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熱點觀察|競選人競秀「藥方」 高通脹沉疴難治

2024-10-31     中工網

原標題:美國大選熱點觀察|競選人競秀「藥方」 高通脹沉疴難治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編者按: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為人們透視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提供了「窗口」。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蓋洛普公司等機構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美國選民當前最關心、爭議最多的議題包括通脹、移民、醫療、暴力犯罪、墮胎權、教育、房價、頁岩氣開採等。圍繞這些話題,民主、共和兩黨總統競選人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這些方案究竟有多少誠意?選民關心的事情為何遲遲得不到解決?新華社記者從美國選民關切和爭議的焦點議題入手,調研採訪,抽絲剝繭,試圖揭開美國政壇亂象背後的「美式民主」真相。

新華社記者 曹筱凡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通貨膨脹是美國選民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控制通脹、降低生活成本成為民主黨共和黨為拉攏選民必打的政策牌。兩黨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大談「通脹解決方案」,頻頻向選民許諾自己的政策能有效降低生活成本。然而,他們提出的政策主張是否切中了美國高通脹問題的癥結、能否切實緩解通脹難題,在美國社會引發廣泛質疑。

「像在被迫節食」

居住在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的喬瓦尼·威廉士一家近年來不斷削減開支,不再下館子,取消了付費有線電視服務。談及他家兩個孩子外出參加籃球比賽的費用,威廉士感慨:「如今,機票、酒店價格飛漲。疫情前,周末車票費用不到40美元,現在要75甚至85美元。」。

新澤西州紐瓦克的一家「一元店」內,45歲的顧客婭海拉·馬丁內斯說,她拚命工作以支付房租、汽車貸款和保險費用,然而物價一漲再漲,她的日子始終過得緊巴巴的。她說,哪怕在「一元店」自己都不敢放手購買食物,「感覺像在被迫節食」。

美國通脹有多嚴重,從下列數字可見一斑:2023年,美國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約為50年前的6倍多,但數十年間美國物價水平已上漲十幾倍。《福布斯》雜誌調查顯示,扣除通脹因素,美國人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工資水平並沒有提高。

最近幾年,受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國通脹形勢明顯惡化。新冠疫情暴發後,燃料油價格指數在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間上漲了91%。與拜登政府上任時相比,目前美國4口之家每年在食品雜貨上的花銷增加了2500美元,房價上漲了近25%,實際工資收入卻大幅下降。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和輿觀調查公司一項聯合民調顯示,美國近40%的選民認為,物價、通脹、就業和經濟是本次美國總統選舉中最重要的議題。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說,雖然美國通脹指數近來有所回落,但民眾仍然擔心物價將長期處於高位。

「藥方」飽受質疑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表示,控制通脹要從加強對食品行業監管入手。她承諾推行防止食品生產和零售企業「價格欺詐」的聯邦禁令,加強對大型食品生產商併購和整合的監管。

不過,專家對此普遍質疑,認為美國物價高企的根本原因並非零售商哄抬物價,而是生產供給不足、地緣局勢緊張導致供需失調等。

彭博社研究顯示,美國廠商近年來提價主要是為了保持利潤、應對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中斷。限制企業調價將影響供求關係,對經濟運行極其不利。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肯尼思·羅戈夫認為,哈里斯政策「失焦」,「哄抬物價」與通脹沒有「那麼大關係」。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宣稱,要緩解通脹,就得壓低油價;要壓低油價,就要擴大石油和天然氣開採以釋放更多產量。分析人士則普遍認為,特朗普的主張只是「空談」。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麥可·韋伯說:「這基本上就是說說而已,因為美國總統實際上對能源供給沒有任何直接控制權。」戈林-羅森瓦伊格聯合公司執行合伙人亞當·羅森瓦伊格表示,企業只關注如何將利潤最大化,而不是增產。「揮一下魔杖就能讓產量實現增長,沒有這麼容易的事。」

此外,特朗普還宣稱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這讓許多美國人擔心通脹會進一步加劇。

美國前貿易代表助理威廉·克里斯特表示,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將使服裝和玩具等日用品的價格至少上漲10%。加征關稅還將使進口零部件成本上升,迫使國內製造商提高產品價格,可能導致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1500至1700美元。

特朗普針對移民的政策也引發擔憂。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政治學副教授馬克·南斯認為,針對移民的收緊和限制政策只會導致勞動力短缺,推動物價上漲,進而令通脹情況持續惡化。

「空想」逃避問題

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大談通脹解決方案的同時,卻對這些方案所需要的財政投入絕口不提,對美國當前背負的「天量」債務視若無睹。有媒體評價,哈里斯的計劃缺乏細節,特朗普的計劃脫離現實,雙方的主張都不切實際、難以實現。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兩黨候選人的「空想」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進一步推升美國債務水平,加劇美國財政「寅吃卯糧」的困境。

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報告估算,哈里斯的經濟政策可能在10年內給美國增加3.5萬億至8.1萬億美元債務;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能給美國增加7.5萬億美元債務,最糟糕情形下會增加15.15萬億美元債務。

兩黨政治精英沉迷於「作秀」背後,是美國社會財富分配結構近幾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1963年,美國最富有家庭的財富是中等收入家庭的36倍;2022年,這一差距變為71倍。《福布斯》雜誌報道,2020年以來,美國億萬富翁總財富增長了87.6%,達5.529萬億美元。另一方面,美國聯邦最低時薪標準自2009年以來一直沒有上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施蒂格利茨在其著作《不平等的代價》中指出,美國貧富差距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公共政策的變化使得收入和財富分配越來越有利於富人,越來越不利於窮人。

來源:新華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261d663675a4a8da4b3210759bfa897.html