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之間:豪門寵兒,卻成國足災難!武磊、譚龍,好好「感謝」他

2024-01-14     話體壇

原標題:1夜之間:豪門寵兒,卻成國足災難!武磊、譚龍,好好「感謝」他

20次丟失球權,讓劉彬彬成為國足第二大討論的話題。

亞洲杯首輪,國足小組賽首輪,被世界排名100多位的塔吉克逼平,一個令人無奈的結局。

比起結果,過程一度令人絕望,就是這樣一支「弱旅」圍著國足的禁區,竟然射出20多腳。看著球員們一次又一次的倒地封住,真是刺痛了每名球迷的心。

沒有拿到理想的結果,肯定要分析原因到底出在哪裡了?裁判一次爭議的改判,幾乎帶走了國足一半的矛盾輿論。

然而,當大家在分析球員個人的表現時,劉彬彬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名字。

20次丟失球權,成為媒體和球迷攻擊的焦點。直言:被動的國足總共才創造出了幾次機會,作為攻擊型的邊前衛,一個人就丟了20次球權,令人感到驚訝地同時,又無比的憤怒。

但是,大家如果認真的看了比賽的過程,或者說對於足球戰術有一定的理解,那麼也許你就不會這樣無厘頭的噴了。

本場比賽,劉彬彬出任首發邊前衛,承擔著突擊和傳中的重任。

整場比賽,由於國足基本處於被動的防守態勢,因此沒有給劉彬彬太多的表現機會。即便是有表現,幾乎也是以失敗告終,處於這種情況,給他打一個低分並不過分。

不過,我相信大家看到了幾次這樣的鏡頭:

國足在防守的過程中,拿到球權之後,第一選擇會將球分給邊路。用邊路的速度,打開進攻的缺口。而身為邊路主要突擊手的劉彬彬,承擔著第一波進攻的重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要比武磊和譚龍的責任更大。

可是劉彬彬在拿住球之後,利用自己的速度特點,快速拿球通過半場。在前十米,也許還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再接著往前突破,就會面對對手兩名以上的防守球員。這種情況也很合理,可怕的是沒人去接應劉彬彬!

也就是,當劉彬彬從拿到球的那一刻,就註定是孤膽英雄。靠你自己的能力,突破對手的整個邊路防守,然後再給兩大前鋒傳出高質量的傳球。

試問,這樣的難題,如果不是一等一的球星,能做得出來嗎?

那麼為什麼中場的幾名球員,就不趕緊去跟上,給劉彬彬吸引對手的防守精力,或者製造傳球選擇呢?因為中場幾名球員大部分精力在防守上,已經沒有那麼多體能去跟著劉彬彬高速來回的衝刺了。再說了,防守住對手的進攻,是球隊的第一要務。所以中場沒人去跟劉彬彬。

那麼武磊和譚龍,作為兩大前鋒,怎麼不去靠近劉彬彬呢?首先,譚龍根本就不是速度型的鋒線,而武磊又在遠離劉彬彬的另外一側,還要面對對手的多人盯防。

此外,在有限的幾次前場攻擊中,武磊和譚龍浪費了幾次良機。只是劉彬彬的表現更糟糕,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劉彬彬替武磊和譚龍背鍋了。

這就是為什麼劉彬彬丟失球權那麼多次的根本原因!

在山東泰山隊,劉彬彬的發揮要遠遠好於國家隊。並不是劉彬彬消極怠工,是自己身邊的隊友太不給力。

以上賽季為例,在俱樂部,劉彬彬的身邊,前面有費萊尼牽制,中場有莫伊塞斯穿插,再加上李源一的靈活跑位,後面還有劉洋或者其他邊後衛的配合,所以劉彬彬拿球的空間非常富裕,基本上就是一對一。而在國內,面對大部分防守球員,劉彬彬一對一的成功率非常高,因此也是泰山隊的進攻重要選擇。

在國足,劉彬彬有這種待遇嗎?只要自己拿球,基本就陷入對手的重重包圍。球隊沒人能吸引防守啊,也沒人能及時跟上。如果遇到馬爾地夫、關島可能還行,但是面對其他的球隊,基本沒機會。

足球不是一個人的,是一個團體項目。而國足防守還能靠整體,但是進攻基本上完全靠個人。

不過,對於國足來說,將劉彬彬定義為一個替補,或許效果會更好。因為下半場登場,對手的體能出現問題,劉彬彬就能用自己的速度優勢,連續衝垮對手的多人防線。

這就是為什麼劉彬彬是山東泰山隊的寵兒,卻成國足棄兒的根源。(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83725de2429cf2b6dd62f39b3dc5a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