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亮相概念車以後,宋L被外界賦予了「最美比亞迪」的稱號。
只是大概要為自家陣營同為轎跑SUV的騰勢N7讓路,比亞迪一直對宋L按住不表。
不過結合此前該車將於四季度上市的規劃,以及近期官方發布了新車的內飾照,宋L距離正式推出應該不遠了。
而在宋L打出「最美」標籤之餘,它或許還是比亞迪的「年終大殺器」。
按照最新9月數據,宋PLUS系列當月賣出3.7萬輛,今年前9個月累計賣出27.6萬輛,在國內緊湊型SUV市場上可謂一騎絕塵。
反觀排在次席的元PLUS,同期累計銷量則是21.8萬輛,表現與宋PLUS系列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基於這兩者都是出自比亞迪一家,這裡頭為其打出「遙遙領先」的標籤亦不為過。
近日比亞迪海洋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卓在受訪時說到,最早在推出DM-i的時候,其實比亞迪內部對銷量提升並沒有寄予太大的希望。
因此關於宋PLUS DM-i,內部一開始報的目標是月銷5000輛。
但王傳福十分堅定自信,他說一定能賣到「3萬輛/月」,於是內部才把目標提到月銷萬輛的水平。
如今宋PLUS系列站上了月銷3萬多輛的高度,此舉再次驗證了王傳福精準的戰略眼光。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是,當初比亞迪為了完成分網銷售體系的改革,於是將宋PLUS這個掛著王朝命名的車型,拿到了海洋網裡頭去當救兵。
只是沒想到,這救兵成為了絕對的主力。
雖然王朝網裡亦不缺「宋」的身影,包括宋Pro DM-i和宋MAX DM-i,但這兩者的市場號召力和產品煥新程度,顯然與宋PLUS不可相提並論。
於是乎,宋L來了。
官方說到,宋L用上了王朝網新一代的「先鋒龍顏美學」設計語言。
但驟眼望去,宋L車頭還是熟悉的展翼式飾條設計,即便你不認識宋L,但你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款比亞迪。
那它的設計到底新在哪裡?好看在哪裡?
首先在保持展翼式形狀之下,想要它看起來更加大氣,那需要多增加些寬度。
留意宋L的1950mm寬度數據,這要比起騰勢N7、宋PLUS、海豹等自家兄弟都要突出。
與之同時,這回宋L還順勢加強了大燈組斜面設計,在進一步突出展翼式取向之餘,也讓整車眼神變得犀利。
還有一點是,這回比亞迪沒有再多此一舉地增加設計筆畫,宋L整體看上去比較簡潔,由此也襯托出了高級范兒。
對比此前騰勢N7前臉兩撇鬍鬚般造型的爭議,這回宋L給人的眼緣想必是要更好。
至於整車選擇的低趴風格,除去突出運動風以外,這點亦離不開比亞迪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加持。
反觀內飾風格,相較之海豹身上過度刻畫的線條樣式,這次宋L亦延續著外觀的簡潔取向,更加學會了如何表達大氣質感。
另外小尺寸液晶儀錶盤和中控大屏的組合,新車亦沒落下這對經典搭配。
如果要綜合造型觀感和用料配置來排序,宋L的內外飾設計水平大概是在現有比亞迪車型之上,稍微弱於騰勢N7。
從某種程度來說,宋L和騰勢N7之間多少容易存在些互博的可能性。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可以說是日後阿爾卑斯和蔚來相斥的提前預演,就看消費者如何取決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說宋L和騰勢N7主打轎跑SUV造型,但基於定位不同,兩者對於運動風格的投入程度亦有區別。
需要清楚一點,宋L的定位在宋PLUS之上,是要幫助比亞迪品牌進一步站穩20萬級中高端市場的重磅力作。
願意花20萬去買一輛比亞迪汽車,宋L所要面對的客群,大概還是相對成熟型的消費者。
至於N7,則是作為騰勢在30萬級市場布局的入門型產品,直面BBA同價位的入門車型。
於是,騰勢N7用上了風琴式電門踏板、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統來突出運動駕控,反之宋L用的是傳統懸吊式踏板,兩者風格差異可見一斑。
如此一來,大概宋L還是一款外觀看著運動,實際是彰顯舒適駕乘質感的產品。
與宋L做法類似、且在相近價位的是小鵬G6,顯然這類轎跑SUV都是瞄著Model Y的弱項來追擊。
比亞迪還透露,宋L將搭載雲輦系統,預計將是和漢同款的雲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藉此來加強舒適特質。
大膽猜想一下,宋L有沒有可能是「漢的轎跑SUV版」呢?
今年初,比亞迪秦PLUS DM-i緊跟特斯拉降價的步伐,前者藉助9.98萬起的冠軍版,一舉將比亞迪品牌的價格親民印象推向了高地。
自此之後,其它跟隨降價或一步到位定價的品牌,它們所營造的市場印象都很難比肩到「冠軍版」的高度。
不過,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這樣著力,亦不見得完全是好事。
此前就有報道指出,比亞迪售賣這款車型「幾乎掙不到毛利」。
當然報道的說法可能有所誇大,結合今年上半年秦PLUS DM-i累計銷量超14萬輛,同時比亞迪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0.67%,同比增長4.36%,且凈利潤同比增長204.68%至109.54億元。
顯然比亞迪在祭出價格牌之下,還能取得不俗的收益。
只是大家也要看到一點,在秦PLUS DM-i冠軍版之後,接下來推出的其它冠軍版車型,其售價確實不再那麼驚天動地了。
可以理解為,秦PLUS DM-i冠軍版是一款需要引流、吸引市場目光、突出比亞迪親民印象的產品。
但從全局來說,比亞迪還是要把握住「穩」的節奏。
於是我們看到,在海豹冠軍版未能有力振奮銷量之下,原本命名「驅逐艦07」的中型級別產品,最終選擇定名為「海豹DM-i」。
藉此做法,比亞迪是打算重新聚焦資源,將海豹這一系列真正打造成爆款。
至於宋L選擇了「宋」這一命名,背後考慮大概也是同樣原因。
需要留意的是,論身材尺寸——
海豹DM-i要全面壓倒海豹EV版,前者參數更接近於漢。
宋L的4840x1950x1560mm長寬高和2930mm軸距,參數在全面超越宋PLUS DM-i的同時,軸距長度亦跟漢十分接近。
再者,海豹DM-i跟漢DM-i也用著同款的插混系統,只是前者多了1.5L插混版本可以拉低售價。
此外,宋L在較之宋PLUS多出了雲輦系統之餘,該車動力參數與漢EV基本相當。
新車單電機版最大功率達到230kW,而四驅版的前後電機則分為150/230kW。
單憑這般產品策略來看,簡單定義「海豹DM-i是漢DM-i的另一重身份」,以及「宋L是漢的轎跑SUV版」,相信這也不算過分。
由此來看,如果說在秦PLUS DM-i冠軍版之後,比亞迪並未特別打出價格牌的策略。
那麼,綜合海豹DM-i和宋L的打法,實際上比亞迪是採取了「定位降級+越級產品力」的組合策略。
具體是,先用低一級的車型命名來降低外界期待值,再用降維打擊的產品力來征戰市場。
比亞迪不想讓大家只記得它打「價格戰」的狠勁,而是記住它超越市場期望的「產品力」。
那麼,宋L作為一款與宋齊名,但有著漢底子的車型,註定是要好好攪和一下市場。
近來,20萬級純電轎跑SUV市場再起波瀾。
在前期小鵬G6以20.99萬元上市,且連續交出逐月遞增的交付量成績以後,作為追兵的智己LS6亦以22.99萬起正式登場。
在此前智己LS6打出「比6還6」的旗號下,新車最終交出了不輸G9的身材、動力和800V架構,以及標配單顆雷射雷達+英偉達Orin-x晶片的產品力。
如此看來,智己LS6的22.99萬起售價實際具備了十足性價比。
在競品血拚性價比賣點,並且還在800V架構、智駕領域取得亮點之下,宋L該如何反擊?
或者這樣問,單憑「最美比亞迪」的標籤加持,以及比亞迪品牌的市場號召力,能否讓宋L突出重圍?
這裡頭,恐怕還有一些不確定性。
雖說如此,但對於宋L的市場展望亦無需過於悲觀。
基於智己LS6還需時間證明自身市場號召力,尤其是外觀設計的眼緣度,因此在宋L上場以後,實際主要競品可能還是小鵬G6。
留意近期小鵬G6的交付表現,其中7月超3900輛,8月環比增長80%至7068輛,9月則是環比增長15%至8132輛。
小鵬G6的環比增幅已大幅收窄,其市場後勁同樣需要更多的時間驗證。
就此而言,預計接下來宋L的定價還將突出「穩」這一要素。
其實按照現時比亞迪不同車系的價格策略,未來宋L的起售價並不難猜到——
-緊湊型車宋PLUS EV版起售價:16.98萬;DM-i版為15.98萬起。
-中型車海豹EV起售價:18.98萬;DM-i版為16.68萬起。
-中大型車漢EV起售價:20.98萬;DM-i版為18.98萬起。
可以看出,比亞迪每個級別的定價跨度為2萬元,至於同一車系的EV版和DM-i版差價也在2萬元左右。
只是宋PLUS DM-i過於暢銷,因此比亞迪明顯是在其價格上留了一手。
照此來看,預計定位中型SUV的宋L起售價會跟海豹EV差不多,基本圍繞在「18.98萬元上下」。
如果單從這般定價來看,宋L起售價將會較之小鵬G6的更低,這多少算是比亞迪給出了一定的驚喜。
不過我們還要看到一點,在主張純電攻勢下,海豹和騰勢N7的表現並未算火爆,其中即便海豹上市了冠軍版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騰勢N7推出「2000元抵扣22000元」的優惠政策,將N7起步價拉到了28.18萬元起。
在20萬元及以上的純電領域,締造爆款的難度依舊堪比登天之下,車企打出價格牌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結合近來動力電池價格基本回到兩年前的水平,相信比亞迪亦能留出足夠的降價空間。
既然如此,宋L值得在出牌的時候多給出些驚喜。
今年比亞迪提出了30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截止到9月份已累計207萬輛,剩下3個月要想衝刺完成仍需再接再厲。
從4月亮相概念車,到這時宋L的即將上市,大半年的跨度已經過去,似乎比亞迪更希望該車在明年「施全力」發揮出它的市場作用。
這樣來看,宋L的推出與秦PLUS DM-i冠軍版上市一周年的節點相隔並不遠。
那麼,宋L能否為2024年的比亞迪打響頭炮、打出驚喜,這要看上市時的價格是否有足夠震懾力了。
毫無疑問,宋L會是明年比亞迪重點攻克市場的「排頭兵」。
與之同時,隨著奇瑞星途星紀元、小米、阿爾卑斯等車型的推出,2024年各家還將在800V、換電、智駕等領域打得不可開交。
亂戰有亂謀,價格永遠是最大之殺器,明年或許更甚。
宋L欲先聲奪人,比亞迪更要「不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