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海清要演張桂梅?
這事兒乍一聽有點意思。
海清是誰?
電視劇里的「國民媳婦」,精緻的妝容,以及表演欲爆棚的顯眼包。
張桂梅呢?
大山裡的女高校長,幫助眾多農村女孩兒考上大學,集無數榮譽於一身,是我們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楷模。
兩個人都具有國民級的知名度,但外形和氣質差得太遠了。
海清演張桂梅,行嗎?
電影《我本是高山》將於11月24日上映,真人真事改編。
主演海清,她飾演的角色,就是張桂梅。
和大家一樣,皮哥一開始也覺得海清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但首波劇照釋出後,我直接呆住了。
我們直接上圖片。
這是年輕時的對比照片。
這是中年時的對比照片。
再來一張懟臉特寫。
從臉型到髮型到氣質到神韻,海清全都拿捏住了,真的神了!
非要挑刺兒的話,海清的妝容還沒能完全還原張桂梅的滄桑感,整個皮膚狀態,特別是脖子那一部分還是顯年輕。
而且考慮到電影的傳播效應,影片中她說的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對真實性也有削弱。
但整體看,海清飾演的張桂梅,依然給人眼前一亮的驚喜感。
這還沒完。
單看《我本是高山》的演員表,除了主演海清外,還有胡歌、劉雅瑟、楊皓宇等演員。
一部人物傳記擁有這樣的陣容,實在豪華。
但再一細看,胡歌是特別出演,劉雅瑟和楊皓宇是友情出演,影片中很多女學生都是素人出演,剩下的就是出演過《狙擊手》的陳永勝,知名度一般。
換言之,《我本是高山》是海清獨挑大樑的文藝片。
聯想到她此前憑藉《隱入塵煙》引發的轟動,於是一個問題在網上應運而生——
曾經電視上的國民媳婦,現在怎麼跑到大銀幕上和文藝片死磕了?
有人說,海清是真正的好演員,身上越來越有藝術家的氣質。
也有人說,海清找到了「演員密碼」,年過46歲的她,越活越「精明」了。
要理清這一切,我們還得從海清的兩張面孔說起。
01、海清的「兩張臉」
海清的故事分為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乖乖女的故事。
她出生在南京,祖上是貴族甘氏,外公甘律之是崑曲藝術家,南京民俗博物館裡至今有甘氏故居。
海清從小家教嚴格,吃飯不規矩要被打手,平時要抄《朱子家訓》。
7歲演電視劇,12歲學習跳舞,17歲進入江蘇歌舞劇院,20歲同時被中戲和北影錄取,她選擇了後者。
入學後黃磊是她的班主任,跟著黃磊演話劇,大學期間就出演了《雷雨》《駱駝祥子》等知名話劇。
畢業後海清運氣爆棚,剛畢業就被安排相親,對方是他的高中同學,當時已成為銀行高管,雙方一拍即合步入婚姻殿堂,如今當一大票30+,40+的女演員愁嫁出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
愛情得意,事業上也是高奏凱歌,海清靠一部《雙面膠》被大家熟知,之後成為滕華濤的御用女主角。
幾年後她接連拍了《王貴與安娜》《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作品,成為大家口中的「國民媳婦」,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圈拿到了鐵飯碗。
以上就是大家熟知的海清,一個出身好,運氣佳,愛情事業兩開花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只是故事的A面。
翻到B面,我們會看到這版故事的名字叫《叛逆者》,主演,海清。
海清是祖上闊過,但到她這一代已經家道中落,從小沒享過啥福,陪伴她的是母親的棍棒教育。
據她回憶,曾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母親當眾撕毀她的試卷。她的胳膊上青一道紫一道,全是母親的「傑作」。
家裡想讓她繼承祖上衣缽,學習崑曲,結果海清學了一個月的撂挑子不幹了。
她和家裡大吵一架,改去學跳舞,自己也爭氣,拿到了省歌舞團的鐵飯碗,結果自己又把鐵飯碗砸了。
原因是,她喜歡看電視劇,想當演員。
20歲大齡考生海清出現在北影考場門口時,排在她前面的是16歲的某冰冰。
她媽媽直接毒舌:「她(某冰冰)進去了,就沒你混的了。」
海清稀里糊塗進了北影,但因為外形不出眾,她把自己逼成了拚命三郎。
北影至今流傳著她排練到吐血的故事,沒日沒夜的排練《雷雨》,海清因生理期紊亂住院,老師黃磊讓她別硬撐,她直接說「死也死在舞台上」
畢業後,海清也並非一帆風順,她考了兩次人藝全都落榜,人藝老師不忍心看她浪費青春,直接告訴她:「你不會演戲,長得也不好看,吃不了這碗飯。」
海清不服氣,剛畢業就主演了電影《青蘋果》,結果反響平平,之後她沉寂了好幾年。
這期間她結婚生子,回歸校園,一直等待機會,直到《雙面膠》大火,她已經30歲了。
海清被號稱「國民媳婦」,但她很排斥演這類角色,滕華濤一直找她演這類角色,每次的理由都很有誘惑力。
「來吧,拍了這部戲你能買一個客廳。」
「拍吧,拍完就能攢夠首付了。」
海清就像是馬戲團里的小動物,被馴獸師手裡的誘餌誘惑著一步步向前。
和小動物唯一的區別是海清有著強大的自省能力,她很清楚重複的表演會榨乾自己對表演的熱情。
從小家庭的規訓讓她痛苦,現在市場的規訓讓他忍無可忍,她像一個外冷內熱的火山隨時準備爆發。
02、三次行為出格,是缺乏分寸感,還是人間獨醒?
過去十年,海清至少上演過3次出格的行為藝術。
第一次是2013年。
在《快樂男聲》的舞台上,海清是節目導師,卻做了讓人咋舌的舉動。
她對選手歐豪單膝下跪,深情表白:「歐豪,你是我的神。」
台下驚呼連連,海清卻不依不饒,問歐豪喜歡長發女孩還是短髮女孩兒。
歐豪被嚇壞了,戰戰兢兢回答說「短髮」。
海清隨後露骨表示:「我這輩子的短髮為你而留。」
一個已婚女人在節目裡公開撩小鮮肉,實在不雅。
第二次發生在2014年。
一次頒獎禮上,海清為郭敬明頒獎。
「體貼」的海清脫掉自己5厘米的高跟鞋,光腳為郭敬明頒獎,結果還是比對方高一個頭。
這還沒完,隨後發言環節她補刀:「主辦方說女演員給小四(郭敬明)頒獎,但是必須脫鞋。」
觀眾紛紛驚呼這是什麼虎狼操作。
第三次是2019年。
在FIRST青年電影節閉幕式上,胡歌發言時自我調侃:「我很便宜,請各位導演用我。」
海清只是一旁的頒獎嘉賓,卻突然「發瘋」,她留住了周冬雨,又把宋佳、梁靜、姚晨邀請上台,隨後來了一段即興演講。
這段演講,幾乎每一句都讓人浮想聯翩。
「我們在行業里一直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也沒有靠父母。」
「市場、題材各種限制常常讓我們遠離一些優秀作品,甚至從創意之初就把我們隔離在外。」
「為了證明自己還年輕,所以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我們叫她小花。」
「梁靜很聰明,早早轉行,一邊投資一邊看老公是否有好角色給她……」
「我們比胡歌便宜,和他一樣好用。」
注意看宋佳和周冬雨,兩人臉都綠了。
海清這段低情商發言立刻衝上了熱搜,引發了巨大爭議。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說海清原來不是乖乖女,是個沒有分寸感的瘋女人。
這依然有失偏頗。
人是複雜的動物,一個成年人往往兼具兩種以上矛盾的特質。
海清就是如此。
她從小家教嚴格,一直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但她內心十分抗拒,在每個階段一直在和自己抗爭。
一邊循規蹈矩,一邊離經叛道,這才是真實的海清。
這樣的矛盾感在生活里,那叫做精神分裂。
但放在表演上,卻能大放異彩。
海清是後者。
她把這種張力放在了表演上,偶爾溢出到舞台上,雖出格,但無傷大雅。
她在節目上撩歐豪,但節目之後,兩人再無瓜葛。
她在舞台上調侃郭敬明,但事後郭敬明也沒出來找她麻煩。
她在電影節上幾乎讓所有人尷尬,按照網友的說法,海清得罪了半個娛樂圈。
但如今大家更願意相信,海清的嘴就是有時候把不住門,心是熱心腸。
03、《隱入塵煙》我佩服海清的「勇氣」,這部电影後我佩服海清的「骨氣」
這股子衝動勁放在表演上,就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於是我們看到了,海清並沒有按照人們的期望熬工齡,混履歷,從「國民媳婦」變成「國民媽媽」,而是開始了勇敢的蛻變。
《紅海行動》里,她扮演一位女記者,和一群糙漢子混在一起,可惜存在感不高。
《小歡喜》里,她還演媳婦兒,但變成了一位虎媽。
《甜蜜》里,她成了喪父後自強不息的事業女強人。
還有《心術》《在一起》《安家》《大浪淘沙》等劇中的不同嘗試。
這些改變大都淺嘗輒止,海清真正找到的發力點是文藝片。
2020年,她出演了文藝片《藍色列車》,入圍了平遙電影節,儘管反響平平,但海清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子。
她的爆發也在這一年。
那年年初,她收到導演李睿珺的邀請,來到甘肅農村體驗生活,想拍一部農村文藝片,為了這部戲,她整整一年不能接戲。
結果大環境突變,原定男演員辭演,整個劇組停擺,海清在春節時被困在甘肅農村,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味道。
但海清沒有撤退,直接扎進了農村裡,住窯洞,上旱廁,走山路,一個多月不洗澡,土裡來土裡去,到4月時她已經成了一個村婦。
沒有男主角,導演找來自己的姨夫當主角,美工攝影罷工,導演自己身兼多職,沒有投資,導演自己墊錢拍,海清就在這麼一個草台班子裡拍戲。
2年後,電影《隱入塵煙》上映,票房1億+破了近幾年文藝片的紀錄,而海清的努力終於被大家看到。
影片中她飾演了一個有身體殘疾的村婦,憋不住尿,走路一瘸一拐,但卻有一份彌足珍貴的愛情。
海清和素人演員搭檔,完全沒有表演的痕跡,讓人驚嘆連連。
很多人都說,這一次,海清要拿影后了。
但接下來,這部電影因為爭議被下架,接下來更是「隱入塵煙」,消失在各大電影節上。
海清努力了一年,卻連個提名都沒有,還不是因為自己表演的問題,你說她憋屈不憋屈?
按照她過去的風格,這瘋女人估計又要再某個場合發表出格言論了。
但這一次,海清全程保持沉默。
我們再次聽到她的消息,就是她主演的《我本是高山》定檔的消息。
海清不發一言,但她主演這部電影,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出演《隱入塵煙》,海清需要的是勇氣。
因為拍一部文藝片風險太大,資金短缺,演員辭演,很可能拍不出來。
即使拍出來也不好過審,即使過審上映後還有可能下架,最後辛苦一整年,最後啥也撈不到。
海清去做了,勇者也。
出演《我本是高山》,海清需要的是骨氣。
因為影片講的是真人真事,張桂梅已經成了活著的豐碑,她的形象,她的事跡,她的榮譽早已見諸報端,深入人心。
演這樣的角色,需要的不只是演技。
觀眾會拿著放大鏡把你和新聞理的張桂梅做比較,容不得半點摻假。
你得在靈魂深處,和張桂梅對話,回顧一遍她走過的路。
你得在骨子裡篤信張桂梅忍受過的一切苦難與堅守,並且將這種感悟化作內心的力量。
你不僅要演張桂梅,你更要成為張桂梅那樣的人物。
就像李雪健出演焦裕祿,幾十年後,他的氣質里依然帶著焦裕祿的質樸。
就像唐國強出演完毛澤東,他自己學毛主席寫字,研讀毛選,現在也多了睥睨天下的氣質。
海清出演張桂梅,就註定走上了一條更為艱辛但廣闊的道路。
從外形上看,海清這次已經驚艷眾人。
具體的表演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片方曝出的花絮里有一個細節。
扮演女學生的都是一些真實的沒有上過高中的女孩子,海清第一次化好妝,以張桂梅的形象見到她們時,導演還沒開拍,她就淚流滿面。
皮哥看到這裡忍不住笑了。
還是那個熟悉的海清,表演張力拉滿,滿到隨時溢出鏡頭。
只不過這次的溢出不再是那些鬧劇,是表演之外和待人接物的無縫銜接,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真情流露。
當其他女演員還困在都市時尚麗人,或者用婚姻狗血劇情標榜當代女性的堅強獨立時,海清兜兜轉轉找到了一條取經之路。
張桂梅這個角色成為了她的護身符,也給她戴上了緊箍咒。
對著她遠行的背影,我們忍不住說聲:海清,加油!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