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備耕,田野生機勃勃。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中,「鄉村振興」入選十大熱詞。今年全國兩會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當前和今後一段歷史時期,亟須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尤其是具備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掌握「三農」工作本領的優秀青年人才,才能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打好「引斧」劈出真威力。鄉村振興面臨最直觀的問題出現了人才缺乏,尤其是年輕人才向城市聚集的情況導致了,基層缺乏活力,人才斷層,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短板。鄉村要振興,依靠誰振興,如何振興,人才支撐是重中之重。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全方位培養引進人才,要制定更精準的引才計劃,突破人才體制機制束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讓更多人才有適合的崗位,推動人才與崗位的精準銜接;要打好「感情牌、鄉愁牌」,搭建人才回流平台,為更多的人才向鄉村振興一線匯聚創造良好條件,讓更多想回報本土、建設家鄉、為家鄉出一份力的人才有可發展的舞台,繪就鄉村振興人才「集聚圖」。
打好「用斧」顯出強勁力。只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充分發揮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的「乘數」效應。鄉村要振興,如何用好人才,發揮其作用是其中的關鍵一環。我們只有不斷增強人才與其崗位的匹配度,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奮力開創鄉村振興的嶄新局面。首先要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性格特徵,其次聚焦農業產業、農村實際,精準對接人才專業特長和農村發展需求,最要要善於搭台子,通過推行「人才+產業」、「人才+合作社」等模式,打通人才與產業、技術、資本連結「經脈,將鄉村人才用到實處,讓他們發揮實效,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打好「留斧」激發久效力。「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周文王尊賢禮士,使得周朝人才濟濟,所以國勢強盛。鄉村振興同樣如此,人才引育不是「一錘子買賣」,須拿出真心、奉上誠意,確保人才來得了、留得住。一方面要加強硬體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人才在居住、醫療、社保、稅務、職稱申報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持續打造交通便捷、空氣清潔、治安良好、醫療優質、教育高質、營商一流的生活環境,使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服務工作,及時為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真正讓他們把對一個地方的歸屬感、獲得感變成真抓實幹的實際行動。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資源是推動創新、推動發展的核心要素、活躍因子。推進鄉村振興,要打好這「引、用、留」三板斧,才能真正做到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人才,真正讓人才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動能,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申可玉)
[ 責編:王宏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505846cff97a8cc1d0a170b187d2f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