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報道新加坡新財政預算案的新聞時,我們提到了這麼一個點:
有讀者感覺匪夷所思,8萬新元的車,算是豪車?算是豪車?算是豪車?
這位讀者大概心裡飄過是這類的車子:
還有這種:
不得不說,大大的誤會啊。
我看,得科普一下新加坡的車價組成了。
什麼是抵岸價
首先,要注意的是,財政預算案里提到的是「抵岸價」(open market value)。
什麼是抵岸價?
新加坡所有車子都是進口的。簡單說,抵岸價就是車子抵達新加坡口岸,連同車子售價,加上運費、保險等費用的價格。
比如,上面這部MG HS,生產於中國,到新加坡的抵岸價是19730新元,售價是79888新元。
什麼???為什麼有60158新元的差別?這差別可是抵岸價的三倍!
100%至180%的ARF
車子運抵新加坡之後,得加上100%至180%的附加註冊費。
抵岸價越高的,附加註冊費的費率越高,具體如下:
假設抵岸價10萬新元,那麼要交的ARF就是15.2萬。
上面這部MG HS的抵岸價不足2萬,所以只要按100%費率交ARF。
國產稅20%、消費稅7%
還必須加上20%國產稅。抵岸價10萬新元的車,國產稅就是2萬新元,消費稅就是7000新元。
排碳量稅
根據不同車型的排碳量,排碳量越高的,排碳量稅越高,從5000新元到3萬新元不等。
排碳量低的,給予排碳量回扣,也是從5000新元到3萬新元不等。
上面這部MG HS的排碳量稅是15000新元。
COE擁車證
接下來最頭痛的是COE擁車證。這個是必須投標的,遵從的是供需的市場關係,擁車證發證量少,投標價就高,反之亦然。
目前最新的是二月的COE標價,排量1600cc以下的,COE為60761新元;1600cc以上的,COE為86102新元。
上面這部MG HS在二月份的COE是86102新元。
這些全加起來,這部MG HS不含COE的話,經銷商開出了79888元的價格, 含COE價格在14萬6390元。
要記得,抵岸價只有19730元。
最終在新加坡車行賣出的價格,是抵岸價的七倍多。
其實,如果按最終價格的話,新加坡市場上是買不到8萬元的新車的。
8萬新元抵岸價大概是哪些車?
懷著無比八卦的心,我們忍不住去搜了搜,今年一月份,新加坡車市8萬新元抵岸價的,大概有哪些車?
寶馬M440I GC XDRIVE LED,抵岸價7萬5289新元,含COE市場價大約32萬1888新元。
奔馳EQC400 4MATIC AMG LINE,抵岸價7萬9395新元,含COE市場價大約34萬6888新元。
我們來看看這部EQC400的各種組成費用:
由於排碳量低,而且是電動車,所以享受兩個優惠。
瑪莎拉蒂LEVANTE(參數|圖片) MODENA,抵岸價8萬3621新元,含COE市場價33萬2807新元。
既然都已經搜了,我們索性去搜,2022年一月份,新加坡車市最便宜和最貴的車子。
最便宜得是這款:三菱ATTRAGE 1.2 CVT,含COE市場價9萬零999新元,抵岸價1萬3966新元。
這也是唯一含COE市場價沒突破六位數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最貴的。先看這一款:
賓利FLYING SPUR V8,抵岸價22萬7809新元,含COE市場價97萬7000新元。哎,100萬拿去,不必找了。
然後,當然就大家很熟悉的勞斯萊斯,不同型號,含COE市場價在130萬至240萬新元之間。
其實,也不算很貴。不吃不喝,買個輪子我還是買得起的。
噢,說錯了,買得起的是輪胎。
輪子,還是買不起的。
為什麼車價這麼高?
政策不鼓勵擁車用車
新加坡車價很可能是全球最高的,有沒有「之一」?難說。
為什麼?因為政府不鼓勵用車,更不鼓勵擁車。所以,從政策上推高車價和用車成本。
首先,新加坡公路密度是全球最高的之一,每百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就有493.5公里的公路。在2019年,住宅占新加坡國土面積的14%,而公路占了12%。
其次,新加坡車子保有量高,截至2021年3月,新加坡有83.8萬輛車子。
新加坡公路的車輛數量為每公里278輛,算是相當高的了。
如果不控制車輛總數,新加坡就會陷入兩種情況:一、拚命修路,公路占國土面積越來越高;二、不修新路,公路交通越來越擁堵。
本篇文章介紹的只是買車擁車的成本,我們還沒談用車的成本和限制——ERP電子公路收費、停車費、路稅、公交專用道等等。
這些,開車的朋友比我們還懂,今天就不談大家的傷心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