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團結一致,誓要幫助烏克蘭贏得最後的勝利。而要確保烏軍掌握戰略主動權,重型武器不可或缺。今年美歐承諾向烏提供主戰坦克,美國宣布提供31輛M1「艾姆拉姆斯」,德國、波蘭等國宣布提供「豹」式,英國宣布提供「挑戰者-2」,法國提供一款輕型坦克,並就提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一事與烏克蘭進行商討。總之,美歐在提供坦克一事上基本達成一致。
但是,表面和和氣氣其樂融融,背地裡卻波濤暗涌。近期,在俄烏衝突爆發一周年之際,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宣布波蘭援助的首批4輛「豹2」坦克已經運抵烏克蘭。烏克蘭國防部長參加接收儀式,並親自體驗了一番。
當波蘭宣布交付「豹2」後,美方卻作出這樣一番表態。美國陸軍部長克里斯蒂娜在周四的早餐會上表示,「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最快地將坦克運送給烏克蘭人。這不是幾周(能搞定)的事」。克里斯蒂娜補充說道,「這涉及更長的時間表,但我認為有可能用不了兩年或者一年半」。
烏總統澤連斯基曾說過,今年是「勝利之年」,烏軍將發動春季反攻贏得勝利。結果,美國的M1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運抵,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美國找了很多藉口拖延交付坦克,但美國國內有大量的軍用運輸機,保留的M1坦克數量超過3000輛,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將31輛M1投送到波蘭,隨後經過波蘭運至烏境內。可是,為何美國卻藉故拖延?
美國人鬼精得很,先是口頭表態宣布向烏提供坦克,向歐盟國家打樣,讓歐盟國家追隨。不明就裡的歐盟國家把坦克運出去後,美國則在後面搖旗吶喊,歐盟就這樣被美國成功晃到前面。
歐洲坦克成為第一個踏上烏領土的坦克,這意味著什麼?普京將會把矛頭對準歐洲,歐洲面臨的風險抬升。此前,普京在出席紀念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80周年時直接點名德國坦克,稱80多年後,俄羅斯再次受到了德國坦克的威脅,這令人難以置信。
美國很樂意看到俄羅斯和歐洲發生大規模衝突,這樣可以像在二戰中一樣賣武器。等到歐洲大陸被打爛,再搞出第二個「馬歇爾計劃」,徹底地拿捏歐洲。
俄羅斯被打殘後,基本不會再威脅到美國霸權。美國可以將所有的精力對準其他威脅美國霸權的國家,拉著小弟一起群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