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下單,催促「交貨」,美空軍採購E-7的背後

2023-04-11   看航空

原標題:迅速下單,催促「交貨」,美空軍採購E-7的背後

據外媒報道,美空軍正式決定採購E-7,並且將在未來兩年里持續推進E-7A的生產和採購工作。

E-3已經落伍

2023年2月, 美空軍與波音簽署了一份價值12億美元的合同,合同內容為採購2架E-7預警機。根據其公開計劃,到2032年美空軍將部署26架E-7預警機,首架E-7將在2027年交付。

E-7預警機

3月,美空軍發布2024年預算草案,共計1851億美元(比2023年增加了54億美元)。其中有近25億美元為優先事項啟動資金,美空軍計劃使用其中的6.33億美元用於加速E-7預警機的交付,以替代老舊的E-3機隊。

60多年來,E-3預警機一直是美國空中預警系統中「基石」般的存在。在冷戰末期以及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中,E-3標誌性的30英尺旋轉雷達罩,屢屢出現在衝突區域以及地區衝突主戰場。

但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美空軍已經不再滿足於E-3的偵察能力。

E-3

首先是機體、發動機及主要零部件供應受限。E-3預警機改型自波音707飛機,目前這一產線早已停產,美空軍選裝的TF33-PW-100A發動機也已經停產……這都導致E-3機隊的妥善率愈加低下。

在電子及雷達系統領域,美空軍對E-3也有不滿。E-3預警機使用的是由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製造的AN/APY-2預警雷達,其動作速度為6轉/分,也就是說其需要10秒才能旋轉360度,並刷新偵察對象坐標。而在當今的空中戰場,10秒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僅僅對於巡航速度達到馬赫數1的噴氣式飛機,10秒內移動的距離就能超過2英里。

因此,美空軍不止一次地表示,E-3的維護成本越來越高,其雷達功能已經過時。

戰場節奏正在加快。

3月8日,負責波音E-7項目業務開發的卡森·埃爾莫(Carson Elmore)在空天軍協會會議上這樣介紹E-7的能力:

該預警機所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不進行旋轉掃描,操作員可以通過其持續追蹤一個或多個目標,「區別於E-3的『眨眼式定位』,E-7的追蹤模式類似於『凝視物體』式。」

這不難解釋為何美空軍高級將領對E-7相當期待。當天會議上,美空軍高層表示已經迫不及待要為美空軍引入E-7。

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減員增效

在3月10日的美空軍預算簡報會上,美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再次向記者表示,目前的E-3已經無法達到美國空軍的預期。

雖然大家都相當關心E-7所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美空軍對波音提出的針對E-7的定製化需求,但波音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只是表示MESA將大大提高飛機的感知能力。

E-7

卡森·埃爾莫還表示 ,E-7所需的機組人員將比傳統的預警機人數更少。

根據美空軍的一份預警機情況說明,E-3預警機執行一次任務需要4名飛行機組人員,外加13~19名包括操作員在內的專業機組人員。而E-7作為一架體量比E-3更小的飛機, 只需一名飛行員和副駕駛即可完成飛行工作,並且根據任務要求,可由數量不定的操作員來管理飛機上的10個視點:如果一次飛行只需要一名任務操作員,那麼此次任務就只需要3名機組人員。

這也符合美國空軍希望未來空天預警系統的節點更小、更密、更靈活的預期。

美空軍正在著意通過提升技術水平,達到削減人員成本的目的。

今天下單,明天收貨?

目前已經購買E-7預警機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英國、韓國和土耳其等,北約也表示已經將E-7納入了其預警系統競標方案。最早接收E-7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在2009年就接收了首架E-7預警機。美空軍已經與其展開合作,合作培訓美空軍首批E-7A機組人員。

在作出了採購E-7的決策後,美空軍表示「求賢若渴」,希望波音在2025財年就開始生產交付美空軍的首架E-7,到2027財年投入使用。

但將波音737改裝成E-7並不容易,波音預估其改裝時間需要兩年,加上此前首先要生產一些波音737機體出來以供改裝(目前波音沒有二手或閒置的波音737機身可供改裝),並且考慮到主要供應商,如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產能情況,波音給出的最大速度是4年交付一架E-7預警機,最大產能是每年同時改裝4架E-7飛機。

此外,波音表示,美空軍還對其所需的E-7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要求」,這也會使得其改裝工作要比交付其他客戶(如英國)的E-7更複雜一些,工作量自然也會更大。

除了生產之外,E-7的整個採購、改裝和測試工作還需要經過FAA的認可,也將花費不少時間。

不過,在如上所述對工作的複雜性進行了解釋後,波音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提前 收到來自美空軍的資金,能夠使其更早地開始製造這些飛機……而這筆預付資金也能夠讓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工程師和生產設施提前啟動,開始製造雷達。」

綜合來說,E-7並不是一型初出茅廬的新型預警機。因此,美空軍火速採購E-7、並且加速推動其交付的動作,一方面顯示出美國未來空天預警系統的落地,或許並不如其所願那麼順利,至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另一方面,或許也顯示出美空軍對於未來全球形勢的預判正在發生變化。

排版:郭雯斐

策劃 | 文案:高奡宸、鍾飛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首次公開表示俄羅斯無法向其交付關鍵物資,印度正在進行軍貿「割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