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的書,決定你要走的路

2023-09-12     十點讀書

原標題:你讀的書,決定你要走的路

有人說,在視頻化的時代,閱讀文字變得更難了,因此那些堅持閱讀的人,也更加難能可貴。

讀一本書,你可能感受不到自己有什麼變化;

讀十本,你發現自己的視野變了,沒那麼容易焦慮,也沒那麼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攪亂心智;

讀過一千本書,你的境界和心胸,已經是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從容與豁達。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十點好書-8月榜」,十點君從過去三個月上市的新書里選出的10本好書,涵蓋社科、文學、歷史、心理等你關心的領域,願你在十點君的好書里,找到自己。

菲爾·瓊斯

上海譯文出版社

人工智慧會替代你的工作嗎?AI越來越像人,還是人越來越像AI?

有人告訴我們,未來的工作將會越來越自動化,算法將以驚人的速度處理大量訊息,將帶我們進入輕鬆工作的新世界。但是,在閃閃發光的表象背後,是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正在以人工一點一點地處理數據。

從無人駕駛汽車到圖像搜索,數字經濟突飛猛進的背後,是少有人知的暗箱勞動——處理大量數據不是AI,而是通過網絡遠程接單的貧困人口。

亞馬遜CEO貝索斯一小時能賺1300萬美元,一個教貝索斯的算法如何識別汽車的工人一小時僅賺幾美分。赤裸生命構成的巨大貧民窟與AI加持的財富先鋒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

滑鼠輕點,野蠻和崇高就彼此捆定。

《後工作時代》探討了數字經濟工作者的隱身之地。

傑瑪·哈特莉

新星出版社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社會多麼不重視情緒勞動,只要看媽媽不在時家裡有多亂,人們對服務行業有多苛責,就明白了。」

家裡牙膏、衛生紙快用完了,陽台的衣服早就乾了,只有你注意到;

開會時負責倒水,洽談時微笑迎合,是你的責任;

當你終於忍無可忍,發火時還要糾結會不會惹人不快……

這些天生就是女性的事嗎?為什麼女性做這些就是「應該」,男性做卻是「幫忙」?

這些勞心費神的情緒勞動不但無處不在、沒完沒了,而且不被看見、無法轉移。

《她們不是嘮叨,只是受夠了》揭示了傳統社會規訓下失衡的情緒勞動真相,並結合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把女性在家庭、職場和社會中面臨的不可言說的困境剖析得鞭辟入裡。

看得見的家務,不被看見的情緒勞動。我們想要的是積極主動的伴侶,而不是被動接受交派任務的伴侶。

帕·巴辛斯基

上海譯文出版社

安娜·卡列尼娜,無疑是文學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女性形象之一。

恐怕其創造者托爾斯泰也未曾想到,安娜像暴風雪一樣,以巨大的情感張力籠罩著身邊的所有人,並試圖以一己之力衝破社會強加於她的禁錮。

她超越了文本本身,成為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亦成為一種比現實更真實的存在。

《安娜·卡列尼娜的真實故事》是對不朽經典《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進行一次深入地細讀。作者巴辛斯基逐一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至關重要的細節和故事背後的信息,並結合托爾斯泰的個人生活與思想變化,以及當時俄國的社會面貌、風土人情進行層層剖析。

安娜·卡列尼娜如何爭取主宰自己的命運,又以生命為代價獲得了什麼?

她未曾真的存在,但她的故事卻比現實更真實。

德博拉·利維

湖南文藝出版社

女性除了屬於自己的房間,或許更需要自己的房子。

英國小說家德博拉·利維遊走於倫敦、紐約、孟買、巴黎、柏林……

她穿梭於一個個風格迥異的租屋之間,對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終縈繞在心頭。

維吉尼亞·伍爾夫說,一個女人要想成為作家,必須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在《自己的房子》中,利維以深刻的洞察力、敏銳的智慧,盤點了一個女人真實的和想像中的財產,促使讀者質疑自己對所有物和財產的文化理解,並思考女性個人的物質生活和智性生活的價值。

山田昌弘

譯林出版社

年輕人為什麼要逃避結婚和生育?

參考歐美的對策為何給日本挖了陷阱?

東亞諸國的少子化現象有何關聯?

高昂的生活成本如何影響了人們的生育觀?

日本的少子化現象早在1990年時就已經被日本社會及其政府廣泛察覺,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各種對策也可謂層出不窮,然而三十多年過去了,日本的少子化困境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為什麼日本的少子化對策會如此失敗呢?即便其中一些政策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仍然可以說是對年輕人的結婚和育兒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看上去日本政府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年輕人似乎並不領情。

如今,東亞諸國的生育率屢創新低,中國社會也面臨著同樣嚴峻的問題。想要不重蹈日本覆轍,就需要利用好「日本少子化對策的失敗」這面鏡子,而山田昌宏教授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凱·伯德/馬丁·舍溫

中信出版集團

正在熱映的電影《奧本海默》,豆瓣評分8.8,其核心故事,改編於傳記作品《奧本海默傳》。

奧本海默是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曾被三次提名諾貝爾獎。他是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在他的帶領下,科學家們為自己的國家從自然手中奪取了令人驚嘆的太陽之火。

在這之後,他不僅睿智地申明了核彈的危害,也充滿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潛在益處。

奧本海默成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他成為「原子彈之父」並非偶然,他在一種重視獨立探究、實驗探索和自由思考的文化氛圍中長大,這種文化體現的正是科學的價值觀。

他野心勃勃又沒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斷堅決又惶恐不安,他堅忍淡泊又充滿困惑……

作為一個個性複雜的人,他早年間就打造了一副內心的鎧甲。

齋藤環

上海人民出版社

女性之謎、性別壁壘、父親缺位……溫柔卻又壓抑,親密又想逃離,是什麼讓母親與女兒「相愛相殺」?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齋藤環,對話五位女性,用五場深入靈魂的對談,探究糾纏在母女之間的謎團。

母女擁有同一具女性的身體,作為女兒,對母親的質疑與否定都必將折返於己身——她們批判母親,卻因具身性在批判與放棄批判之間徘徊。

在這本對談集裡,齋藤環作為心理學家出現在這條徘徊路上。他同這些困惑的女兒們停停走走,在對話中再度思考母親、自己和女性。

大衛·布拉德福德

文匯出版社

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建立有深度的關係卻越來越難。

有深度的關係要具備六個特徵:你能充分展現真實的自我、願意袒露脆弱、相信自我表露的信息不會被用來對付自己、坦誠相待、用建設性的方式解決衝突、願意為對方的成長與發展付出。

事實上,所有的關係各不相同,但多數都會按照相似的模式發展。建立和維持深度關係的過程是可以描述、學習和應用的。

《深度關係》的內容源自史丹福商學院50餘年經典課程「人際互動」,兩位作者將人際心理學的重要核心知識點應用在5種典型的人物關係——父女、夫妻、閨蜜、兄弟、同事中,探討了關係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讓抽象的關係變化看得見,幫助讀者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關係。

溫駿軒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地圖上所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以不同形式反覆上演。

看懂地圖,才能看懂波瀾激盪的歷史;看清地緣,才能看清未來世界新走向。

《地圖裡的人類史》原創28張高清大幅地圖,完整梳理全球地緣體系,看清人性的悲歡離合,還原文明的殊死鬥爭,尋找人類進化過程中那些隱藏於地理與時間背後的規則。

打開這本書,你將看到:

人類是如何脫離動物範疇,變身為萬物之靈的?

為何人類文明發源於熱帶,興盛於溫帶?

為什麼尼羅河阻礙了埃及向非洲腹地傳播文明,反而促使全新類型的海洋文明出現?

為何意識形態及原始宗教信仰可以突破血緣紐帶,實現社群擴張,讓更多人團結在一起?

張光直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從第一塊豆腐的誕生、筷子的首次使用,到紅薯和玉米在全世界的引進,人類的歷史,也是「吃」的歷史。

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張光直主編,彙集當代最受矚目的美國漢學家之一史景遷、《撒馬爾罕的金桃》作者薛愛華等眾多學者,每人著述一個朝代的飲食風貌。

既不乏學術研究的厚重,又具有面向大眾的可讀性,《中國文化中的飲食》是一部獻給所有讀者的中華飲食史。

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穀物、牲畜遺蹟,到漢魏六朝墓地壁畫中的庖廚圖;從唐詩宋詞中描繪的進士及第宴、家宴、離別宴,到明清老饕妙筆生花的各色食譜;從清代官頒條規《光祿寺則例》記載的「滿漢全席」,到近代來華的西方觀察者面對中國菜的驚異、讚嘆、沉醉……

作者結合新近考古發掘成果與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通過嚴謹細緻的論證分析,勾勒出中國飲食文化的全景式流覽圖。

瀾說:「多讀書,男人會流露出來一種氣質,不猥瑣,自然迷人。多讀書,有幽默感的女人,去到哪裡都會很受歡迎。」

讀書多的人,常常在書里和有趣的人不期而遇,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可愛有趣的人。

主播 | 佳音,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人生路長,只有身體無恙,

才能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模樣。

十點特創【自愈養生營】

邀請忠於自己,忠於健康的你加入~

營內每天養生知識放送,

專業養生顧問1對1解答,

每周定期養生課程分享,

與同頻養生人一起打卡共勉!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5186078d4fb1dfe0f9bb823c7ff5e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