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腎衰竭進程的第一元兇居然是它!患者務必引起重視

2019-11-16     小復先生

尿路反覆感染或長期不愈,會嚴重損害腎組織、引起多種併發症,並阻礙腎功能的恢復進程。發展為慢性腎盂腎炎後,還會導致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患者因為以下4個原因,容易並發尿路感染:

(1)尿量少,尿液於膀胱內貯留時間長,有利於細菌繁殖。

(2)原發病即為腎盂腎炎,或既往有尿路感染治療不徹底。

(3)腎臟縮小後腎內梗阻致尿流不暢。

(4)貧血、低蛋白血症及機體免疫力低下等,使機體抵抗力差,容易感染。

一旦發生感染,經常會由於臨床症狀不典型,缺乏發熱寒戰、尿頻、腎區叩痛、尿急和尿痛等症狀,只是表現為白細胞尿、膿尿和細菌尿,然而易被忽視,延誤治療。尿路感染髮生後可增加腎臟負擔,加重病理損害,加速腎功能惡化速度,所以,應該引起患者的重視。同時,此刻發生尿路感染,在治療上有一定難度:一是腎功能狀況不允許應用對腎臟有損害的抗感染藥,使選藥有一定難度;二是腎內瘢痕形成,抗感染藥物難以到達,奏效較慢。所以,應該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選藥,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和療程。

如何預防尿路感染?

1、若尿路存在功能性異常,或尿路有異物(如結石),會導致尿路梗阻,此時應及時進行治療;

2、了解該疾病的誘發因素。腎病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再加上水分攝入有限制,會使尿液濃縮、排尿減少,沖洗細菌的作用降低,所以尿路感染很容易發生;

3、另外,還有其它一些原因引發的尿路感染,但是基本都跟細菌侵入和尿路功能異常有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7Y5dG4BMH2_cNUgww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