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正義站起來,就要為正義陪葬!

2023-05-23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不為正義站起來,就要為正義陪葬!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種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當怯懦、麻木使我們面對暴行時成為袖手旁觀的看客,「旁觀者效應」是一種什麼結局?……如果血的真相與淚的呼喚,都不能喚醒人的麻木與冷漠,那也只能等待天譴來臨。

先看一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情節:

山間公路上三名歹徒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機,強迫大巴停下,要帶女司機下車去玩玩,女司機情急呼救,全車乘客噤若寒蟬。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應聲奮起,卻被打傷在地。男子氣極,奮起大呼全車人站出來制止暴行,卻無人響應任憑女司機被拖至山林草叢。一個小時後,三歹徒與衣衫不整的女司機歸來。

車又將重新啟動,女司機要求那個被打傷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車。男子不肯,倔持起來。

喂,你下車吧,我的車不拉你!

中年男子急了,說:你這人怎麼不講道理,我想救你還錯了嗎?

你救我?你救我什麼了?女司機矢口否認,引得幾個乘客竊笑。

中年男子氣極,恨自已身無大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該落得被驅逐下車的結果呀,他堅決不下。再說我買票了,我有權坐車。

女司機揚起臉無情的說:不下車,我就不開。

沒想到的是,滿車剛才還對暴行熟視無睹的乘客們卻如剛剛睡醒般,齊心協力的勸那男子下車:你快下去吧,我們還有事呢,耽擱不起!有幾位力大的男乘客甚至想上前把中年男子推下車去。

三個歹徒咧著嘴,得意的笑了。其中有個潑皮無賴毫不知恥的說:哥們把她玩恣了。另外兩個歹徒也胡言亂語:她是我對象,關你屁事。

一場爭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從車窗扔出,他隨後被推搡而下。汽車又平穩的行駛在山路上,女司機掠了一下頭髮,按響了錄音機。

車快到山頂,拐過彎去就要下山了,車左側是劈山開的路,右側是百丈懸崖。汽車悄悄的加速了,女司機臉上十分平靜,雙手緊握著方向盤,眼睛裡淌出晶瑩的淚水。

一歹徒似乎覺察到了什麼,說:慢點開,慢點開,你想幹什麼?女司機並不說話,車速越來越快。歹徒企圖撲上去搶方向盤,汽車卻像離弦的箭向懸崖衝去......

第二天,當地報紙報道:某某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大巴摔下山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

半路被趕下車的中年人看到報紙哭了。誰也不知道他哭什麼,為什麼哭。

人格的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

當一介弱質在淫威之下,無力保住身體的貞潔,她選擇了以死亡來捍衛生命的聖潔。寧為碎玉,不為全瓦。悲哉,壯哉!世間奇女子。

那些陪葬乘客呢?是他們用麻木、冷漠的筆為自己可貴的生命畫上了句號,留給親人無盡的哀思。他們若能像中年男子一樣,「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的悲劇就不會發生。為他們趕上這世上最沒有價值的一種死亡,那就是陪葬,為邪惡陪葬。當他們附和隨同邪惡時,已經註定了與邪惡生死同路。也許他們死得不值,卻絕對不冤。

本文由公號哲學之路編輯發布

在一場毀滅性的飛來橫禍中,他以善良、正義及無所畏懼的勇氣為自己創造了生存的奇蹟。善良是生命中的黃金,心地善良的人或許在世間會受到排擠、壓制,然而他永遠是上天呵護備至的寵兒,任何天災人禍中,他都是逢凶化吉的倖存者。

漠視罪惡本身就是罪惡。無論出於何種動機,對惡的縱容就是對善的打擊,對野蠻暴行的沉默就是對文明的羞辱玷污。 當所有的人都對著謊言與暴力屈膝下跪,他們已經墮落成撒旦的奴隸,這時的人類還值得慈悲的神佛再來救度嗎?縱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又如何救得了自取其亡之人?

世間歷史已經走到了被極少數人顛倒的時代,然而天理卻不會隨之顛倒。雖然趙高指鹿為馬,但鹿依然是鹿,永遠不會變成馬。即便有權杖開路,謊言說一萬遍,依然是謊言。

想想吧,趙高,為何要指鹿為馬?難道只是一個跳樑小丑突發奇想的瘋狂嗎?上天為何不立即制止醜陋邪惡的表演,反而任其瘋狂?這不過是上天出的一道選擇題。宇宙已經到了新舊交替的更新時期,生命的去留存亡,各界眾生未來位置的擺放,怎麼可能沒有善惡標準的恆定與測量。邪惡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檢驗人心。

大奸大惡者,必將毀滅,但是劫難中,被淘汰的,絕不僅僅是這些人,那些不辨善惡、不明是非,倒向邪惡的人,將成為最悲哀的陪葬品。人,必將為自己的苟且、怯懦與冷漠付出代價。

歷史走到今天,在這場大戲中,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在扮演相應的角色。有一群人,肩負蒼天的使命,秉承神的意志,捨生忘死,喚醒迷中世人,不要成為最可悲的陪葬品。勸導、吶喊與棒喝,皆出自對生命的萬般珍惜。世人良知善念的復甦,對真理的認同,對邪惡的擯棄,是生命走向未來的唯一保證。

如果社會一旦失去正義,見義勇為不復存在,犯罪更猖獗,大家還能相安無事? 這次是別人遭遇不幸,但下一次呢?要是災難降臨到自己頭上,會有怎樣的選擇?

因為,正義不僅關乎一個社會的走向,更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走向。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遭受到不正義,我們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正義的人。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先要取決於我們怎麼認識「正義」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728d8ac3727c4f3d2a95bfbfa2511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