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珀×Swatch被搶瘋了!「現代潛水錶鼻祖」五十噚為什麼能火70年?

2023-09-11     商務范

原標題:寶珀×Swatch被搶瘋了!「現代潛水錶鼻祖」五十噚為什麼能火70年?

范主說:傳奇的誕生

Swatch x 寶珀的「沃十噚」,終於正式發售啦!

兩家要聯名的風聲,可謂傳了很久,在發布之前,不少表友紛紛猜測聯名的具體表款。如今,Swatch終於一口氣發布五款聯名表款——Bioceramic Scuba Fifty Fathoms。果然是它,五十噚!

9月9日是聯名款的發售首日,國內官方公價3150元,不限量發售。雖說不限量,但門店發售數量有限,果不其然又引發了排隊搶購。

國內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指定Swatch門店前,都出現連夜排隊的人群,還有店鋪因為人流擁擠取消了發售計劃,而在台北甚至有人排了44個小時,只為頭位搶表…

國外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倫敦、慕尼黑、雪梨等城市,也都出現長長的隊伍,大部分都凌晨就開始排。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排隊現場

荷蘭阿姆斯特丹,隊伍也排出五里長,在現場的朋友說感覺城裡「所有人都來了」…還有在小城市Luzern的朋友反饋,那裡的表都賣光了。

加價炒作也是雖遲但到。在國內某潮物平台上,目前這款表普遍溢價在1000-2000元左右,加價最多的是藍色的大西洋款,不過還在可預計的範疇內。但也有網友截圖稱,同平台昨天一塊印度洋款一度炒到8000+,而國外平台上的標價就更離譜了…

左:國內平台;右:Chrono24平台

像Chrono 24、eBay這些平台,加價到5倍以上的比比皆是,范主搜到的單枚最高竟然有人標出約合15400元的價格,屬實過火。

不得不說,Swatch搞聯名是有一套的,兩次和同集團的大牌腕錶合作,兩次都選了對方人氣最高的表款。

這次的新表,就致敬了寶珀最為經典的五十噚潛水錶,基本上1:1還原了外形,尤其是獨特的表殼設計,復古腔調十足。

在設計上,還隱藏了各種小彩蛋。

比如橘色的「北冰洋」和灰色的「南大洋」兩款,還加入了寶珀經典的無輻射標誌和濕度計設計,分分鐘成為爆款。

防水功能上,聯名款的防水深度是91米,也和「五十噚」有關。五十噚腕錶的名字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暴風雨》,因為寶珀時任CEO費希特先生是莎士比亞的狂熱愛好者。單位「五十噚」從計量上說是91米多一點,但是實際腕錶是100米深度的防水。命名為五十噚,主要是為了詩意。

「世上不曾有、也永遠不會有一塊叫做寶珀的石英表」,於是Swatch x Blancpain也用上了Swatch唯一的機械機芯SISTEM 51,裡面的Nivachron遊絲,還具備防磁功能。只不過是全自動裝配,無法拆開維修。

不過材質則依然採用Swatch的創新性植物陶瓷,由三分之二陶瓷粉末和三分之一取自蓖麻油的生物源材質製成,主打就是輕盈舒適。

此外,這次聯名款還處處體現著寶珀的海洋精神。不僅五款配色,分別以五大洋命名。

背透機芯還分別描繪了五洋地圖,和生活在其中的5種海洋軟體動物,「正面看時間,背面講故事」。配備的NATO錶帶,也選材自海洋中回收的漁網。

而究其原因,正是寶珀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不僅研發出現代潛水錶鼻祖——五十噚,之後更啟動了「心系海洋」公益項目,攜手各界人士,推動海洋保護事業。

今年也是寶珀五十噚誕生70周年。年初重磅推出了70周年紀念限量款5010B,外形高度復刻初代五十噚,毫無懸念地一秒售罄,搶到的都是開了掛的幸運。

搶不到限量款也沒關係,還有70周年紀念「第二彈」,也就是這枚五十噚「腔棘魚技術」。它是為寶珀合作的腔棘魚探險研究團隊所設計,獨家「腔棘魚技術」實現了外圈3小時刻度指示,也就是說可以在水下進行長達3小時的計時。和市面上常見潛水錶60分鐘刻度外圈相比,專業潛水性能和制表技術又達到了新高度。

黑盤+桔色夜光時標,無論平時還是在水下讀時都十分清晰。表殼採用韌性絕佳的23級鈦合金材質,在海水裡更加遊刃有餘,防水深度300米。47mm表徑有著很強的存在感,但因為採用鈦合金和橡膠錶帶,上手實際很輕,無論作為去海島潛水的專業裝備,還是日常佩戴都相當吸睛。

公價209000

范主和Boy A都是五十噚的粉絲,很早就入坑了。

Boy A這枚五十噚深潛器限量款Jour Date 70s,限量發行500枚,來海島度假再合適不過。它的做舊錶帶和復古錶盤,都充滿了70年代嬉皮士氣質,但又不乏優雅斯文感。

另一枚五十噚極光綠,已經成為我們去海邊必備,獨一無二的「寶珀綠」,就像深海里的一道極光,當年搶表時也是「一秒沒」,後來才輾轉入手。

無輻射標記復刻限量款五十噚,更是「爆款中的爆款」,能入手非常幸運。紅黃雙色的無輻射標記,非常獨特醒目,而且自帶話題度,讓人愛不釋手。

那麼寶珀的五十噚,為什麼如此經典,讓無數愛表人士心心念念?在70年前,五十噚誕生的時候,又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作為粉絲,范主在寫新書《時間的戰爭》有關五十噚的部分的時候,也是查閱了大量資料,寫完之後,對於手上的腕錶,也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而這本《時間的戰爭:500年鐘錶博弈史》,以戰爭為主軸,展現了制表業500年發展的波瀾壯闊的畫卷。我也會不定期和大家分享一些書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趕快下單范主新書一口氣讀完吧。

今天范主就節選《時間的戰爭》相關選段,一起探秘寶珀五十噚的誕生故事吧!

五十噚的誕生源自軍事需求

戰爭驅動潛水錶的發展

從防水錶到潛水錶,腕錶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其實當腕錶隨著布爾戰爭與一戰開始普及的時候,防塵防水就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日內瓦表殼製造商弗朗索瓦·博熱爾早在1903年就申請過密封表殼的專利,但第一隻防水腕錶——勞力士蚝式腕錶,卻直到1926年才誕生。

同一年,法國海軍軍官伊夫·勒·普里厄爾(Yves Le Prieur)改良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潛水裝置,讓潛水員不再依賴連接到岸上的軟管,而是靠自備的水下呼吸器呼吸。

潛水先驅Yves Le Prieur

技術設備的提升,延長了水下活動的時間,增加了下潛深度,也讓潛水變得更簡單、更安全,於是很多品牌意識到為潛水活動打造專用腕錶的價值。然而當時的防水錶並非為深潛設計,也沒有經過水壓的考驗,這就使得腕錶界需要再開闢一個新的品類。

誕生於1930年代的歐米茄Marine腕錶、沛納海鐳得米爾腕錶原型是這一時代的先驅,後者甚至還在二戰中留下了戰績。但二戰時期,不僅潛水戰還處於雛形階段,真正意義上現代潛水錶誕生也要等到20世紀50年代。

二戰中的蛙人部隊

戰爭結束後,歐洲的重建正在順利進行,各國軍隊的任務也從單純的作戰開始向更多維度發展。

1952年,兩名法國海軍軍官羅伯特·鮑勃·馬盧比耶(Robert Bob Maloubier)上校和克勞德·里福特(Claude Riffaud)中尉,接到了法國國防部和海軍的指示,創建法國蛙人潛水突擊隊,負責執行專門的、絕密的水下任務。

羅伯特·鮑勃·馬盧比耶

除了羅盤和深度表,蛙人需要的設備清單還包括潛水腕錶。當時馬盧比耶上校去了法國規模很大的制表商LIP,對方給了一些他們認為最適合戰鬥人員獨特需求的樣品。

結果回去測試之後卻大失所望,因為這些手錶都太小了,在水下難以閱讀,而且沒有一塊是真正防水的。當時有隊員反饋說:「隊長!隊長!我的手錶不防水,裡面跑進了一條石斑魚寶寶 !」上校只能調侃說這些手錶全都「被淹死了」。

馬盧比耶上校和里福特中尉也吃一塹長一智,決定不打無準備之仗。他們拿出紙和筆,列出他們需要的潛水錶的功能清單,包括夜光讀數、精簡的數字、旋轉的表圈、防水、防磁、自動上鏈等等,甚至還畫了草圖。

然而,當他把這個清單交給制表公司時,卻換來了對方的白眼,被嘲笑說「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前途的可攜式時鐘」。

但馬盧比耶上校依然沒有放棄尋找合適的制表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通過法國前海軍軍官、時任Spirotechnique公司負責人的讓·維拉雷姆(Jean Vilarem),認識了寶珀的執行長讓-雅克·費希特。

真正愛潛水的人,才最懂潛水錶

現代潛水錶標準如何誕生

熱愛潛水的繼承人

讓-雅克·費希特是寶珀掌門人貝蒂·費希特女士(Betty Fiechter)的侄子。

貝蒂女士1912年加入寶珀,從學徒做起,為寶珀第七代繼承人弗雷德里克-埃米爾·寶珀當過13年助理,並最終成為工廠主管和全世界第一位女性制表公司執掌人。

讓-雅克的父親是貝蒂女士的哥哥、瑞士詩人雅克·勒內·費希特。二戰期間,他和父母定居在埃及亞歷山大,後來進入瑞士洛桑大學學習。

他原本的志向是從事歷史研究,成為水下考古學家,探究深藏水底的寶藏。但1950年,一直支持他學業的姑姑貝蒂女士被查出患了癌症,向讓-雅克發出了共同管理公司的邀請,於是他就這樣成了寶珀的新任CEO。

不過這並沒有改變讓-雅克·費希特對潛水的熱愛。當時水肺潛水還不普及,潛水在民間也只是少數發燒友熱衷的休閒娛樂方式,費希特算得上是這項運動的古早玩家了。

他很早就與法國南部新成立的潛水俱樂部的成員建立了聯繫,為了更好地開展這項運動,離不開各種設備的發明與改進。

而他之所以要設計潛水錶,不僅僅因為他是制表公司的老闆,更和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意外有關。

當時費希特在法國南部的濱海自由城(Villefranche-sur-Mer)潛水,潛到50米深處時,突然發現自己忘記了時間,氧氣已經用光了。他幾乎是撐著最後一口氣浮出水面, 差一點就有去無回。死裡逃生之後,費希特還打趣說:「激情使人忘記時間。」

費希特在法國南部潛水

調侃歸調侃,費希特意識到潛水不只需要面罩、氧氣瓶和腳蹼,還必須有一個計時設備幫助潛水員計算身處水底的時間,以免像他一樣耗盡氧氣。而且當時費希特也是冒著得減壓病的風險浮上水面的, 因此潛水錶還應當能幫助記錄上浮到水面的減壓時間。於是他開始設計能夠滿足這一切需求的腕錶。

真正懂潛水的制表商

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潛水經驗,費希特為理想的潛水錶制定了一系列標準。

其一是錶冠的防水性,防止錶冠在水下被突然拉出時進水。當時勞力士仍然擁有旋入式錶冠的獨家專利,因此費希特設計了一種雙密封錶冠,讓錶冠與表身之間增加了一道密封結構,使得錶冠不論推進還是拉出,水都無法進入手錶內部。

其二是表背的防水性,費希特為此發明了一種O形環金屬導槽。對採用旋入式表背的腕錶來說,組裝時表背會被旋入擰緊,而下面負責密封表背的O形密封圈可能會因為摩擦錯位或扭曲而密封不完全,難以保證防水性。

因此費希特的解決方案是:將O形環放在一個溝槽中,上面有一個額外的金屬環來固定它的位置,從而在擰緊表背時保證穩定的密封。

其三是潛水的安全性,費希特之前因為遭遇過氧氣用盡的危險,因此很明白潛水員在潛水時容易忘記下水的時間,而計時的重要性會隨著潛水時間的增加而變得關鍵。因此從一開始,費希特就告訴自己, 必須有一個可以旋轉的表圈來計算在水底的時間。

他的設計簡單有效:開始潛水時旋轉單向表圈,將其零點指數對準分針,這樣就可以利用表圈上的時間標記直接用分針讀取水下的時間。

而且長年的潛水經驗讓費希特想到了另一種危險的情況,如果潛水時不小心旋轉了表圈,那麼之前的計時都會前功盡棄,因此他又開發了一個表圈鎖定機制來防止誤觸,同時還可以防止沙子和鹽干擾表 圈的順利運作。果然是愛潛水的人才最懂潛水錶。

其四是錶盤的易讀性。費希特從一開始就知道潛水錶的尺寸絕對不可能是當時流行的小錶盤,錶盤越大,在能見度不高的水下才能越清晰地讀時,而配色應該是黑色錶盤配白色指針時標,再加上清晰的夜光效果,以獲得最大的對比度。

當時費希特的鄰居讓·保利(Jean Pauli)正好是表殼製造商PAULI FRÈRES的董事,他雖然對潛水不感興趣,但還是興致勃勃地幫費希特研發了一款尺寸達到42毫米的表殼。

其五是自動上鏈機芯。使用自動上鏈機芯不僅是因為當時流行,重要的是它能使錶冠不需要經常被擰開,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錶冠的磨損,降低損壞的風險。

其六是防磁性。費希特根據他的一手經驗,發現磁鐵經常出現在潛水環境中,因此自動上鏈機芯應當位於軟鐵內殼中,以防止其被磁化,從而降低可靠性。

可以想見,當馬盧比耶上校認識讓-雅克·費希特時,一定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兩個人不僅有著對潛水同樣的熱愛,連對潛水錶的設想都幾乎一模一樣。

馬盧比耶上校後來總結道:「最後,有一個制表品牌——寶珀,同意提供我們想像中的手錶:黑色的錶盤,大數字,三角形、圓形和方形的清晰刻度,以及一個可旋轉的外圈,上面的標記與錶盤一致。我們希望能夠在開始潛水時定位表圈,以便能夠使用大分針讀取時間。我們希望每個標記都能像牧羊人的北極星一樣突出。」

晚年的上校依然在戴著五十噚潛水

雙方一拍即合,寶珀開始生產這種潛水錶。費希特結合馬盧比耶上校的要求,對自己的設計又進行了一些調整,沒過多久就交付了20塊手錶進行嚴格的測試。這些手錶表現出色,並很快被採用作為法國蛙人潛水突擊隊的正式用表。

這一年是1953年。在為新產品起名字時,費希特不按套路出牌,而是從他最愛的莎士比亞的作品中獲取靈感。莎翁《暴風雨》這部劇中,精靈愛麗兒唱道:

五噚的水深處躺著你的父親,
他的骨骼已化成珊瑚;
他的眼睛是耀眼的明珠;

費希特把莎士比亞的「五噚」改成了「五十噚」,這個命名主要是從詩意的角度出發。「五十噚」雖然從計量上說是相當於91.44 米,但實際上初代五十噚腕錶擁有的是100米深度的防水。

1996年,關於潛水錶的瑞士標準 NIHS 92-20(該標準等同於ISO22810標準)問世,其多項標準都與當年費希特為寶珀五十噚設定的標準如出一轍,五十噚也被視為世界上第一隻「現代潛水腕錶」。

開啟現代潛水錶時代

被各國軍隊喜愛,經典款式頻出

五十噚推出後,一部分被軍方採購,一部分作為專業器材放在潛水用品商店裡出售,也被不少專業的海洋勘探和研究機構採用。

1956年,著名海洋探險家、生態學家雅克-伊夫·庫斯托(Jacques Yves Cousteau)與電影導演路易·馬勒(Louis Malle)合作製作了紀錄片《寂靜的世界》(The Silent World),並在坎城電影節上斬獲金棕櫚大獎。

這部紀錄片是最早使用水下攝影方式來展示海洋奇觀的電影之一,庫斯托和他的潛水員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在地中海、波斯灣、紅海和印度洋拍攝,而在拍攝過程中他們都佩戴了寶珀五十噚,這使得這款腕錶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

Jacques Yves Cousteaup

在五十噚裝備法國軍隊之後,其他國家的軍隊很快也跟進,先是以色列,然後是美國、西班牙、聯邦德國、丹麥、挪威、瑞典和巴基斯坦。

不過在引進美軍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插曲。當時寶珀在美國的分銷商艾倫·V. 托爾內克(Allen V. Tornek)從瑞士帶回一隻五十噚送給愛好潛水的兒子,突然發現當時美國海軍供應商的採購資格審核已經開始,於是就給五十噚報了名。

當時競爭者眾多,但經過測試後只有五十噚通過。軍方反饋「對12枚寶珀潛水手錶在『操練行動』期間的表現充分滿意,沒有任何建議可以進一步改進手錶」。

但當時,美國政府正在推動軍事供應商本土化,因此軍表的採購也要帶點美國元素,比如機芯的紅寶石軸承就使用美國產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批採購的寶珀五十噚改名成了Blancpain-Tornek或 Rayville-Tornek。這些手錶被發放給海豹突擊隊的潛水員,由於發放的數量很少,而且許多在退役後被銷毀,所以今天非常罕見。

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寶珀共生產了20多種不同模式的五十噚腕錶。有些特殊型號根據法軍和美軍的要求添加了濕度指示器,位於6點鐘標識的上方,呈小圓圈狀,如果表殼內的空氣是乾燥的則顯示為藍色,如果出現了滲水,顏色將變為紅色。

而在與聯邦德國海軍蛙人潛水部隊合作時,寶珀還打造過「無輻射」的特殊款式。

早期潛水錶的夜光顯示主要使用鐳元素,這種元素後來被證實有害於人體。20世紀60年代中期,寶珀改用了氚元素作為夜光材料,為了凸顯「無鐳」,特別在錶盤6點鐘位置上增加了 「無輻射標記」,給輻射圖案打了個大大的叉。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高級督察,佩戴的就是一枚1965年生產、有無輻射標記的古董五十噚腕錶~

2021年,寶珀還復刻了這一款式。范主的身邊好友都形容它是「見到就會被吸引,而且老惦記,有機會肯定買,加價都認」的夢中情表。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女潛水員和業餘潛水愛好者的佩戴需求,費希特還在1956年設計了尺寸較小的五十噚Bathyscaphe。他還在這款腕錶上加入了一個日曆窗,有些潛水員對此表示很困惑。雖然日曆窗和潛水沒什麼關係, 但費希特還是認為這是一個很方便的功能。

2002年,斯沃琪集團創始人海耶克的外孫馬克·海耶克開始擔任寶珀執行長兼總裁。他和費希特一樣,都是狂熱的潛水愛好者,寶珀五十噚在他手上也煥發生機,成為品牌最為知名的標誌性產品之一,不僅受到眾多專業人士的喜愛,也很受表迷和藏家的追捧。

把愛好變成事業是很多人的夢想,費希特就做到了。如果沒有他對潛水百分之百的熱愛,就沒有寶珀五十噚,相信在創作的過程中,他也是無比幸福的。

寶珀五十噚之後,潛水錶這個品類開始出現躍進式的發展。

在五十噚推出的同年,勞力士也開始投產新的潛水錶「蚝式恆動潛航者型」,並在 1954年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上公開展示;歐米茄則於1957年推出「海馬 300」……潛水錶漸漸從軍人與探險家專屬的裝備,走入民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

好啦,寶珀五十噚的故事就給大家講到這裡。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寶珀的歷史故事,想知道瑞士鐘錶是如何崛起,並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那麼一定不能錯過范主的這本《時間的戰爭》。

這本書講歷史,探究戰爭與鐘錶跨越500年的愛恨糾葛,講述制表業內部的「戰爭」如何塑造今天的行業。

法國宗教戰爭如何把瑞士變成鐘錶之國?曾是女性專屬的腕錶,如何因為戰爭變成男人的必需?石英表與機械錶曾經發生過怎樣的「生死對決」?寶珀怎樣吹響複雜機械錶復興的號角?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書里找到答案。

講人物,那些鐘錶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何應對時代洶湧大潮,打贏屬於自己的「時間的戰爭」。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看到:成就震鑠古今的寶璣大師,如何在法國大革命中驚險求生?安東尼·百達如何從一個普通士兵變成「錶王「的創始人?愛彼皇家橡樹、寶珀五十噚等名表誕生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

講品牌,今天我們熟悉的腕錶品牌,每一個都有精彩的起源故事。

「江詩丹頓」的名字後面,隱藏著怎樣的創業傳奇?愛彼兩個家族四代人,為何能合作近150年?芝柏的誕生竟然是「因為愛情」?朗格與格拉蘇蒂小鎮如何在被戰火夷平後浴火重生?相信看過這本書,愛表的你一定可以更懂表。

這本書里還收錄大量圖片,其中很多都是范主前往日內瓦、汝山谷等制表聖地探訪時拍下的,這次一起獨家呈現,也感謝各大品牌提供的豐富的資料圖片。

除此之外,出版社還精心設計了超長全彩拉頁,全景再現鐘錶500年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事件與代表作品。

從一個想法到一本507頁的書,一路走來有種夢想落地的感覺。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商務范小夥伴、品牌好友和中信出版社編輯們的很多幫助,以及吳曉波、饅頭大師、六神磊磊、孫賽賽、大能等好友的推薦,心中有很多感謝。

也希望這本書能為愛表的你帶來更多生活中的樂趣。

圖片來自網絡、品牌、商務范拍攝

商務范出品:編輯 Kien | 運營 向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5254268278063cf742fdcf72e9d63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