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度過人生最好的方式,是今天活了個夠

2023-08-04     十點讀書

原標題:三毛:度過人生最好的方式,是今天活了個夠

2021年,作家三毛逝世三十周年之際,她的83封私人信件被首次出版。

在那些寫給親友的書信中,我們又一次在紙背上邂逅了三毛。

三毛的一生,極其豐盛而廣闊,讓人艷羨卻無法企及。

本以為,踏遍萬水千山的她,過的是一種瀟瀟洒灑、策馬奔騰的生活。

然而,在這本書信集裡,呈現的卻是一個極具煙火氣的三毛。

她的酸甜苦辣、愛恨悲喜,原來與普通人並無不同。

她曾經是個戀愛腦,和戀人異地也會要死要活;

她曾經飽受物質之苦,與時下許多人一樣,背負著房貸、就業和生存壓力;

她還經歷過許多人沒經歷過的身體、精神之苦(病痛折磨、愛人離世)……

縱使遭受命運的種種暴擊,她也從不退縮,而是勇敢樂觀地面對一切,奮力過好每一個當下。

在離去三十年後,她的靈魂騎在紙背上,穿過時空的曠野,仿佛只為告訴我們:

度過人生最好的方式,是過好每一個今天。

三毛24歲離開家,開啟了求學求知,浪跡天涯的壯闊人生。

她的身體在路上,心卻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家中親人。

給親人寫信,成為她排解鄉愁的主要途徑。

在信中,她總是事無巨細地報告自己的衣食住行,那些記錄日常的文字,是思念的傳遞,亦是其融入生活的見證。

有一年,她與荷西居住在撒哈拉沙漠。

荷西在磷礦工作,薪水原本不低,但沙漠的物價、房租高得離譜,他們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生活困頓,家中連張椅子都沒有,只能坐地上;

房頂經常被大風颳走,讓他們時時置身於沙土中;

沒有淡水,喝的、用的水都是臭的;

想吃糖,想了一年都沒捨得買;

想回家探望父母,卻連路費都湊不起……

靠著「硬省」,他們投資了一套公寓,從此變身「房奴」,本想指望房子升值,可以成為年老時生活的保障。

卻因局勢混亂,荷西遭遇失業,房子斷供,他們差點「瘋掉」。

三毛身體孱弱,居住在環境惡劣的沙漠,更是經常生病。

患病了也難以就醫,只能硬扛過去。

在沙漠沒有朋友,沒有娛樂,常常心情煩悶。

物質匱乏,病痛折磨,精神苦悶……日子難過,三毛「辛苦得一塌糊塗」,卻說自己「從來沒有如此幸福過」。

她說:「吃苦,其實是很好玩的。」

面對生活的困頓,她有過沮喪,但從不消極。

生長在荒野中的黃色小花,都能給她帶來啟迪與思考:

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榮,而我們為人者,環境的挫折一來,就馬上低頭,這都是沒有了解生命奧秘的人所處的心境,我想沙漠可以學到很多功課。

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榮,而我們為人者,環境的挫折一來,就馬上低頭,這都是沒有了解生命奧秘的人所處的心境,我想沙漠可以學到很多功課。

她沒有一味陷於煎熬困頓之中,而是循著幽暗中的微光,努力向陽而生。

即便身處沙漠,她也依然愛美,寫信讓姐姐寄假睫毛來打扮自己;

屋子簡陋,她就收集廢品,廢物利用,打造出一個撒哈拉最美麗的「家」;

摔斷腿兩個月不能行走,她卻說因禍得福,這下有時間寫稿了……

她在沙漠白手起家,過得有滋有味,活出了新天新地。

無論陽春白雪,還是青菜豆腐,她都饒有興致,樂於嘗試。

人生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順境逆境,好好壞壞,去認真品味,才能感知生活的真相。

日子無論如何艱難困苦,不忘自得其樂,保留一份對生活趣味的探索,就能慢慢走出困頓,迎來希望的曙光。

在一封寫給父母的家信中,三毛提及這樣一件事:

好友約她去海邊游泳,她因有事未能同往;

早晨彼此還說了再見,卻在下午收到好友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的消息。

對此噩耗三毛大為震驚,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世事難料,你永遠都不知道命運會怎樣揮動那隻翻雲覆雨的手。

她給父母去信訴說了自己由此獲得的感悟:

人,是無常的,一定要預備好,有一天,我們也會分離,萬一有此一日來臨,不可悲傷,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

人,是無常的,一定要預備好,有一天,我們也會分離,萬一有此一日來臨,不可悲傷,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

未曾料想,這竟然成了一個讖語。

兩年後,三毛的父母飛過大半個地球,與女兒女婿欣然相聚。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荷西,對這個人品既佳又有能力的女婿感到非常滿意。

大家一起過中秋,其樂融融,共享天倫。

不料卻突發變故,荷西潛水發生意外,離開了人世。

彼時皓月仍當空,斯人卻已不再。留給生者的是莫大的悲哀與諷刺。

雖說世事無常是人生常態,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任誰也無法輕易出脫。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通透與豁達,幾人能有?

面對生死,瀟洒的三毛也做不到洒脫,她在悲痛欲絕中度過了很長一段艱難歲月。

席慕容說: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做的;

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

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做的;

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的;

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變;

太陽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

在這人世間,意外總是猝不及防,離別通常悄無聲息。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

我們或許無法與波譎雲詭的命運抗衡,卻可以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好好珍惜所有。

不要等失去健康才懊悔透支了身體;

不要讓荒廢的今日成為明天的遺憾;

不要讓厭倦的當下變成無法重來的曾經……

或許,波瀾不驚、毫無激情的日子,平靜得讓人倦怠;普普通通、平淡如水的感情,也會讓人味同嚼蠟。

然而一旦失去,才會明白,也許失去的竟是自己最寶貴的所有。

珍惜生活,珍惜當下,憐取眼前人,不負等閒時,人生的遺憾便會少一些,離幸福就會近一些。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

失去摯愛,三毛頓悟了這人間的一切,不過大夢一場。

她平靜地處理了在異國的遺產,那些經年打拚、曾被視為寶貝的財物,變得不再重要。

車子、家電、皮草、書籍……她一一散與了朋友,連花園洋房都半賣半送給了一對年輕夫婦,三毛父親得知後在電話中說:

「想得開!想得開!做人嘛,這個樣子才叫豁達呀!」

豁達的三毛就此結束了半生的流浪,提著一個小箱子回到台灣。

雖說人生如幻,回台後的三毛並未變得佛系,依舊積極投入生活。

寫作,授課,演講,接受採訪,給讀者回信……每天忙得像只陀螺。

工作占據了大量時間,她也會寫信向友人抱怨:

因人情難以推脫,有一個月竟安排了26場演講;

被人逼稿,每個月要寫三萬字;

應付多如牛毛的雜誌採訪、學校演講,卻沒有得到絲毫酬勞……

說歸說,偶爾的怨懟並不妨礙她馬不停蹄地趕赴下一個目的地。

彼時的三毛已是久負盛名的華人作家,但當時她的書被大量盜版,很難收到版稅,她的主要收入還得依靠稿費,而稿費只夠生活開銷。

她卻並不生氣,寫作對她而言,最可貴的是把心靈與朋友分享,把人性的光輝傳揚給世界,而不只是為了金錢。

她每天都能收到大量讀者來信,當中不乏陷入生活困境的年輕人。

面對急切想得到人生指引的青年們,三毛再忙再累都會一一回信,為眾人送去撫慰與鼓勵。

甚至還把一個患有脆骨症的讀者認作弟弟,為他出錢出力,幫助他走出低谷。

她在工作中竭盡全力,在生活中也沒有放棄自己。

荷西離去後,三毛並沒有把心封閉起來,對於幸福,她仍是孜孜以求。

對於重組家庭,她的內心一直都是嚮往的。

只是良緣難覓,像荷西那樣的靈魂伴侶,可遇而不可求。

她後來交過幾個男友,所遇之人卻非良人,難成正果。

但三毛始終是勇敢的,她沒有因為愛人離去,就停止了追逐幸福的腳步,她一直都樂於嘗試,予人機會,也給自己機會。

奮力活過,不留遺憾,才是人生最美的姿態。

《大魚海棠》里有一句台詞: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人的一生不過三萬天,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奮力逐夢,不懼失去;隨時能重啟,永遠在路上;不負時光,不負自己,才能今生無悔。

在寫給友人的信中,三毛分享了這麼一段話:

每夜你上床時,一定要覺得—— 今天可真活了個夠——

那麼你的一生都不會有遺憾。

每夜你上床時,一定要覺得—— 今天可真活了個夠——

那麼你的一生都不會有遺憾。

可以說,三毛的一生都在踐行這句話。

對她而言,台灣是一生,沙漠是一生,荷西在時是一生,荷西死了是一生,早已不是相同的生命了。

許多人一生只活一次,但她活了許多次不同的人生,確實「可真活了個夠」。

我們或許無法像她那樣,擁有波瀾壯闊的人生,卻也可以在自己的每一個「今天」,活得盡興充實。

每一個不虛度、不荒廢的「今天」,便可構築沒有遺憾的一生。

願我們都能活好今天,不懼來日,清風朗月相伴隨行,山高水長終有回甘。

如此,定不負此生。

作者 | 文娟

主播 | 韓丹,原廣播節目主持人,視頻號:韓丹下午茶。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3a665b1f249f2a6d4d4900c78549c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