倒失意的處境下,遇到了一個叫子桑雽的人。「子桑」,是和「歐陽「「司馬」類似的一種複姓。

莊子

子桑雽這個人,是位高人隱士,在當時有很大的名氣,孔子在落魄的時候遇到子桑雽,於是向他請教:在遭遇很多災禍以後,我的朋友越來越疏遠我,我門下的弟子也都慢慢離開我,這是為什麼呢?子桑雽於是給孔子講了個「林回棄璧」故事,

說一個叫林回的人在遭到災禍的時候,捨棄了價值千金的玉璧,卻背著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逃命,有人就問林回:帶著玉璧逃跑還可以衣食無憂,帶著嬰兒逃跑卻是一種負累,為什麼你不選擇玉璧呢?

莊子

林回堅定地回答:玉璧和我是以利相連,而這個孩子和我是以血肉天性相連,以利益相連的在遇到災禍的時候自然會相互拋棄,而以天性相連的會相互依靠。

故事講完,緊接著子桑雽就說出了「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番至理名言,他說:朋友之間真正的友誼只會像水一樣寡淡,甚至讓人有種疏遠的感覺,而小人的交情卻會像甘甜的美酒讓人陶醉,忍不住想要親近;真正的朋友是心靈相通的親近,而小人的交情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你走得很近,但卻可以隨時和你利斷義絕。

莊子

孔子聽完大受啟發,回去之後也不再要求門下的弟子時刻待在自己身邊,弟子面見孔子的時候也不再需要行禮作揖,但沒有了這些要求,門下的學生卻反而對孔子更加敬重,師生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那麼莊子想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誡後人:人與人的交往,就應該「君子之交淡若水」,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不是件好事,反而是場災難。

很多人覺得,真正的好朋友自然會親密無間不分彼此,雙方毫無保留才算是友情的最高境界。這樣的觀點我曾經也很認同,但是後來我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朋友,如果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其實比毫無保留要更好。

莊子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朋友之間走得太近,更多的只會看到對方的缺點和醜陋的一面,當兩個人過於親近的時候,對彼此的敬畏也就會慢慢消失,朋友之間對彼此失去最後的敬畏,就會變得肆無忌憚。

孔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並非只有小人才會這樣,近之則不遜,可以說是人的天性,當你和某個人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自然就會表現出「不遜」的態度。

不遜的意思就是沒有規矩,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失去了必要的禮貌,甚至會開一些沒有分寸的玩笑。

孔子

而且最頭疼的是,當你稍微讓對方感到有一絲疏遠的時候,他就會心生埋怨,甚至會導致他的怨恨,而這種怨恨往往是在你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滋生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曾經是兄弟、曾經是閨蜜的好朋友最終反目成仇的禍根所在。

所以古人告誡我們:朋友之間可以親近,但一定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倘若走得太近失去了必要的距離,就會變成一場「災難」。其實我覺得吧,朋友之間最好最舒適的關係,就應該是親疏有度,這樣才能相看不厭久處不累,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90b2e0bb5b32a7594425c7332be8d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