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為本站作者島上的心臟科醫生在自己兒子家長會上的發言錄音的整理稿,以饗各位有孩子的讀者們。
本文作者:島上的心臟科醫生
謝謝王老師的介紹。其實,(我兒子)樂知和班上眾多的優秀同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比如學習成績只能算是優良,前10名,體育也很差,他自己也深深知道,經常說要向大家學習。
剛剛幾位老師講的非常精彩,我沒有什麼補充的了。畢竟,專業的。
所以我決定躺平,和大家分享3個故事。
1.《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美國大學生克里斯多福·詹森家境優渥,父親是NASA的高管,他是埃默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前程似錦。但是,他放棄令人羨慕的未來,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他燒毀汽車,把存款捐給慈善機構,去阿拉斯加尋找自我。
他逃離了家人,踏上了回歸自然的漫漫長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者。數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戰。
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他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5個月後,餓死在荒野之中。
克里斯多福的故事引起了很大反響和爭議,這裡不展開,但我想,在尋找人生真諦的道路上,採取如此激烈的方式與他的父母是否有關係?
2.鳳凰網財經「海歸廢物」。allen海外留學,在名校政治學博士畢業,善良溫和,無不良嗜好,可他現在非主流,他不想工作,沒有目標,無法自食其力,迷失在同輩壓力之中。
現在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總是跟孩子說。這次考100名,下次努力前移10名,這是目標導向的人生
結果可能有幾種,沒實現目標,很鬱悶,挫敗感。實現了目標呢,再設定一個更高的目標,更加努力,可是,達到目標又該如何?畢業之後,沒有目標了怎麼辦?
3. 最後一個故事:我有一位朋友,學習毫不費力,非常優秀,常年維持在省屬高中前30名,都認為他努努力北大清華不是夢。
在高二突然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開始專心學圍棋,上課玩,下課也玩,很糟是吧,沒辦法,有的學校、老師、父母就是這麼松馳。學習自然是一瀉汪洋,這樣玩了整整1年,他才重新開始努力。
好容易有了起色,高考又暈場了,例如語文,比模擬最低分還要低了21分。
真糟對吧。可是高考報志願又跑偏了,以超過錄取線60分的成績被省屬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錄取。
太糟了是吧,當他開始實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暈血,根本沒法做手術。
峰迴路轉,他發現自己對運動醫學很感興趣,最後考取了北京體育大學的博士。
現在,常年在北京香港間奔波,過得很好。
我理想的教育,是選擇價值,接納一切,承諾改變。
現在的大家普遍內卷,似乎只有985/211才是成功,中考、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然而實際上,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人生的長河之中,成功的機會更不止一次。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想要的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更難的是,怎樣幫助孩子發現自己想要什麼?家長的任務是給孩子選擇的自由,保護他在羽翼豐滿、獨立之前,安全的找到航向。
確定了價值,就要去努力實現,我理解的教育,是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來到星空之下,各個學科像星星一樣在深藍的天空中閃耀。欣賞科學之美、生活之美、成長之美。通過閱讀、旅遊、新聞、電影來開闊視野,通過長跑、健身鍛鍊身體強健體魄,通過家務活動、工作實踐,形成對世界的初步的感受。平衡實用主義和理想主義。
學會接納,接納一切,接受自己的無能,接受孩子的中二,當我們覺得孩子考試成績退步很糟糕的時候,我嘗試去發現其中的進步,找到問題和解決的方法,而不是被恐懼和狂怒控制住。成績退步不是最糟的,放棄才是。孩子健康快樂更為重要,這不是一句口號,更直接點說,當孩子不是那麼成績好的時候,難道我們就不愛他了嗎?
我希望孩子在生活中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能健康、快樂、自立、能夠幫助世界變得更好。我很高興自己能陪著孩子,在不斷地嘗試中,逐漸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這是我最想分享的。
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和考核,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也會火冒三丈。感謝老師和各位家長同學對我們的寬容,感謝孩子的陪伴和對我的教育。我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張大夫說,生活就像一筐蘋果,當你吃到一個蘋果酸澀不甜的時候,不必糟心,下一個很可能會更難吃。但只要你不放棄,堅持下去,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那個蘋果。所以,為什麼不開心一點,放鬆一點呢?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結束了。
心慌的學生,某縣區初中非常優秀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後,成績不再優秀,每逢開學,頻繁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失眠。
指鼻試驗,中國有2300萬人做不到。
當然我還是以樂知的品質為自豪的,比如善良,好學,正義感強,有主見,快樂,關心人等等。我和他在一起非常開心。
當呼吸化為空氣。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識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